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秘不发丧(1/2)
---
一片死寂中,唯有秦王压抑不住的抽泣声断断续续地响着。
那哭声中七分是真切的恐慌——头顶的天塌了,接下来这千斤重担岂非要落在他这从未想过要扛鼎的人身上?
另有三分,则是源于对未来无尽压力的本能畏惧。
赵迁最先从震惊中回神。他心底掠过一丝狂喜,又强行按捺下去,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高喊:“陛下……龙驭上宾矣!”
这一声如同号令,满朝文武无论派系,纷纷撩袍跪倒。
一时间,金殿之上悲声四起,只是这悲恸里,有几分是为君王崩逝,有几分是为飘摇国运,又有几分是为自身前程,便不得而知了。
安国公李晃与宁国公贾琰对视一眼,两位老者眼中皆是重重的忧虑。
国丧、议和、太子下落不明、强敌环伺……千头万绪,大齐如那风中落叶,摇摇欲坠。
宁国公甚至忘了方才自己请辞之事,此刻只是凭着五十载朝臣的本能跪地,老泪纵横。
他并非为帝王薨逝而哭,而是为大齐那不可知的命运哀泣。
“殿下……殿下!”福贵小心翼翼地凑近哭得几乎瘫软在地的秦王身边。
低声提醒,“国不可一日无主,如今陛下驾崩,诸多大事还需殿下示下!您万要保重身体啊。”
福贵此刻心情复杂。
嘉宁帝这一去,他既感彷徨无依,又隐隐松了口气——因为他再不用日日面对那位喜怒无常的君王。
对于嘉宁帝的薨逝,他心中并无半分难过,那点主仆情分,早在这些年无休止的责骂中消磨殆尽了。
秦王猛地抬头,脸上涕泪纵横。
他茫然四顾,看着底下跪满一地的臣子,望着龙椅上那空荡荡的位置,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将他紧紧攫住。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他狠狠地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尖锐的痛楚传来,才让他稍稍冷静下来。
福贵悄悄抬眼,目光飞快扫过龙案旁的秦王,又迅速垂下。
他心念电转:陛下驾崩,太子失踪,秦王虽是监国,名分未定……但谁又能说得准他不是未来坐上龙椅之人?
此刻到底该不该抱紧大腿?还是再观望一阵?
这位秦王平日接触不多,只知他平平无奇,用嘉宁帝的话说便是“优柔寡断,不配为君”。
罢了,自己这一大把年纪,何必再冒险。
无论将来谁登基,他的处境都不会太差,手里的私房钱已足够养老。
再说,他还有未儿这个倚仗。
想到义子,福贵嘴角险些上扬,赶紧借着嘉宁帝驾崩的由头强行压下。
他迅速收敛心神,转向秦王,语气沉痛道:“殿下,当务之急,是先行国丧之礼,稳定京畿人心。至于议和之事,也需殿下定策……”
安国公李晃却猛地抬头,声音嘶哑却坚定:“殿下!国丧固然重要,然渭州军情如火,关中子民犹处水深火热!陛下猝然离去,正需强固国本,以安天下之心!老臣斗胆建言,议和使团当即刻出发,陛下驾崩之讯需暂缓发布,以防西夏趁我国丧之际,再生战端,令局势雪上加霜!”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隐匿国君死讯乃欺天大罪,但安国公所言字字在理,所以无人敢驳。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那位哭红双眼、似乎尚未明白下一步该如何的亲王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