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明修栈道(2/2)
就在这时,海关官员突然到来:"例行检查,开箱!"
秦凌面不改色,示意工人打开木箱。里面确实是橡胶加工设备——只不过是最新式的,其精度完全能达到军工厂的要求。
"都是普通机械设备,"秦凌笑着递上雪茄,"要不要试试?"
官员摆摆手,在清单上盖了章。他们不知道,真正的"货物"早就通过小船转运走了。
深夜的私人俱乐部里,秦凌正在与几位关键人物密谈。柔和的爵士乐掩盖了他们的谈话声。
"这是最新的清单,"秦凌将微缩胶片递给澳门何家的代表,"需要走澳门的渠道。"
何先生仔细查看后点头:"可以混在葡萄牙的货轮里。不过最近查得严,要加三成费用。"
"钱不是问题,"秦凌爽快答应,"但要确保安全。"
这时,一位穿着考究的英国商人加入谈话。表面上是怡和洋行的经理,实际是我党在香港的地下联络员。
"伦敦那边有新消息,"他低声说,"可以搞到一批航空发动机,但要走印度支那线路。"
秦凌立即在脑中盘算路线。这条线要经过法属殖民地,风险很大,但值得一试。
一个月后,秦凌的办公室挂上了新的联络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着各条秘密运输通道:红色代表最安全的线路,黄色代表有风险的,蓝色代表新开发的。
"少奶奶那边需要的制药设备,"李副官汇报,"已经通过槟城林家的渠道运出去了。"
秦凌满意地点头。他最近整合了南洋华商的资源,建立了这张庞大的运输网络。表面上是普通的贸易往来,暗地里却在为祖国输送急需的物资。
最妙的是,他还成立了"南洋华商慈善基金会",以慈善名义向国内捐赠设备。上周就有一批"医疗设备"顺利通关,实际是精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