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 第292章 打军棍的讲究

第292章 打军棍的讲究(2/2)

目录

单廷珪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太守,魏将军确实...”

“住口!”

刘璋厉声打断,“单廷珪,你叠翠山之败尚未追究,还敢为他求情?”

他转身回到座前,厉声道:“魏定国通敌纵敌,军法难容!来人,拖下去砍了,以儆效尤!”

四名亲兵应声而入,拖着魏定国便往外走。

魏定国脸色煞白,大声说道:“太守明鉴!末将对天发誓,绝无二心!末将生是凌州将,死是凌州鬼!与关胜那点私谊,早在他在梁山落草时便已恩断义绝!”

刘璋面无表情的说道:“推下去!”

单廷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太守!两军阵前,关胜武艺确实在魏将军之上,此非战之罪啊!如今大敌当前,先折大将,恐军心不稳啊!”

刘璋冷哼一声:“正是大敌当前,才需严明军纪!行刑!”

这时候,旁边的偏将、副将“呼啦啦”跪下了一片,都是面带怒容,却又不得不委曲求全。

“大人,请饶恕魏将军!”

“大人,刀下留情!”

“大人,凌州城不能没有魏将军啊!”

一时间,群情激奋,整个府衙内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把刘璋看的心里一慌。

这些偏将和副将都是魏定国和单廷珪的属下,看眼前的阵势,如果真要杀了魏定国,恐怕当下便会引起哗变。

想到这里,刘璋赶忙换上了一副笑模样:“哈哈哈...各位将军请起,请起,本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既然...既然各位将军求情,那就死罪饶过,活罪不免。推出去...重打四十军棍。”

众人再次求情,刘璋是绝不同意。

魏定国被扒下身上的铠甲,按在地上,行刑的军士把军棍高高举起,却是轻轻落下。

行刑的军士对魏定国怎么肯下狠手,看似重重的打下,其实则是手下留情了。

其实,将军犯了错被打军棍,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军法、人情世故和官场文化的复杂交织。

将军犯错被打军棍,行刑人想要留情面,这里面确实有极其丰富的“讲究”,可以说是一门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

总的来说,核心原则是:既要让将军皮肉受苦,保住军法的威严和上司的面子;又不能真的伤其筋骨,毁其前程,同时还要为自己留后路。

行刑前,首先要“验明正身”,这时的行刑人员会与被打的将军沟通。

在公开场合,行刑人会高声复述命令,以示法度严明。

但在将将军按倒的瞬间,可能会迅速低声说一句:“将军,得罪了,上面盯着,小的手下有分寸,您千万忍着点。”

这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暗示,让将军有心理准备,配合演戏。

另外,挑选行刑的军棍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军棍有轻重、新旧、干湿之分。

重棍vs轻棍:行刑人可能会挑选声音沉闷但质地较轻的棍子,或者使用中空的棍子。

新棍vs旧棍:新棍坚硬易致内伤,旧棍相对柔韧,打击感强但伤害小。

干棍vs湿棍:浸泡过水的棍子会变得异常沉重,伤害极大。

开始行刑的过程中,行刑人员的“手上功夫”可就是最关键的了。

这才是真正考验行刑人技术的地方,其手法精妙,外行根本看不出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