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徐州市《睢宁县》(1/2)
睢水安澜文脉绵延的千年古县
睢宁县,古称睢陵,取“睢水安宁”之意定名,地处江苏省西部、徐州市东南部,东连宿迁市,西北接铜山区,南与安徽泗县、灵璧县接壤,北邻邳州市,是苏皖边界重要的交通节点与文化枢纽。这片浸润着古黄河文明与两汉文化的土地,既有千年故城的历史沉淀,又有生态湿地的灵秀风光,更有非遗传承的鲜活烟火,在时代发展中书写着古今交融、宜居宜游的崭新篇章。
一、区域概况与行政区划
(一)基本格局
睢宁县总面积17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7.75万,常住人口106.65万,人口分布均衡,劳动力资源充足。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西北、西南边缘有零星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在20-40米之间。安河、白塘河、骆马湖(中运河)及废黄河四大水系交织,京杭大运河支流穿境而过,水资源充沛,为农业生产与生态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传统农业大县。
交通区位优势显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坐落境内,徐宿淮盐高铁、宁徐高速、徐明高速、京沪高速、连霍高速纵横交错,睢宁港区作为徐州亿吨港六大港区之一,水路运输便捷,构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达长三角及周边主要城市。
(二)下辖街道与镇简介
睢宁县现辖3个街道、15个镇,辖区内设有2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白塘河湿地公园,县政府驻永康路1号,形成“城区集聚、镇域协同、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1.睢城街道:位于睢宁县核心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辖区内行政办公、商业商贸、科教文卫设施密集,徐沙河生态廊道穿城而过,现代都市风貌与生态景观交融,集中展现了睢宁城市发展的核心活力。
2.金城街道:地处睢宁县西北部,是城区西拓的重要片区。辖区内工业与居住功能并重,高端纺织服饰、电商家居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同时配套完善的居住社区与城市绿地,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活宜居的有机结合。
3.睢河街道:位于睢宁县东北部,紧邻睢宁港区,是县域交通枢纽与物流核心区。依托便捷的水陆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同时打造徐沙河生态休闲带,形成“产业+物流+生态”的多元发展格局。
4.王集镇:地处睢宁县北部,是县域北部重要的商贸与农业重镇。镇内农业基础扎实,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种植规模突出,同时王集烙饼、糊涂面等特色美食声名远扬,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感受睢宁乡村风味的重要目的地。
5.双沟镇:位于睢宁县西南部,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坐落境内,是县域航空枢纽与门户城镇。镇内航空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发达,同时毗邻白塘河湿地公园,滨湖生态风光与航空经济相得益彰,发展潜力突出。
6.岚山镇:地处睢宁县西部,境内有九顶山等低山残丘,是县域生态旅游与特色养殖重点镇。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坐落于此,成为亲子旅游热门目的地,同时生态养殖与林果种植产业稳步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7.李集镇:位于睢宁县南部,苏皖边界商贸重镇,历史上就是南北物资集散地。镇内商贸流通活跃,服装加工、农产品贸易等产业繁荣,传统街巷与现代商贸市场交织,展现了边界城镇的独特活力。
8.桃园镇:地处睢宁县西南部,因盛产优质水蜜桃得名,是县域精品水果种植核心区。镇内桃园连片分布,春季花海烂漫,秋季硕果累累,同时发展水果深加工与乡村旅游,形成了“产业+旅游”的特色发展模式。
9.官山镇:位于睢宁县南部,苏皖边界重要的农业与生态乡镇。镇内地势平坦,粮食种植与生态养殖并重,同时保留了众多传统民俗,乡村风貌质朴自然,是睢宁南部生态宜居的典范乡镇。
10.高作镇:地处睢宁县东部,是县域东部工业与农业协同发展镇。镇内电商家居产业特色鲜明,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同时优质稻麦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产业互补,形成了“工业兴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格局。
11.沙集镇:位于睢宁县东南部,是全国知名的电商强镇。镇内电商家居产业集群效应显着,形成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依托徐沙河生态廊道,打造工业旅游与生态休闲相结合的特色业态。
