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针织班(2/2)
"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声。
"看起来很难啊...
"有人小声嘀咕。
杨老师听到了,微笑着说:
"不用担心,再复杂的花样也是由基础针法变化而来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循序渐进,每个人都能织出美丽的作品。
"
她耐心地讲解持针手法、起针方法,然后手把手地指导每个人练习。江晚也坐在角落里,拿起针线跟着学。她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哎呀,我又漏针了!
"谭秀山懊恼地说。
"没关系,刚开始都这样。
"杨老师走到她身边,轻柔地帮她纠正,
"你看,针要这样挑,线要这样绕...
"
两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很快过去,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许多人都意犹未尽。
"时间过得真快啊!
"谭秀山感叹道,
"我才刚找到点感觉。
"
江建国站在教室后面,他本来是来接妻子的,却不知不觉看完了整堂课。
他小声对江晚说:
"晚晚,这老师找得真好,讲得明白,又有耐心。下节课...要不我也来听听?
"
江晚惊喜地看着他:
"建国爷,您也感兴趣?
"
"看着挺有意思的,反正晚上也没什么事。
"江建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送杨老师回县城的路上,杨老师对第一堂课的效果很满意:
"大家学习热情很高,手也比我想象的巧。特别是那位谭大姐,虽然一开始有些笨拙,但很有耐心,坚持下去一定能织出不错的作品。
"
"这都要感谢您肯来教他们。
"江晚真诚地说。
夜色中,车子平稳地行驶在乡间公路上。
江晚透过后视镜看到杨老师正望着窗外出神,便轻声问道:
"杨老师,您在想什么?
"
杨素珍收回目光,微笑着说:
"看到你们村的乡亲们,我想起了我年轻时候的事。那时候,几乎每个女人都会织毛衣,冬天来临前,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聚在一起,边聊天边织毛衣,那场面温馨极了。
"
"是啊,
"江晚感慨道,
"我小时候也常看到奶奶和邻居阿姨们坐在院子里织毛衣,针线在她们手中飞舞,说着家长里短。可现在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了。
"
"时代变了啊。
"杨老师轻轻叹了口气,
"机器代替了手工,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再有耐心一针一线地织一件毛衣。但我始终觉得,手工编织的东西是有温度的,它承载着编织者的心意和时间。
"
江晚点点头:
"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在村里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不指望靠它赚钱,只是想让这种温暖的传统不要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