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 > 第47章 逃出南京城47

第47章 逃出南京城47(2/2)

目录

方才那个防空洞人实在是太多了,就好像一个不大的锅,煮了几百个饺子,估计人连个下脚地都没有。

她这般瘦弱的,说不定整个人都得被凌空架起,别到时候没被鬼子轰死,反倒被人挤死。

一个不算拥挤的防空洞中,陈嘉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阿盈心疼的看着她,很懂事的用手给她顺气:“阿叔,怎么哪儿都有鬼子呀?”

陈嘉缓了缓神说:“鬼子打不到这里来,但他们的轰炸机会时不时飞过来丢下好多好多的炮弹,你听到那个鸣笛的声音,要赶紧躲藏起来,知道吗?”

阿盈鼓着脑袋,有些丧气的点了点头:“阿盈知道。”

“好孩子。”陈嘉揉了揉她刚长出来的头发,摸到了一手油。

逃难小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空袭冲散了,陈嘉凭借还不错的外语,找到一份翻译的工作。

山城的物价一天一个样,房价如同天价,陈嘉身上虽然有点钱,但也只够租一间像样的房子,至于买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白天,阿盈去学校,陈嘉到出版社做译工,晚上,陈嘉点上油灯,教阿盈学外语。

她不擅长煮饭做家务,现下山城最不缺的就是女佣,请个佣人包吃包住每月一块大洋。

吃穿住行学费加请保姆,每月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陈嘉不得不多做几份工,维持二人的生计。

两年后,陈嘉在报纸上看到两则寻人启事,是文丽和余宁刊登的。

兜兜转转,逃难小队又联系上了。

在文丽的介绍下,陈嘉从出版社跳槽去了交通银行任职,余宁、梁宇、王旭阳一同加入军统特别行动队,专门暗杀大小鬼子和汉奸。

而郑大姐和李满仓,直到抗战胜利都杳无音信。

1945年9月,陈嘉跟随大部队回到南京城,阿盈也一同跟着转学到了金陵女子初级中学。

12月底,国府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第二年,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立,主要负责审理制造大屠杀惨案的日寇和其他战犯。

成立军事法庭仅仅是个开始,日寇在法庭上,想尽各种办法狡辩,用尽各种理由逃避,有的战犯甚至用自杀逃避罪责。

由于缺少关键证据,仅靠幸存者指证,日寇把罪责推得一干二净,声称是华国人对皇军不满从而伺机报复。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很久,国府向广大市民征集证据,这场审判也从半公开转向完全公开。

陈嘉和一名青年同时向国府递交记录日寇行凶的证据,青年手中的是一本相册,每一张照片都清晰的记录了日军的凶残。

有了这本相册,第一批受理的28名甲级战犯难逃罪责,而陈嘉手中的录像被证实为真后,又有数名日寇将领等候宣判。

国府完全披露数百张照片和录像,日寇的凶残震惊中外,各国一片哗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彬彬有礼国际形象良好的日本人能做出来的事!

种种证据大面积登上报刊,流入民间后,举国震愤,国民自发组织“严惩日寇”的游行,数万群众冲向国际法庭,要求严惩罪犯。

这些证据太铁了,也太多了,甚至涉及到了天皇的叔父。

最终,数十名甲级战犯分别以“反和平罪”“反人道罪”“战争罪”等等,被判处绞刑,数百名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

当宣判结束后,所有华国人全部激动的热泪盈眶,那一夜,南京城马路边上,巷子口,全是烧纸的,烧给死去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恶人终于恶报!

行刑那日,陈嘉带着阿盈早早的去了,路两旁大约有上万名群众,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一瞬不瞬的死死盯着被处刑的鬼子。

再后来,阿盈前往南洋留学,陈嘉随她一同去了,再次回到南京城,已是1979年。

阿盈买下了升平巷的老宅,此时,陈嘉胳膊腿已经不大好使了,但还是坚持给亲人上香,包括杜婉月女士和无名英雄,直到寿终正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