12.凌城镇:地处睢宁县东南部,是县域东南部农业与商贸中心。镇内优质稻麦种植面积广阔,是睢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商贸市场活跃,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展现了现代化农业乡镇的发展面貌。
13.邱集镇:位于睢宁县南部,苏皖边界农业大镇。镇内土地肥沃,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均衡发展,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农耕习俗与民间艺术,乡村氛围浓厚,是体验睢宁传统农耕文化的好去处。
14.古邳镇:地处睢宁县东北部,古称下邳,是睢宁历史文化核心镇。镇内下邳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季札挂剑、圯桥进履等历史典故发生于此,历史遗存丰富,是追溯睢宁文脉的核心区域。
15.姚集镇:位于睢宁县北部,北邻骆马湖,是县域滨湖生态与林果种植重点镇。镇内骆马湖湖滨湿地生态优越,林果种植面积广阔,同时发展滨湖休闲与渔家体验旅游,展现了滨湖乡镇的独特魅力。
16.魏集镇:地处睢宁县东北部,骆马湖南岸,是县域水产养殖与生态旅游重镇。镇内水域资源丰富,鱼虾蟹等水产养殖规模大,同时滨湖湿地景观优美,发展渔家休闲、垂钓体验等业态,渔乡风情浓郁。
17.梁集镇:位于睢宁县中部,紧邻城区,是城区东扩的重要辐射区。镇内以农业与轻工业为主,优质蔬菜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产业发达,同时借助城区交通优势,发展城郊休闲农业,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热门选择。
18.庆安镇:地处睢宁县北部,庆安水库坐落境内,是县域生态保护区与优质粮产区。镇内水资源充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同时依托水库生态景观,发展生态养殖与休闲垂钓产业,形成了“水韵+农耕”的特色风貌。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一)发展历程
睢宁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多处史前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印证了早期文明的存在。夏商时期,睢宁属古徐州地域,是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带;西周至春秋时期,隶属邳国、钟吾国,后归入吴国版图;战国时期,先后属宋、楚两国,文化交流频繁。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睢宁地区属泗水郡;汉初正式建制睢陵县,隶属东海郡,这是睢宁行政建制的开端。两汉时期,睢宁作为徐州南部重要城邑,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季札挂剑、圯桥进履等历史典故均发生于此,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魏晋南北朝时期,睢宁隶属关系屡经变迁,先后属彭城郡、下邳郡等,因地处南北政权交界地带,战乱频繁,但行政建制基本延续。隋唐时期,睢宁地区属徐州彭城郡,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区域经济复苏,商贸活动日趋活跃。
北宋时期,睢宁属京东西路徐州,农业与手工业稳步发展;金兴定二年(1218年),因睢水连年泛滥,百姓期盼安宁,改称睢宁县,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元明清时期,睢宁隶属关系趋于稳定,明代属南直隶徐州,清代属徐州府,期间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成为苏北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依托运河支流的航运优势,商贸往来更加频繁。
中华民国时期,睢宁先后隶属江苏省徐海道、第九区行政督察区,抗战期间历经战乱,行政区划多次调整,但县域核心区域保持稳定。1948年11月,睢宁县全境解放;1953年5月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员公署;1983年3月改属徐州市至今。近年来,睢宁聚焦高端纺织服饰、电商家居、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同时深挖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生态名县的转型跨越。
(二)文化脉络
睢宁的文化脉络以两汉文化为根基,融合古黄河文明、运河文化、边界文化等多元元素,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
两汉文化是睢宁文化的核心根脉。作为古下邳所在地,睢宁是两汉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圯桥进履中张良得黄石公授书的智慧、季札挂剑的诚信品格,成为融入地域基因的精神内核。下邳故城遗址留存的城墙、宫殿基址等遗存,以及出土的汉代文物,生动展现了两汉时期的城市格局与生活风貌,奠定了睢宁“千年古邑”的历史地位。
