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汉障不臣土 > 第225章 苻生噬

第225章 苻生噬(2/2)

目录

夜半时分,常常能听到未央宫中,传来的凄厉惨叫和苻生疯狂的嚎笑,令人毛骨悚然。

前秦在苻健、王猛辛苦经营下,积累的一点国力民心。

正在被苻生,以惊人的速度挥霍和摧毁,根基动摇,大厦将倾。

第三幕:暗密谋

在这片恐怖的黑暗中,仍有理性的力量,在艰难地凝聚和潜伏。

王猛的府邸,书房门窗紧闭,灯火如豆,这里成为了,反抗暴政的隐秘中心。

然而,此时的“反抗”,并非是高举义旗。

而是如何在这头疯兽的爪牙下,存活下来,并积蓄力量,等待拨乱反正的时机。

苻坚几乎是,每晚都会秘密前来。

这位年轻亲王的脸上,早已不见了,与慕容垂交谈时的意气风发。

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忧虑和愤怒。

“景略先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苻坚压抑着声音,拳头砸在案几上。

“叔父留下的基业,眼看就要,毁于一旦!”

“每日都有,忠臣良将被杀,百姓处于水火!我们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吗?”

王猛面色沉静,但眼神深处,同样燃烧着火焰。

他比苻坚更痛心,更愤怒,但也更冷静,更深知贸然行动的可怕后果。

“殿下,稍安勿躁。”王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陛下…苻生之暴虐,旷古罕有。然其如今大权在握,又有强太后一党支持。”

“宫中禁军,皆为其心腹掌控,我等此时若轻举妄动,无异于以卵击石。”

“非但无法除暴,反而会招致,灭顶之灾,让更多仁人志士,白白牺牲。”

“那难道就无所作为?”“非也。”王猛目光锐利。

“暴政必不长久。苻生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其败亡之日,迟早会来。”

“我等当下要务,有三。”他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自保。殿下需格外谨慎,收敛锋芒,甚至…”

“要故作沉溺享乐,韬光养晦,绝不能引起,苻生和强氏的忌惮。”

“老夫亦然,我已决意,明日便上书,称病辞官,归隐山林。”

“什么?先生要走?”苻坚大惊失色。“非是真走,而是蛰伏。”王猛解释道。

“我位居中枢,目标太大,苻生迟早,容不下我。”

“不如主动退避,既可暂保自身,也能让强氏一党,放松警惕,此乃以退为进。”

苻坚稍松一口气,又问:“那其二呢?”“其二,聚才。”王猛继续道。

“暗中联络、保护那些,尚未遭毒手的忠贞之士,如吕婆楼、梁平老、鱼遵等。”

“将他们或安置于闲职,或秘密保护起来,以为将来之用。”

“殿下可借宗室身份,暗中留意,军中尚有良知的将领,徐徐结纳,但务必隐秘!”

“其三,”王猛声音压得更低,“积势。殿下需密切关注,四方动态。”

“慕容垂处,需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此人乃双刃剑。”

“用好了可定天下,用不好则反遭其噬。”

“河北慕容恪、冉闵之战况,至关紧要;江东谢安之动向,亦不可不察。”

“待天下有变,苻生尽失人心之时,便是殿下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之际!”

王猛的策略,清晰而深远:隐忍、蓄力、待时。

苻坚听得,心潮澎湃,又深感责任重大。

“坚,明白了!必不负先生所望!”苻坚重重顿首。

第四幕:隐山林

次日朝会,气氛依旧,恐怖压抑。

苻生似乎昨晚,又亲手虐杀了几名侍从,脸上带着,亢奋后的疲惫和残忍。

王猛出列,手持笏板,声音疲惫而沙哑。

“陛下,臣老迈体衰,近日常感,力不从心。”

“于国事,恐难有裨益,反而尸位素餐,徒耗国帑。”

“恳请陛下,恩准老臣…辞去官职,归隐林泉,苟延残喘。”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臣皆惊,

没想到位高权重、深得先帝信任的王景略,竟然会选择,在此时急流勇退。

苻生那只独眼,眯了起来,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王猛。

“哦?王爱卿要辞官?是觉得朕…亏待了你?”

“还是这长安城,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话语中带着,浓浓的猜忌和威胁。

王猛连忙躬身,姿态放得极低:“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

“实是臣年老多病,不堪驱策。且陛下天纵圣明,英断无双。”

“自有良臣辅佐,臣愚钝老朽,留在朝中,恐碍陛下眼界。”

“唯愿归隐田园,遥祝陛下,江山永固。”

这番看似自贬,实则暗含讽刺“英断无双”的话。

竟奇异地,满足了,苻生的虚荣心。

他觉得王猛,是怕了他,服软了,他哈哈大笑。

“既然王爱卿,去意已决,朕便准了!”

“去吧去吧!长安少你个老朽,也无甚要紧!”

强太后一党的人闻言,皆面露喜色。

王猛这根最难啃的骨头,自行离开,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在一众或惋惜、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

王猛缓缓,脱下官帽,脱下官服,只着一身素袍,对着苻生深深一揖,然后转身。

一步步走出了,未央宫大殿,走出了这座,如同魔窟的皇城。

没有人看到,他低垂的眼睑下,那冰冷如铁的决心。

王猛的“归隐”,并非真正的离开。

他移居到了,长安城外,一处看似普通的庄园。

这里很快就成了,反对苻生暴政的,秘密枢纽。

“冰井台”最核心的力量,依旧效忠于他。

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将朝堂内外的信息,不断汇集于此。

他与苻坚、吕婆楼等人,保持着密切的,单线联系。

他暗中指挥着,保护忠良、积蓄力量的行动。

他如同一根,深深埋入地下的砥柱。

在世人看不见的地方,顽强地支撑着,即将倾覆的秦国大厦。

默默地布局,等待着那个,必将到来的、雷霆万钧的时刻。

而暴君苻生,依旧在他的血宴狂欢中,醉生梦死。

对脚下,正在酝酿的惊雷,毫无察觉。

长安的黑暗时代,才刚刚开始。但黑暗的最深处,已然埋下了火种。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