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96导演人生 > 第196章 多一分希望也是好的

第196章 多一分希望也是好的(1/2)

目录

在王仲君和王金花热烈的讨论着合作细节的时候,在华夏甘省的白银市公安局家属大院中。

刑警队的杨队长和专案组的马组长两人正一边走进家属院的大门,一边低着头闷声抽着烟。

刚才,两人也是被市局领导喊去开会。

今天省厅的领导以及部里派下来的专家,也都一起参加了会议。

现在,他们两人的压力,可谓是非常的巨大。

是的,他们两人需要面对的。

是一起从1988年5月26号起,发生在白银的一系列连续强奸杀人案的侦破任务。

当年的这起强奸杀人案,也是震惊甘省。

省厅当时也是派人前来指导侦破工作。

可当时的现场,只在受害人左腿内侧发现了一个血手印,以及门把手处的一枚指纹。

而且,整个犯罪现场显然已经被凶手清理过了。

现场留下的足迹也都是非常的模糊。

两枚指纹也成为现场唯一能够找到的直接线索。

紧接着,一切的侦破工作都围绕着这两枚指纹在进行。

可当时华夏没有什么指纹识别技术。

只能依靠人工,没日没夜的一枚一枚的比对指纹。

可是,当时的办案人员几乎把全白银城的男性指纹全都比对了个遍。

但却依然没有任何的结果。

谁也没想到,这个案子一查就是六年多。

除了那枚血指纹之外,依旧是没有发现凶手的任何踪迹。

到了1994年7月27号的时候。

白银再次发生凶杀案,而且杀人手法与六年前的案件非常的相似。

然后,1998年的1月16号和1月19号,又连续发生了两起奸杀案,凶手这次的作案手法也是有所升级。

正当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工作还没有什么头绪的时候。

在7月30日和11月30日,又连续发生了两起相同的案件。

这一下,让警察部门的压力剧增。

可是,由于现在的技术手段有限,根本就无法凭借一枚指纹,在全国范围内去寻找凶手。

这让办案的警察也是感到非常的头疼。

警察们从案件发生的时间上判断,这个凶手大概率不是白银本地人。

可是,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

要想从这些人中找到凶手的话,那难度将是巨大的。

杨队长和马组长两人也是三天两头被喊去开会。

不断地被领导施加压力,让他们赶紧破案。

他们也想赶紧破案啊。

可是,现在案件给出的线索太少了,技术上又无法支撑他们找到嫌疑犯。

这让他们两人这几年来,脸上连个笑容都没有。

杨队长走到自家楼下。

和马队长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后,便上楼准备好好琢磨一下这个案件还有什么地方是遗漏的。

今天是星期天,正好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放松一下的时间。

杨队长刚用钥匙打开房门。

就看见自己的儿子和家属院中同事家的几个孩子,正在客厅中看着VCD机中播放的电影。

杨队长本来心情就郁闷。

当即也是板着脸,呵斥道:

“你们作业都做完了么?都躲在这里看碟片。”

“做完了,我们正在看电影中的破案呢。”

“好多人都说这个电影拍的可是真实的案件。”

“而且,警察还靠着这部电影,把凶手都给抓到了。”

几个孩子当即也是连忙开始解释道。

杨队长一听几个孩子说作业都做完了,当即也是脸色缓和了一些。

不过,当他听到孩子们说。

正在播放的这个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的。

警察还依靠这部电影抓到了凶手,也是有点好奇了起来。

毕竟,叶凯的《追凶》这部电影。

因为审查的尺度问题,并没有在内地进行上映。

虽然报纸上有过对这部电影取得的成绩有所报道。

但华夏内地的观众,还只能是买盗版光盘在家里观看。

杨队长也是好奇的坐在沙发上,和一帮孩子看起了这部电影来。

等电影播放完毕后,杨队长也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出去玩。

然后,他打电话把马队长喊到了自己家。

两个人从头好好的把这部电影再次观看了一遍。

“杨队,你觉得,那个凶手也是和这部电影中的连环杀人凶手一样,和我们玩了个灯下黑?”

马组长抽着烟,皱着眉头问道。

“我觉得很有可能。”

“听说这是我们华夏的大导演根据韩密达的一个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

“韩密达的警察就是根据这部电影。”

“在电影上映两天后,就成功的找到了杀人凶手。”

“而我们侦办的这起案件,和韩密达的这起连环强奸杀人案,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杨队长认真的说道。

“嗯,这个电影确实给了我们不小的启发。”

“但是,我们市里没有DNA技术啊。”

“而且,我们总不能把白银的所有男性DNA都采集去检测吧。”

“市局也没有这么多的办案经费啊。”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那名凶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都没有犯案。”

“说明这个凶手很有可能已经离开了白银。”

“我们就是想比对,都没办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