儿童画文化是睢宁文化的鲜活名片。自20世纪50年代起,睢宁儿童画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累计斩获各类奖项1300余个,成为县域文化的独特标识。孩子们以纯净的视角描绘生活与梦想,作品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了“人人爱绘画、户户有作品”的文化氛围,彰显了睢宁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文化是睢宁文化的传承载体。睢宁落子舞、睢宁龙虎斗、苏北大鼓等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舞蹈、曲艺、技艺等多个门类。落子舞动作刚健明快,龙虎斗表演气势恢宏,苏北大鼓唱腔浑厚,这些非遗项目扎根民间,在节庆与民俗活动中代代相传,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生态文化是睢宁文化的现代延伸。依托白塘河湿地公园、徐沙河生态廊道等生态资源,睢宁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让生态文化融入市民生活,既展现了“睢水安宁”的古老愿景,又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现代追求。
边界文化是睢宁文化的独特印记。作为苏皖边界县域,睢宁长期处于南北文化交汇地带,商贸往来与民俗交流频繁,形成了兼具南北特色的文化风貌。饮食上融合苏北的醇厚与皖北的鲜香,民俗上兼具两地的传统仪式,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质,让睢宁文化更具包容性与生命力。
三、历史人物与近代名人
(一)历史人物
睢宁作为千年古邑,历史上诞生了多位影响深远的人物,同时众多历史名人在此留下活动足迹,为县域历史增添了厚重底蕴。
1.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秦末,张良隐居下邳(今睢宁古邳镇)期间,在圯桥遇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这便是着名的“圯桥进履”典故。此后,张良辅佐刘邦起兵反秦,屡献奇策,在鸿门宴、楚汉争霸等关键节点立下汗马功劳,汉朝建立后封留侯。睢宁古邳镇的圯桥遗址,成为纪念这位谋略家的重要场所。
2.季札: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贤德与诚信着称。相传季札出使鲁国途经下邳(今睢宁古邳镇),曾挂剑于徐君墓前,践行心中承诺,“季札挂剑”的典故成为诚信文化的千古典范。这一故事在睢宁流传甚广,成为地域文化中诚信品格的源头。
3.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忠义的化身。相传关羽在下邳(今睢宁古邳镇)期间,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暂降曹操,留下了“土山三约”的典故,坚守忠义本心。这一故事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睢宁忠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刘裕:南朝宋开国皇帝,史称宋武帝。早年曾在彭城(今徐州)及下邳(今睢宁古邳镇)一带活动,积累了军事与政治经验。后来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北伐中原,最终建立南朝宋政权,其早年在睢宁周边的活动经历,成为其人生崛起的重要铺垫。
(二)近代名人
近现代以来,睢宁涌现出一批在文化、艺术、社会建设等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以自身所长为县域发展与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王健林:着名企业家,祖籍睢宁。作为万达集团创始人,他在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等领域成就卓着,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助力家乡教育、扶贫等事业发展,为睢宁的对外宣传与经济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
2.李可染:现代着名画家,与睢宁有着深厚渊源(祖籍徐州,长期在徐州地区活动)。作为“李家山水”创始人,他的绘画艺术融合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影响深远。其艺术理念与创作精神,对睢宁儿童画的发展也产生了间接影响,成为睢宁文化界的精神标杆。
3.非遗传承人群体:包括睢宁落子舞传承人王保华、苏北大鼓传承人张桂银等。他们深耕民间艺术数十年,整理传承非遗技艺,培养年轻传承人,让睢宁落子舞、苏北大鼓等古老艺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成为县域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
4.乡村振兴带头人:以沙集镇电商创业群体为代表,他们立足乡村,创新发展电商家居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打造了“沙集模式”这一全国知名的农村电商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彰显了睢宁人的创新精神与实干品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