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 > 第342章 来自皇太极的嘲讽和挑衅

第342章 来自皇太极的嘲讽和挑衅(1/2)

目录

崇祯三年冬,沈阳以北七十里。

铁蹄踏碎河冰,车轮碾过冻土。

一万两千关宁铁骑呈两列纵队,在苍茫雪原上拉出二十里长的黑色洪流。

马蹄声沉闷如连绵闷雷,甲叶撞击声清脆刺耳,呵出的白气在队伍上空凝成一片翻腾的雾霭。

曹文诏一马当先,猩红斗篷在疾驰中猎猎作响。

他俯身马背,目光紧锁北方地平线。身后,各营把总们的号令声在风雪中断续传来:

“保持间距!”

“控住马速!”

“注意侧翼!”

战马喷着白沫,铁蹄刨起积雪。

每个骑兵都紧贴马颈,长枪斜指前方,弓袋箭壶在鞍侧规律晃动。

这是一支完全进入追击状态的军队,除了必要的武器和三日干粮,所有辎重都被甩在身后。

前方雪尘扬起,三骑夜不收逆着大军行进方向疾驰而来。

为首的哨长勒马急停,战马人立而起:

“总戎!前方十里,浑河渡口发现异常!”

曹文诏抬手,号角声立即响起。

奔腾的洪流缓缓减速,最终停在齐膝深的雪地里。

战马不安地踏着步子,喷鼻声此起彼伏。

吴三桂从队伍中部催马赶到,甲胄上结满冰霜:“总戎,渡口附近的痕迹不对劲。”

曹文诏下马,单膝跪在雪地里。

他抓起一把雪,任由其从指缝间滑落,雪地上,数十道车辙印交错纵横,延伸向三个不同方向。

“西北方向车辙最浅,像是空车。”

吴三桂用马鞭指着雪地,

“正北方向马蹄印密集,但脚印杂乱,像是驱赶着马群。东北方向……”

他顿了顿,“雪下有掩埋的灶坑,数量不少。”

曹文诏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三个方向。

西北通往科尔沁草原,正北指向叶赫旧地,东北深入长白山脉。

每条路上,都“恰到好处”地散落着丢弃的辎重——破损的车轮、撕裂的帐篷、甚至还有几口故意砸瘪的铁锅——

仿佛在嘲笑和挑衅追兵:看,我刚从这里走过,快来追我呀!

“他在迷惑我们。”

曹文诏的话让周围的将领都屏住呼吸,

“传令,全军在此休整半个时辰。饮马,进食。”

号令传下,骑兵们利落地翻身下马。

有人忙着给战马喂食豆料,有人抓紧时间啃着冻硬的干粮,更多人则就着雪水擦拭兵器。

整个过程安静迅速,只有金属与皮革摩擦的细碎声响。

休整将尽,派往西北、正北两路探查的夜不收小队已先后回报。

“禀总戎,西北路车辙在二十里外突然消失,雪地上只余轻骑痕迹,疑为疑兵!”

“报!正北路空马蹄印通往一处废弃营寨,寨中空无一人,仅有大量马蹄循环印迹,确是诱饵!”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条幽暗的东北小路。

那里,派出的第三队夜不收,至今杳无音信!

约定的回报时间已过,林海雪原寂静无声,唯有风雪呼啸,仿佛吞噬了一切。

一股不安的情绪开始在将领中间悄然弥漫。

那未知的东北路上,藏着什么?

是陷阱,还是皇太极真正的逃遁方向?

曹文诏眉头紧锁,凝视着东北方那片仿佛巨兽张口般的密林。

是继续等待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东路哨探,还是依据现有情报果断决策?

每拖延一刻,皇太极就可能逃得更远。

“总戎,”副将忍不住低声建议,“东路哨探未归,凶多吉少。不若我们先循西北或正北一路……”

话音未落,一骑快马疯狂地从东北方向奔来,马蹄声凌乱而急促!

马上骑士伏在鞍上,左肩插着一支箭羽,鲜血已浸透半边衣甲,正是东路夜不收小队的一名成员!

“总……总戎!”那哨骑奔至近前,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被亲兵扶住,他脸色煞白,气若游丝,“林中有伏……小队遭遇建虏巴牙喇精锐……拼死……拼死才让小的突围……他们……他们在林子里……有大队人马通过的痕迹……通往……辉发河……”

话未说完,他便晕死过去。

情报获取了,代价却如此惨重!

而且,这情报是真是假?

是皇太极主力留下的痕迹,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诱饵,甚至围歼追兵的陷阱?

曹文诏面沉如水,目光再次扫过地图上三条岔路。

西北的轻骑,正北的空马,东北的血迹与伏兵……

皇太极的狡诈,超出了他的预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