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初面试(2/2)
在展现亲和力和商业意识方面稍逊一筹。
观察席上,李明微微侧头对旁边的吴倩倩低语。
“一个像锋利的矛,善于表达和进攻,但底蕴稍欠。一个像坚固的盾,专业扎实可靠,但需要打磨得更亮。有点意思。”
接下来是董事长秘书岗位的竞争。
这场面试由吴倩倩亲自主导,李明依然在旁静观。
2.孟玉(工商管理学学士)vs刘非凡(行政管理学士)
孟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明干练。
她拥有在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华夏区总裁办半年的助理经验。
对日程管理、会议组织、商务接待流程极为熟悉。
她展示了自己高效处理多任务的能力。
用实例说明如何同时协调老板的差旅行程和一场重要会议。
并且表现出极强的保密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但当被问及如何应对董事长临时提出的、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复杂任务时。
她的回答更侧重于执行效率,在战略理解和资源整合的主动性上略显不足。
刘非凡则显得更加沉稳和周全。
他虽然没有顶尖外企的经历,但在校期间连续三年担任学生会主席。
组织过数次大型校园活动,展现出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他的回答更侧重于“预见性”和“服务性”。
强调秘书不仅是执行者,更是决策前的信息过滤器和决策后的跟进保障者。
他提到自己善于学习,能快速理解业务逻辑。
缺点是缺乏顶级商业环境的具体经验。
李明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对吴倩倩说道。
“一个现成的熟练工,一个潜力股。我的办公室,可能更需要后者那种全局观和主动性。经验可以教,但有些特质难得。”
最后是资本运营部的角逐。
面试官是资本运营部的负责人和一位资深投资总监。
3.张鹏(投资学硕士)vs余珊珊(投资学硕士)
张鹏自信满满,甚至略带攻击性。
他拥有cFA二级证书,在校期间就参与管理过一支小的模拟基金,收益率颇高。
他对市场热点非常敏感,言谈中充斥着各种投资术语和模型名称。
在案例分析环节。
他快速给出了估值判断和退出预期,但逻辑跳跃性较强。
过于依赖模型而轻视了行业深层逻辑和团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