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6章 大兴安岭《新林区》

第6章 大兴安岭《新林区》(1/2)

目录

一、基本概况

新林区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下辖的县级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坡,呼玛河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4°41′至126°10′,北纬51°20′至52°10′,东与呼玛县接壤,西与呼中区、南与松岭区、北与塔河县相邻。全区总面积8702.94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约4.7万人,以汉族为主,同时居住着满、蒙古、回、鄂伦春等少数民族。

二、历史沿革

新林区历史悠久,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秦汉时期属匈奴势力范围,魏晋南北朝时先后隶属鲜卑、柔然。隋唐时期归河北道幽州都督府管辖,设羁縻府州管理。宋元时期,先后属辽、金、元的管辖范围,辽设上京道、金设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代属奴儿干都司,设卫所管理;清代初期实行封禁政策,晚期随着林业资源开发,逐渐有居民迁入。1964年,为开发大兴安岭林业资源,设立新林林业公司;1967年,成立新林区(县级),隶属大兴安岭特区;1980年,改为新林区,为大兴安岭地区下辖县级区。

三、乡镇与街道简介

新林区下辖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大乌苏镇、碧洲镇、宏图镇、塔尔根镇7个镇,无街道建制,各城镇产业特色鲜明。

(一)新林镇

新林镇是新林区政府驻地,位于区境中部,呼玛河支流塔哈尔河畔,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核心产业为林业、矿业、生态旅游及商贸服务。

镇内拥有新林生态公园,公园内森林植被茂密,设有步道与观景台,是居民休闲与游客观光的好去处;新林林业展览馆展示了林区开发历史与林业文化成果。交通方面,嫩林铁路穿镇而过,加漠公路连接镇内,对外交通便捷。

(二)翠岗镇

翠岗镇地处新林区北部,塔河沿岸,距新林镇约25公里,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该镇以林业和矿业为主,境内有煤炭资源,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黑木耳、蘑菇等。

镇域内塔河支流景观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翠岗煤矿遗址见证了当地矿业发展历程,部分区域已改造为工业旅游景点。交通依赖嫩林铁路支线与乡村公路,与新林镇交通联系紧密。

(三)塔源镇

塔源镇位于新林区南部,伊勒呼里山北麓,距新林镇约40公里,总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该镇产业以林业和生态旅游为主,培育樟子松、落叶松等苗木,同时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探险旅游。

镇内塔源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是开展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的理想之地;伊勒呼里山登山步道起点位于镇内,吸引众多户外爱好者前往。交通有嫩林铁路穿镇而过,乡村公路连接加漠公路,对外联系便利。

(四)大乌苏镇

大乌苏镇地处新林区西部,大乌苏河流域,距新林镇约35公里,总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该镇产业以林业和林下经济为主,种植蓝莓、红豆等野生浆果,养殖林蛙。

镇域内大乌苏河湿地生态良好,是候鸟迁徙停歇地,常见白鹭、灰鹤等鸟类;蓝莓种植基地规模较大,游客可在夏季参与蓝莓采摘活动。交通以乡村公路为主,连接加漠公路,距新林镇通行便利。

(五)碧洲镇

碧洲镇位于新林区东部,呼玛河沿岸,距新林镇约20公里,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该镇产业为林业和渔业,发展木材加工与呼玛河渔业养殖。

镇内碧洲林场林业生产历史悠久,呼玛河渔业基地可体验冷水鱼捕捞与烹饪,如哲罗鱼、细鳞鱼等。交通有乡村公路连接新林镇,距新林镇较近,通行便利。

(六)宏图镇

宏图镇地处新林区西北部,毗邻塔河县,距新林镇约50公里,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该镇产业为林业和矿业,境内有黄金资源,同时培育林业种苗。

镇域内宏图金矿遗址保留有淘金坑、矿洞遗迹,可了解黄金开采历史;林业育苗基地培育的樟子松苗木品质优良,供应周边地区。交通有乡村公路连接塔韩铁路,距新林镇交通可达。

(七)塔尔根镇

塔尔根镇位于新林区北部,塔尔根河流域,距新林镇约45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该镇产业为林业和生态旅游,发展森林观光与科普旅游。

镇内塔尔根林场森林景观独特,森林科普馆展示了森林生态系统知识;塔尔根河沿岸风光优美,适合摄影与休闲。交通有乡村公路连接翠岗镇,距新林镇交通顺畅。

四、历史人物与遗址

(一)历史人物

新林区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多与林业开发、区域建设相关:

-林业建设者群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林业工人、技术人员来到新林区,参与林业生产与城镇建设,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伐木、造林、修路,为新林区发展奠定基础,其奋斗精神成为区域文化的重要部分。

-鄂伦春族长者(佚名):清代及民国时期,新林区周边的鄂伦春族长者传承民族狩猎、游牧技艺,带领族人在山林中生存,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其事迹在民族口述史中流传。

(二)历史遗址

新林区历史遗址以林业开发遗迹、少数民族生活遗迹为主:

-林业开发遗迹:分布在各林场及城镇周边,包括早期伐木工具、工棚遗址等,见证了新林区林业开发历程,部分遗迹作为林区历史展示点对外开放。

-鄂伦春族生活遗迹:在新林区南部与松岭区、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地带,留存有鄂伦春族早期“撮罗子”遗址、狩猎工具存放点等,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活轨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