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枭首?凌迟!(2/2)
需要她这位被他们摒弃在决策之外的皇后,褪去荣华,跪在这冰冷宫阶前,为他们收拾残局。
何其可笑。
不知何时,起了风,天际飘下淅淅沥沥的雨丝。
贵如油的春雨,却带着浸骨的寒意。
“娘娘,落雨了。”宫女压低声音,忧心忡忡地劝道,“陛下刚召了三司官员入殿,正商议裴女官敲登闻鼓为其兄伸冤一案做最终定论,此事关乎国法纲纪,恐非一时半刻能有定论。不如您暂回宫中歇息,待官员们退去后再来华宜殿求见陛下。”
“凤体为重啊。”
皇后缓缓摇头,看向华宜殿的殿门:“既已褪去华服、卸下簪饰,便再无半途而返之理。何况我母族犯下如此大错,累及一代能臣以死明志,如今这后位能否坐稳,全在陛下一念之间了。”
宫女闻言抿紧唇,终是未再多劝,只默默取来油纸伞:“奴婢为您撑伞。”
皇后:“不必。”
华宜殿内。
关于永宁侯的处置,以及当年所有牵涉淮南民乱与裴惊鹤之死的官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李顺全俯身在元和帝耳边,低声禀道:“陛下,皇后娘娘仍在殿外跪着呢。”
元和帝的神情微微一顿,目光越过轩窗,望向殿外交织的雨幕:“下雨了?”
“去给皇后送把伞。”
他清楚,皇后是不会起来的。
如今,皇后已经抛却了面子了,必须得把里子留下。
这雨中脱簪请罪,是忏悔,是表态,更是做给他看、做给满朝文武看的一场戏。
是帝后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台阶,是为成老太爷之死,画上的一个句点。
故而,他能做的也就是替皇后撑一把伞。
“陛下容禀,永宁侯所犯之罪罄竹难书!为一己私怨与无端猜忌,竟不惜戕害亲子、策划民变,致使淮南道瘟疫横行,历时月余未能遏制,黎民百姓死伤惨重,依《大乾律》,当判枭首之刑,传首各州县示众,以正国法、安民心!”
“至于时任淮南赈灾副使张复大人,一味阿谀上官,对疫情蔓延视若无睹,对民生疾苦充耳不闻,其渎职之罪证据确凿……”
“另有涉案官员二十一人,依罪责轻重分别处置……”
周域将三司连日会审后议定的处置方案徐徐的禀明元和帝,
从削爵流放到贬谪罚俸,将涉裴惊鹤一案的大小官员的处分,依律逐条陈奏。每念及一位官员的罪状,便有官员将对应的案卷呈递御前。
“伏请圣裁。”
元和帝指节轻叩御案,意味不明道:“枭首之刑?”
就在周域与三司官员皆以为圣心觉刑罚过重,正欲斟酌进言时,却闻御座上传来平静无波的声音:“凌迟吧。”
“当年奏报所载淮南惨状,朕至今记忆犹新。”
“对此等祸国殃民之徒,不必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