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王熙凤登门 三(2/2)
王熙凤心下稍安,便渐渐放开了些,话语也活络起来,“我年纪轻,福薄,不曾有幸见过林姑妈,但今日见了曦儿你这通身的气派人品,便可知林姑妈当年是何等的风范不俗。”
她略一停顿,又将话引向正题,“从前我不管事,许多事情插不上手。如今既掌了家,有些礼数便不能缺了。明年林姑妈的孝期就满了,到时候定让你琏二哥随你一同回苏州,务必全了祭扫的礼数,也是我们做晚辈的一点心意。”
黛玉听了,并未直接接话,只是唇角依旧含着淡淡的笑意,巧妙地转了话题问道:“听闻二嫂子今年添喜?不知是侄儿还是侄女?取了什么好名字?”
提到孩子,王熙凤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愁,叹了口气道:“是个姐儿,模样倒是极可爱的,只是……唉,生的日子有些冲撞,家里老人说怕福薄压不住,便想着等过了三岁再正经取名,先胡乱叫着,怕早早取了名反而折了福气。”言语间透出几分无奈与担忧。
黛玉若有所思,沉吟片刻,柔声道:“民间有时有些说法,未必全然可信,但若二嫂子心存顾虑,或许可以听听坊间其他的解法?有时以巧破巧,反倒能转危为安。”
王熙凤何等精明,立刻听出话中有话,忙问:“曦儿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听说过什么好法子?”
黛玉微微一笑,示意叠锦将人唤来,一边解释道:“我也只是听说。苏州有些地方旧俗,也说某个属相有些关隘。我堂叔听了,便不信这个,还特意寻了两个确定属相是羊的丫鬟到我身边,说是要凑个‘三阳开泰’的吉兆,以正压偏呢。”正说着,叠锦已引了两个丫鬟进来。
王熙凤定睛看去,只见新进来的两个丫鬟,名唤枕书、展卷,气质与方才的梳云、叠锦又自不同,行动间一派沉稳,眉目间带着浓浓的书卷气,竟比贾府里读书最多的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看上去更像书香门第出来的小姐。
黛玉唤她二人进来,倒也不全为给凤姐看,恰是因西席朱先生虽放了年假,却留了功课,今日正是她二人来取黛玉完成的课业。
王熙凤顺着她们的身影望向西侧暗间,隐约可见一整面墙直抵屋顶的书架,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籍,心中不由一动:林家接连出了探花、状元、榜眼,这一墙的书籍,恐怕绝非如荣国府中那般,多是充门面的摆设。
又闲话了一阵,王熙凤见时机差不多,便起身告辞。
黛玉命钟嬷嬷取来一个紫檀木嵌螺钿的精致小匣,递给王熙凤道:“这是我幼时,祖母请人打制的一对小巧金铃手镯,铃音清脆,寓意平安。若二嫂子不嫌弃,便留着给侄女玩耍,也算是我这做姑姑的一点心意。”
王熙凤连忙双手接过,口中连连称谢,又奉承了黛玉几句,言谈间约莫盘桓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当晚,林淡下衙回府,黛玉便将日间王熙凤到访的经过,连同她提及希望贾琏明年能参加母亲孝期满的仪式等事,一一细说与林淡听。
林淡并未立刻表明态度,而是温和地看着黛玉,反问道:“你母亲的丧仪祭扫之事,你自有主张的权利。曦儿,告诉二叔,你心里是如何想的?”
黛玉闻言,沉默了片刻,抬起清澈而坚定的眼眸,轻声道:“二叔叔,我很清楚,母亲当年为何会选择那条绝路。虽然今日觉得琏二嫂子为人爽利,有几分可交往之处,但是……我绝不能允许任何贾家的人,出现在母亲的葬礼上。那是对母亲亡灵的惊扰和不敬。”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