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抉择岔(2/2)
他停顿了一下,树枝在代表“乱石沟”的区域,画了一个圈。
“综合计算,西北方向的风险回报比,略高于东南方向。”
“东南方向,是缓慢的死亡,西北方向,是快速的决断。”
“即便西北是陷阱,也能最快速度,与敌接触,或有一战之力。”
“而在山区,我们可能,无声无息地消失。”
他的分析冰冷彻骨,完全摒弃了,情感因素,只计算概率和得失。
他将两条路的残酷前景,血淋淋地剖开,摆在冉闵面前。
董狰低沉地,哼了一声,似乎赞同墨离的判断。
他宁愿面对,明确的敌人,也不愿在寒冷和饥饿中,耗尽最后的力量。
赫连如刀发出低吼,他的本能,渴望鲜血和战斗,西北方向更符合他的需求。
焰姬沉默,她的能力更适合有明确目标的破坏。影骸在阴影中,无从判断其意向。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冉闵身上。
第三幕:压力重
冉闵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站起身,拖着疲惫伤痛的身躯,缓缓走过临时营地。
他看到两个士兵,正小心翼翼地,用雪擦拭着武器上的血污。
他们的手指,冻得通红开裂,眼神麻木。
他看到一名伤兵因缺医少药,伤口恶化,在高烧中胡言乱语,很快又没了声息。
旁边的同伴,默默地将他的尸体拖到远处,动作熟练得令人心酸。
他看到那几个胡人新兵,正紧紧靠在一起,分享着一小块,黑硬如砖的马料饼。
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和一丝微弱的、对同族的期盼。
他甚至看到鬼面骓,不安地刨着蹄子,这头凶兽也显出了疲态,肋骨隐约可见。
每一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现状的严峻,时间不在他们这边。
每拖延一刻,邺城的危机就加深一分,他们自身的战斗力,也在持续衰减。
他走到营地边缘,望向漆黑一片的西北方向。
又转头望向,东南方那更加深邃、如同巨兽张口般的山岭阴影。
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搏斗。
作为统帅,他必须做出最理性、最有可能,带来收益的选择。
墨离的分析是对的,西北方向,虽然风险极高。
但至少存在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一个快速了结的可能,无论是好是坏。
拖延下去,队伍可能,不战自溃。
作为“武悼天王”,他对任何可能的陷阱,都充满蔑视。
他渴望战斗,渴望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困境。
但作为一个,承载着数万邺城军民,希望的首领。
他又必须极度谨慎,他的性命和这支队伍的存在,关系到整个,冉魏政权的存续。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个抉择,可能直接决定,所有人的生死,决定邺城的命运。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慕容昭,在济民坊中忙碌的身影。
闪过李农在城头上,坚毅的目光,闪过邺城军民,那绝望而期盼的眼神……
第四幕:天王决
良久,冉闵猛地睁开眼睛,眼中所有的犹豫和挣扎,都已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和冰冷的战意。
他走回篝火旁,目光扫过,所有核心成员。
“墨离。”“在。”“派出最后两名‘狼鬃探’,不惜一切代价,摸清乱石沟的情况。”
“我要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有多少人?是民是兵?”
“有无埋伏迹象?两个时辰内,必须回报!”
“遵命。”墨离毫不意外,立刻转身去安排。这是最稳妥的,也是最好的情报投资。
冉闵的目光,然后投向董狰和秃发叱奴。
“董狰,叱奴。整顿人马,检查武器甲胄,分发所有剩余的食物。”
“让兄弟们,吃最后一顿饱饭,做好随时突击的准备。”
“是!”两人沉声应道,立刻行动起i来。
董狰开始检查,黑狼骑的装备,秃发叱奴则咧着嘴,露出狰狞的笑容。
开始用胡语和手势,催促他那帮“獠牙营”的亡命徒。
接着,他看向赫连如刀、焰姬和影骸。“赫连,节省体力,你需要的是第一口血。”
“焰姬,整理你所有的‘礼物’,我们要送慕容恪一份大礼。”
“影骸,……准备好,‘热闹’起来。”
三铁卫或以低吼、或以沉默、或以轻微的咔嗒声回应。
最后,他看向那三个,忐忑不安的胡人新兵,目光最后停留在拓跋山身上。
“你,”他指着拓跋山,“跟我们一起去。”
“如果是陷阱,第一个死。如果是你的同族,由你去叫门。”
拓跋山脸色瞬间惨白,不敢接触,冉闵那不容置疑的目光。
只能用力地,点了点头,身体因恐惧而微微发抖。
命令一条条下达,整个残破的营地,开始缓慢而坚决地,重新运转起来。
疲惫和绝望,被一种最后的、破釜沉舟般的战意所取代。
冉闵再次望向西北方向,那里依旧一片漆黑,充满了未知。
但他已经做出了选择,选择了风险,选择了速度,选择了直面最危险的敌人。
他选择了相信,那一丝微弱的可能性,相信自己的拳头和刀锋。
能在这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甚至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只是一个绝望的统帅,在两条,通往地狱的道路上。
选择了那条,或许能更快看到敌人、并能与之搏杀的道路。
“两个时辰后,”冉闵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铁石,在寒风中回荡,“目标,乱石沟!”
“要么找到粮食和援手,要么……”他顿了顿。
横刀铿然出鞘半寸,寒光映照着,他眼中疯狂的决意。
“……就踏着陷阱,用慕容鲜卑的血肉,喂饱我们的刀,再杀回邺城!”
抉择已定,岔路已选,前方等待他们的,是命运的最终审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