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命理探源【译注】 > 议论三十二则(二十六)

议论三十二则(二十六)(2/2)

目录

整师而出:整顿军队后出征。

吞河北:这里指震慑河北地区(当时河北多为金国占领地)。

抵:相当于、比得上。

原文:

公虽远贬十余年,历诸险恶地。桧死得归,仍还原官。迁至龙图学士,一息尚存,犹时时以恢复为请。

译文:

胡公虽然被远贬到偏远地方十多年,经历了各种险恶的环境。

秦桧死后他才得以回归,恢复了原来的官职。

后来升任龙图学士,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仍然时常上书请求收复中原失地。

注解:

远贬:被贬到偏远地区。

历诸险恶地:经历各种险恶的地方,“诸”即“各种”。

龙图学士:宋代官职名,为荣誉性文职,多授予有声望的官员。

恢复:指收复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

以恢复为请:把收复中原作为请求(即上书请求收复中原)。

原文:

向之救公慕公者,转零落殆尽。

译文:

过去那些救助胡公、仰慕胡公的人,后来大多离散消亡,几乎没有了。

注解:

向之:过去那些。

救公慕公者:救助胡公、仰慕胡公的人。

零落殆尽:指人逐渐离散、消亡,几乎消失殆尽。

原文:

可见,人各有命,自贵自贱,自生自死。非奸臣之力所能贵贱生死之也。

译文:

由此可见,人各有自己的命运,自身的尊贵与低贱,生存与死亡,不是奸臣的力量所能操控的(不能让谁贵就贵、让谁死就死)。

注解:

自贵自贱:自身的尊贵与低贱。

奸臣:这里主要指秦桧。

贵贱生死之:“贵”“贱”“生”“死”均为使动用法,指“使……尊贵”“使……低贱”“使……生存”“使……死亡”。

此句为核心观点,强调命数既定,非奸臣外力可改。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袁子才(袁枚)阅读《胡忠简公传》时,围绕南宋胡忠简公(胡铨)的事迹展开论述与感慨,核心内容如下:

首先,他高度推崇胡铨,称读《宋史》中“胡铨上疏请斩秦桧”的内容时,不禁行礼感叹,认为胡铨堪称南宋三百年“谏臣第一”。

并提出“臣子报国未必需执戈战死”,指出胡铨凭忠诚义愤直言进谏,其疏奏让敌国敬畏变色、甚至愿以千金购买,这种精神力量堪比“鲁仲连数言退秦军五十里”。

其次,他假设若宋高宗听从胡铨建议,斩杀秦桧等奸臣并整军出征,朝廷气势早已足以震慑河北,直言胡铨此疏“抵得上十万精兵”。

同时提及胡铨的实际遭遇——虽因谏言远贬十余年、历经险恶,却在秦桧死后得以回归,恢复原职并升任龙图学士,且直至晚年仍“一息尚存便请恢复中原”。

最后,他由“过去救助、仰慕胡铨的人后来逐渐零落殆尽”的现象,得出核心观点:人各有命,自身的贵贱、生死并非奸臣(如秦桧)的力量所能操控,进一步印证“命数既定”的理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