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官居一品养黛玉 > 第321章 “拍卖寿宴席位”

第321章 “拍卖寿宴席位”(1/2)

目录

林淡深知,常规的加捐、摊派不仅扰民,更会惹来朝野非议,绝非上策。

须得想一个愿者上钩、甚至让人争相送钱的法子。

很快,一份融合了现代“拍卖”与“特许经营权”理念的筹款方案,便被林淡精心撰写成奏折,呈递御前。

折子中,林淡将筹款的目标精准锁定在两个极富潜力的群体上:商人与出家人。

商人之中,又以财力雄厚且渴望获得官方认可的外洋商人为主;而出家人,则指向了那些刚刚经历清查风暴、亟待证明“清白”的寺庙与道观。

林淡为太上皇设计的寿宴庆典,计划持续整整九日。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日,便是由佛、道两门的高僧真人们共同设坛,为太上皇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祈福国运的法会。

此时,朝廷清洗寺庙道观的余波尚未平息,即便暂时未被查出大问题的寺院宫观,也无不人心惶惶,生怕被贴上“不洁”或“不忠”的标签。

能在这场御前法会上登台,为太上皇祈福,无疑是一块官方颁发的、含金量极高的“清白匾”和“护身符”。

那么,为了获得这份殊荣,为了表露对皇家的忠心与虔诚,各家寺院宫观“自愿”贡献出一笔丰厚的“香火钱”或“功德银”,以助益圣寿庆典,岂不是顺理成章、皆大欢喜?

其次,便是商人。

本国的豪商巨贾为了能在这千载难逢的盛事中拥有一席之地,近距离沾染天家气运,甚至得以窥见天颜,自然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林淡更为看重的,是那些长期在京城、泉州等口岸活动的西洋与南洋商人。他们远渡重洋而来,深知要想在异国他乡顺利经营,就必须打通关节,拜对码头。

那么,还有比太上皇更大的“山头”吗?出巨资购买一个万寿圣节庆典的入场名额,不仅是一次绝佳的政治投资,更能向母国展示其与大清最高层建立了某种微妙的联系,对于巩固其商业地位至关重要。

至于那些不愿出血的……林淡在折子中虽未明言,但暗示之意十分清楚:在这片皇权至上的土地上,让一个不识趣的外商生意做得磕磕绊绊,岂不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起初,皇帝对林淡这份堪称“异想天开”的方案还心存疑虑,觉得让洋商参与皇家寿宴,似乎有损天朝威仪。

林淡却从容进言:“陛下,您的圣寿,才是真正的国之大典,理应享受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尊荣。太上皇已颐养天年,此番圣寿,更应凸显与民同乐、海晏河清之盛世气象。允外商参与,正可彰显我朝开放包容之气度,令其沐浴天恩,感念皇化,岂不两全其美?”

这番话巧妙地将“政治地位”留给了皇帝自己,而将“与民同乐”的帽子戴给了太上皇,深谙帝王心理,瞬间说动了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