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 第133章 围城打援3

第133章 围城打援3(2/2)

目录

长泰县的两千兵力也掉入新兵四镇的包围圈中,近乎全军覆灭。新兵四镇随后包围长泰县城。长泰县城知县干脆利落的投降了。

自此,漳州府境内的八千绿营军近乎全军覆没,在伪清没有清除郑家军之前,漳州府的统治暂被郑家军掌控在手中。而伪清福建总督府若想在这个时候调集兵力攻打漳州府,至少要集中三万人的兵力才有可能言胜,调集三万兵力肯定是要经过伪清中枢的同意,而现在伪清中枢正在为做好顺治的葬礼和首席辅政大臣的争夺而在明刀暗箭的斗争着,一时半会是没有时间相应这个事情了。

若没有个一两个月的时间,伪清暂时抽不出兵力和物资来攻打漳州府城的。这真的是个大好的机会啊。

郑家军积累已久的威名在攻克漳州府城后开始展现出来,龙洋县、漳平县、南靖县、平和县、诏安县等县望风而降,短短的十天时间,整个漳州府所辖的县城之上,都已经插上了郑家军的大旗。

这个情况让郑锦深感不安,他知道郑家军的人才储备尚且不足,无法真正的统治整个漳州府,这些投降之人都是墙头草,随风倒,是万万不能够信任的。尤其是漳州府西北方的诸县更是不值得信任,但这个时候又无法举起屠刀对这些已经投降的县城进行大肆杀戮,清洗一片,这样很容易引起恐慌和误会,惹得必要的麻烦。

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个名义,这个名义就是大义,就是旗帜。古人一直讲究名正言顺,则万事可成。有了这个名义,郑锦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征兵、征税、收缴县城粮食。

郑锦深知自己现在手中文官势力过于薄弱,无法统治整个漳州府,所幸,他暂时对其他地方也不敢兴趣,目前只是要求每个市县送十万石粮食和一千民夫了事,就不在管其他。

重点关注的地方就是两个县,一个是漳平县,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一个是龙岩县,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这两个资源是郑锦最为重视的,也是郑家军目前除了粮食之外,最需要的资源。

龙岩县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多条河流,其境内的雁石溪水流丰富,沟通九龙江,正好可以通过水运的方式将龙岩县内的铁矿石大量的运往厦门岛。

龙岩市矿产资源丰富,其铁矿石的资源位居全省第一,马坑铁矿是福建省第一大铁矿,铁矿资源储量高达4.92亿吨,这么庞大的数量,足够厦门岛的钢铁基地使用了,而且郑锦只是要熬过这艰难的几个月而已,只要能够熬过这段时间,郑锦有会停止对马坑铁矿的利用,开始用吕宋和东南亚诸岛上的铁矿石。

自己本土上的不可再生资源,能留一点是一点。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将铁矿石回填呢。

而东宫下高岭土矿是中国大型优质的高岭土矿之一,高岭土原矿资源储量7740.45万吨,这是烧制瓷器最好的土,有了这个,厦门岛东溪工地的制瓷烧陶产业可以放开手脚的进行大规模的烧制了。

漳平县内储存的煤矿是福建最大的煤矿,煤炭探明储量约1.48亿吨,这么庞大的储存量,足够使用了,而且漳平县也有储存量达4000余万吨的铁矿石,可以说仅仅漳平县就可以支撑东溪工地超速运转了。漳平县水力资源更为丰富,从境内流过的九龙江,足以将更多的商船送到漳平县内。

若是不足的地方,恐怕就是人口了,截止到顺治十八年,因战乱、灾荒等因数,漳平县的人口迅速从三万多人锐减到一万余人。近乎三分二的人都死于非命,这也导致漳平县劳力严重不足,只能从其他地方充实人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