第397章 兴趣班(2/2)
3.您觉得什么时间上课比较方便?(晚上、周末?)
4.您是否有什么特长,愿意站出来当老师,分享给邻里?(比如,会做面点的、会传统手工艺的、会乐器的等等,我们都非常欢迎!)
5.对于开办兴趣班,您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建议?
希望大家踊跃留言,说出您的想法!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把秀水村建设得不仅富裕,而且快乐、温馨!
本条帖子
帖子一经发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立刻在论坛里引起了热烈反响。
江晚和王玉琼凑在手机屏幕前,刷新着一条条不断冒出来的新回复。
【这个主意好!我举双手赞成!我也想学摄影,我可以去秀水村学习吗?就想把我种的那个‘巨型南瓜’拍得威武点!】
【晚晚姐想法太棒了!我想学烘焙!想做美美的草莓蛋糕!还想学电商,自己试试卖我做的辣酱!可惜我为什么不是秀水村的?伤心伤心!】
【江晚同志这个提议非常有意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好举措。老夫不才,略通笔墨,若开设书法班,愿尽绵薄之力,教授孩子们习字。】
【哎呀,我织毛衣织了几十年,就是些老花样,要是能有老师教点新花样就好了!我也可以教教年轻人怎么起针、收边!】
【给老人开班?好好好!我给我爸爸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他就会接电话,别的都不敢乱点,怕按坏,要是我们村也有这样的兴趣班就好了。】
【支持!能不能开个亲子阅读班或者手工班?周末可以带宝宝一起参加的那种?】
【实用点的班好,比如教教怎么维护农机,或者简单的兽医知识啥的。】
回复越来越多,五花八门,充满了期待和热情。
江晚拿着笔,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大家的需求和建议,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成就感。王玉琼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感慨:
“你看,大家不是不想学,不是不想改变,只是以前没人组织,也没往这方面想。你这一牵头,大家的热情都被点燃了。”
“嗯!”江晚用力点头,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心中有了更清晰的规划,“需求这么旺盛,我们要好好规划一下。场地可以用村委的活动室,或者我们工厂的会议室闲置的时候。老师一方面可以请外面专业的老师来短期授课,更重要的是一些退休的老人,可以让他们发挥余热,也更有亲切感,经费的话,可以从工厂的基金里出一部分,材料费大家自理一点,尽量不让大家有经济负担……”
她侃侃而谈,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未来秀水村的生动图景:白天,人们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辛勤劳作;傍晚或周末,活动室里飘出烘焙的香甜,传来编织的笑语,孩子们在阅读角安静看书,老人们挥毫泼墨或熟练地刷着手机……物质与精神,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带动着秀水村向着更美好、更全面的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