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文明习性的碰撞(2/2)
团队最后想出用“静默编码”: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代表不同注意事项——蓝色三角形是“得悄悄派送”,金色圆形是“可以带一份情感载体”。
陈老看着定稿,叹气道:“真正的尊重,是用人家能接受的方式表示理解。”
编号“Kx-001”的测试包裹,同时往超域和无连接之墟送。
外面贴着动态手册的投影按钮,里面的内容各有不同:
超域版里,有精确到纳秒的派送时间表,还附了张星线情感减速的原理说明图;
无连接之墟版则印着蓝色三角形的静默标识,只写了三行字:“物品:医疗晶体;来源:星网;温度:常温”。
林野当派送员,把这历史性的时刻都记了下来:
在超域,恒看到手册里写的“误差补偿机制”——共情枝丫会自动记下情感价值,折算成时间——之后,第一次松口,允许有0.5秒的“情感弹性区间”;
在无连接之墟,静默者用指尖轻轻碰了碰手册上的金色圆形,收下了包裹里附带的一片红叶——那是落叶文明的“静默祝福”,不用文字解释也能懂。
最让人心里暖和的反馈来自泽塔星系。
包裹送到的时候,全息投影自动放了段超域儿童用时间晶体做的“慢动作祝福”——他们特意把0.1秒的问候拉长到3秒,就为了让感知慢些的泽塔居民能看清楚。
手册用了半年,跨界包裹的投诉率降了92%。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不同文明还主动学起了别家的习性:超域做出了“情感时间晶体”,能把重要的时刻拉长得更明显;无连接之墟创了“静默诗歌”,用晶体的振动频率传情达意;星网也引入了“时间精度分级”,送医疗物资就按超域的标准来,送节日包裹就保留点弹性。
《物流新典》新加的章节里,陆川写了这么句:“连接的终极样子,不是把差异磨掉,而是让差异变成能互相补足的光。”
他办公室墙上挂着三样东西:超域的时间晶体碎片、无连接之墟的黑曜石卡片,还有林野画的“习性光谱图”——图上不同文明的光点,凑成了亮晶晶的星座。
恒和静默者第一次在星网议会见面时,出了段挺奇妙的插曲:超域的使者特意晚了0.3秒才开口,静默者则递过去一张画着时间晶体的素描。
没说一句话,却比任何谈判都更明白对方的意思。
林野最新的派送日志末尾写着:“今天的包裹里,有超域的时间校准仪,无连接之墟的静默卡片,还有星网的手写问候。它们搁一块儿,谁也没变成谁,反倒都成了更好的自己。或许这就是‘交融’的意思——不是改成跟对方一样,而是在不一样里找到能一起往前走的步调。”
星舰朝着新的星域开过去,货舱里的动态手册正自动更新着新发现文明的习性数据。
共情枝丫绕着手册的投影,把不同文明的光点织成一张越变越大的星图——那上面,每个光点都亮得各有各的样,合在一起却成了更耀眼的星空。
只是谁也没留意到,在动态手册的底层代码里,悄然浮现出一串从未记录过的波动频率,像是某种未知文明在遥远星域发出的试探信号。
当林野的星舰跃迁经过柯伊伯带时,货舱里的共情枝丫突然集体震颤,那些原本稳定的光点星图骤然扭曲,一道暗紫色的能量流顺着枝丫藤蔓蜿蜒爬升,在手册投影上蚀出三个模糊的字符——那既不是超域的晶体文,也不是无连接之墟的凹痕符号,倒像是用液态星尘写就的远古秘语。
而此时,超域的时间晶体突然发出蜂鸣,恒的全息影像在议会大厅一闪而逝,只留下半句没说完的警告:“时间轴出现非线性褶皱,那些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