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巨大的改变。(1/1)
洗漱完,躺下休息,我渐渐开始感受到了更大的动力。
也许,人在清楚自己的使命之后,确实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又一次想起了那两只小狐狸,如果它们的修行有更高的目标,它们会像《醒世恒言》里所写的那样活着吗?也许,它们能活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
毕竟,任何一种工具,都可以让人用它做比较合适的事情,也可以做不那么好的事情。
既然小狐狸能够用信来骗人,让人家财破败,那它们为什么不用信直接将自己的天书给骗回去呢?毕竟,要骗取天书,有的是办法啊。
呃,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获取天书,不需要用骗术。思虑再三,我决定放下所有的情绪,先放松休息休息。
很多人终其一生在做的事情也许是:让自己能够从容活着。
活到三十岁以后,我才明白,要让自己从容活着,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像我这样的活法,在三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在一个领域里取得什么能够立得住的成绩,只是成功地跳出了自己所不喜欢的生活模式而已。
跳出去了,并不代表所有的都已经切割了。因为,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仍旧在源源不断地输血到我所不喜欢的生活模式中。
尽管我现在明白了,从我十三岁决定远离我所害怕的环境开始,我的人生齿轮已经在朝着觉醒的路慢慢前行。以我的认知,我能够读高中,已经是人生的一大转变,我能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大转变。而所有人能够看到的我的转变,是我嫁人之后。
三十岁,我的人生因为结婚而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我突然特别同情古代的很多女子。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入宫了。她的母亲杨氏,显然比武则天在这一点上幸福很多倍。
杨氏因为父亲很清楚她不是普通人,不愿意将她随随便便嫁了。她清醒地选择在隋唐交替之际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直到40岁后才被自己的亲戚、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一道圣旨,嫁给了武士彟。
杨氏虽然也有不得已之处,但她的人生终究是相对理性的,比较有自主权的。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杨氏不愿意武则天在十四岁的时候入宫了。毕竟,武则天入宫为才人,尽管品阶不低,终究是给四十多岁的老男人李世民当妾。
武则天唯一的优势也许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无垢,这时候已经去世了。对于李世民来说,特别需要一个能与长孙无垢有得一拼的女子在身边。武则天的才情和胆识,确实隐隐有长孙无垢之风。
可是,武则天的胆识终究远远超过了长孙无垢,再加上她才十四岁就入宫,不懂收敛,只顾张扬,也引起了李世民一定程度的猜忌。
如果李渊当年不是将杨氏嫁给武士彟,而是让杨氏入宫,成为李世民的妾室,也许,李氏江山将会是另外一种模样吧?
如果武则天能够懂得她母亲杨氏的不舍,能够在唐高宗李治登帝位之后再入宫,她的人生会怎样呢?
嗯,武则天成长最快的阶段,终究还是在她跟随李世民的那一段时间。李治如果没有武则天那一段时间对他的全力帮助,也许,李治对武则天也不可能有那么深情。
患难之际的交情,在人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的情谊,最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