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官居一品养黛玉 > 第488章 康乐县主钟灵毓秀

第488章 康乐县主钟灵毓秀(2/2)

目录

黛玉亲自在一旁侍立介绍,声音清越如泉:“皇上,这第一道冷碟,臣女为其取名‘翠玉凝脂’。”

只见白瓷盘中,码着切得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嫩藕片,那藕片浸润在冰镇过的梅子卤汁中,呈现出一种通透的浅琥珀色,宛如上好的翡翠。

“取的是今晨刚出土的嫩藕最尖端的一节,去皮后以极薄的刀工切片,即刻浸入冰梅卤中镇着,吸足酸甜。食用前,淋上一勺用桂花与蜂蜜慢熬的蜜露,再撒几粒碾碎的松子仁。”

皇上依言夹起一片,放入口中,但觉藕片冰凉爽脆,毫无纤维渣感,入口先是梅卤那恰到好处的清酸,瞬间打开味蕾,随即蜂蜜桂花的温润甜香缓缓漾开,缠绕于舌尖,最后是松子仁被碾碎后释放的油脂香气,层次分明,口感丰富,极为爽口开胃。

旁侧配的一碟,黛玉介绍名为“丹珠映雪”。

新摘的、饱满红艳的樱桃,用淡淡的果子酒略微浸泡过,颗颗如同红宝石般晶莹润泽,铺在雪白冰凉的酸奶之上。红白相映,色彩明丽。樱桃的甜润果香与酸奶的绵密微酸融合在一起,凉而不冰,甜而不腻,恰如其分地承接了前一道菜的余味。

接着是两道热菜,皆取时令鲜物。

第一道名曰“雨打芭蕉”。

用的是瓜架上今早才摘下的嫩丝瓜,削去极薄的外皮,切成长短一致的翠绿长条,以小火慢煎,用的是提炼出的清鸡油,煎至丝瓜边缘微黄,内里却依旧保持碧绿软嫩。再淋上用新鲜虾仁、干贝细细吊出的清汤薄芡,最后撒上几缕极细的姜丝。丝瓜入口软嫩清甜,却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筋骨,不曾软烂。鸡油的香与海鲜吊出的极致鲜味完美融合,汤色清亮见底,不油不腻,仿佛将孟夏时节那场润物无声的雨意,都浓缩在了这一勺清鲜之中。

第二道热菜唤作“青霭流香”。

主料是春日里最后一批鲜嫩的春笋,切作不规则的滚刀块,与现剥的翠绿毛豆、切成小丁的肥厚香菇一同下锅快炒。起锅前,沿着锅边烹入一勺今年新酿的、尚未完全发酵的米酒,撒上一把切得细碎的青蒜叶。

春笋保持着脆嫩的本色,毛豆带来粉糯的口感,香菇则贡献了醇厚的菌香,米酒的那一丝清甜如同画龙点睛,将几种食材的鲜美瞬间提升,入口满是山野间草木的清新气息,鲜得恰到好处,余韵悠长。

主食名为“荷风送香”。

用的是池塘里新生的、尚未完全舒展的嫩荷叶,清洗干净后,包裹着预先泡好的糯米、去芯的莲子、软糯的芡实一同上笼蒸制。荷叶的清香在蒸汽的氤氲中,丝丝渗入糯米,莲子蒸得绵密起沙,芡实软糯适口。

蒸好后,侍女小心地解开荷叶,一股混合着米香与荷香的热气扑面而来,入口微带甘甜,仿佛将满池荷风的清爽都吃进了肚子里,既应景又清热养胃。

最后上的甜品是“玉露凝雪”。

选用当年新收的绿豆,细细磨去皮,留下豆沙部分,加冰糖用文火慢慢熬煮成极其细腻滑顺的糊状,盛在浅口的天青色瓷碗中,待其自然凉透。

食用前,淋上一勺用冰镇过的、清甜多汁的荔枝榨取的汁液,再点缀几粒饱满红艳的枸杞。绿豆沙入口绵密清甜,带着豆类特有的安宁气息,冰镇荔枝汁的加入,则带来了瞬间的冰凉和一股清冽的果香,入口即化,顺滑如丝,真像是饮下了一口孟夏清晨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令人通体舒畅,暑气全消。

这一席膳食,虽无龙肝凤髓,亦无过分雕琢,却凭借时令的鲜活、搭配的巧妙和意境的清雅,赢得了皇上的连连称赞。

皇上放下银箸,看着侍立在一旁,眉眼沉静,唇边带着浅浅笑意的黛玉,眼中满是激赏,对林淡道:“子恬啊,朕今日可是大饱口福,更是大饱眼福了!康乐这孩子,不仅心思灵巧,于这膳食一道别具匠心,连这菜名也取得如此文雅贴切,意境全出。难得,实在难得!林家毓秀钟灵,果不虚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