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沪上危情 > 第十一章 所谓御姐

第十一章 所谓御姐(1/2)

目录

‘天天早餐店’的蒸笼,到上午十一点就只剩最后一波热气了。

老刘蹲在门口擦油乎乎的方桌,竹扫帚扫过地面,像在用钢丝球刷锅底;

他老婆额头冒着汗,正把剩的两屉包子往竹篮里装——

他们家要积攒口碑,做早点讲究现包现蒸,卖不掉的绝不出摊,不是自家人热着吃,就是分隔壁街坊。

“刘嫂子,今儿生意旺啊。”

隔壁卖杂货的阿婆挎着竹篮路过,眯眼瞅着蒸笼。

女人抬头,话还未出口就已经捡了两个肉包、一杯热豆浆塞进对方挎篮里:

“刚剩的,热乎呢,带回去给小孙子垫垫。”

“哎哎,这咋好意思……”

对方嘴里推托,手却按住了篮子底,脚步没停,走远了还回头喊,“明儿给你捎把新笤帚!”

老刘直起身,看见这幕嘿嘿笑。

兜里的手机响起来,屏幕上跳着‘表妹’。

他擦了擦手,嗓门敞亮:“喂,秀娥?”

“表哥哎!”电话那头传来沈秀娥带着吴地尾音的声儿,“装修的事,谈成啦!我想着今儿把合同签了!”

“好,好。你可得好生待人家陆师傅。别看人家年轻,手上功夫扎实得很。”

老刘想说的是,陆师傅是师出名门、正儿八经有证的古建师傅,级别很高。

但是嘴笨,不知道电话那头能理解多少。

女人声音里掺了点犹豫:

“我晓得晓得,看着是实在人,我再小气也不能慢待。就是......表哥,你说他们干活靠谱不?毕竟没接过民宿的活,要是拖拖拉拉的,我的店多关一天,就得亏一天的房钱......”

“你这妹子,瞎操心!”

老刘赶紧保证道:“他跟我可不一样!人家是干大事的,装修那点工作,对他来说跟搭积木似的,利索着呢!”

电话那头像是松了口气:

“哎,晓得了,那我就放心了。”

放下电话,沈秀娥站在民宿前厅,望着墙上挂的房态表——还有三间房住着客人,后天退房。

手机上,她指尖在‘今日入住’那一栏敲了敲,心里盘开了:

手艺好......

既然利索,那不如多开两天?掐在年前多赚点再正式闭店,横竖能赶得及......

这么一想,嘴角悄悄往上挑了挑,转身往厨房走,琢磨着中午给陆师傅他们加个荤菜。

......

原料是骨头,价格是肉,节奏是筋,三者捏合好了,活才能立住。

垫资的风险,就得靠这点精细劲儿,一点点往下卸。

不过不必急于一时。

陆砚跟胡须花白的王老师傅打了个招呼,进去转了一圈。

细细参观后,确认后了行价和质量,便又跑了趟建材市场,选购材料。

回来的时候已经中午,客厅被五六个人挤满,张野和冯小军赫然也在其中。

陆砚不是苏棠,没有社恐,却也没打算凑过去闲谈,因为......

“众所周知,所谓第一历史也只是无限接近于真相,而非真相本身——

所以为了不让真相湮没,我们有必要在一些时候参考野史用以作证!

据野史传啊,周瑜这人气量甚小,他去世的时候诸葛亮都来吊孝了而诸葛亮死了他却不来......”

有时候,不能关闭耳朵真是人体身上最大的缺陷。

陆砚隔着人群和小黑对视一眼,无奈露出微笑,随即向灶房走来。

厨房的烟火气很重,沈秀娥颠着铁锅,油星子溅在灶台上,滋啦声裹着酱油的咸香漫出来。

“老板娘,这灶上的活就没停过?”

“陆师傅回来得巧!最后个红烧鱼,马上就好!”

声音钻出来的间隙,女人手里锅铲翻得飞快。

他扯了扯嘴角。

早上进门,对方也是句‘早餐马上做好’;中午从外面回来,还是这句‘菜马上做好’。

摸了摸肚子,心道难不成自己脸上写着‘饿’字?

“陆师傅。”

身后的声音轻得像棉花,若不是离得近,早被堂屋的笑闹吞了去。

陆砚回头,沈语棠站在廊下。

十一月的风带着凉,她穿件浅灰夹袄,该是刚学艺回来。

女孩的皮肤算得上白,衬得眉眼愈发的淡,五官不算出挑,却干净得让人舒服。

早上换床单时见她辫梢系着红绳,此刻红绳没了踪影,只剩条乌油油的辫子垂在背后。

“哟,你也掐着点回来?”陆砚笑着往旁边让了让,“离饭点还差一小会,你比闹钟都准。”

“我不是......”

她抬了眼,又低下去,视线落在自己鞋尖上。

男人心里掠过笑意。

城里姑娘爱叽叽喳喳,她却像株晚稻,闷头长,话少得金贵。

可谁的性子不是日子磨出来的?真的会保留,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缺点’吗?

这沉默许是护着她的东西。

于是提高了语气,想逗人多说两句:

“往后别叫陆师傅了,跟着张野他们喊陆哥就行。可不准使坏,偷偷喊陆叔叔啊。”

话音落下去,像石子投进深潭,没起什么波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