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耿继茂的小心思(1/2)
这不可能吧?金门的情报称,伪郑成功一直都呆在台湾城下啊!我们内部的探子发来的情报也是如此。况且,伪郑四个水师、十七个兵镇三万五千人的兵力是做不得假的啊。”
听完李率泰的分析,耿继茂第一个表示不信任,这可不是小事情啊。李率泰言中之意,是要增加背锅之人啊,这个可以,但是不能把我算上啊,这个锅。谁爱背谁背,我可不背。我移藩福建,可还没有超过一个月。
耿继茂始终不能忘怀为满清出生入死多年的父亲仅仅因为部下陈绍忠阴匿三百逃人,就被清廷商议决定夺靖南王爵,导致父亲被清廷密令自尽。那可是他的父亲啊,为满清立下如此巨大的功劳,竟然因区区小事被逼自尽。多尔衮那老匹夫竟然以父亲不是令终为由,不予赐祭,亦不许袭爵。奇耻大辱啊!
耿继茂心中的不满,若不是自己东征西讨,拼死作战,满清怎么可能会让我袭爵。八年啊,足足八年啊,在父亲死后的八年才让我袭爵。
袭爵之后事事盯着自己,又被满清敲打说不允许收私税,置官吏。真是废话,不收税怎么养兵,不养兵,自己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一省不堪两蕃,请量移他省。”杨雍建就是多事,除了闽浙,南方哪里还有省份能和广东比。
先移桂林,再移四川,最后才同意让我移镇福建。真心不想让我安稳下来啊!若不是郑成功在厦、金两岛闹腾得太厉害了,满清怎么同意我移镇福建。
耿继茂可以不在乎漳州府的存亡得失,毕竟他刚刚移藩,很多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弄清楚,且朝廷考虑耿继茂的心思,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故意为难耿继茂。
打一巴掌,还要给个红枣呢?南方四藩同气连枝,不能轻易得罪了。
李率泰听着耿继茂没有担责的意思,顿感有些失望,这个藩王可真的有些滑头啊。福建脑袋够大的就这三个人了,马得功的脑袋最小,降将出身,去年又被革爵,若是在将锅甩到他头上,说不定他就要崩溃了,还是不行。这个事情,还是需要耿继茂承担一些,他的脑袋够大,朝廷顾及他的身份,不会太过苛刻。
李率泰沉吟一下,道:“漳州城失守,这个消息是包不住的,朝廷迟早要知道此事。王爷,你我皆有守土之责,若不能尽快将此事平息下来,朝廷怪罪下来,你我皆承担不起。”
耿继茂面无表情地道:“本王就藩福建,确实有守土之责。漳州府失守,确实是本王的责任,本王不会避讳什么,认罪认罚。本王这就上书,向朝廷请罪,请求朝廷责罚。”
李率泰有些着急了,现在上报朝廷,那朝廷岂不是知道了漳州府的情况,这雷霆下来,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啊,但他又不好直接阻拦耿继藩,只要给马得功打个眼色,让他将耿继藩的话接过去。
马得功当然不希望现在就将漳州府的情况上报朝廷,看到李率泰的眼神,瞬间懂了他的意思,忙阻拦道:“王爷暂可不必如此急忙。这漳州府失守之事,还有挽回的余地,何不先行收复漳州府后,再呈报给朝廷,朝廷看在潮州府失而复得的情况下,不会对我们有太对的苛责。”
耿继茂也不想因为这个事情,再惹朝廷不快,毕竟之前移藩的磨磨蹭蹭已经让朝廷有些大臣颇为生气,若在因这点事情影响到他,也是有点得不偿失。
“马提督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现在出兵收复漳州府,动作一定要快,趁着伪郑还没有做好防护的时候,马上集结重兵,夺回漳州城。”耿继茂一脸严肃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