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嫡明 > 第489章 「说曹操,曹操就到!」

第489章 「说曹操,曹操就到!」(1/2)

目录

第489章「说曹操,曹操就到!」

缅甸东吁王朝有四京:王京勃固城(南京),中京东吁城(发源地),北京阿瓦城,西京蒲甘城(前朝故都)。

明军已经攻下缅甸的南京和中京,如今北京阿瓦城也到手了。

阿瓦城是主动开城投降的。掸族武将素提斩杀缅族城主、阿瓦侯莽岱古,打开城门跪迎朱寅出城。

素提之所以发动兵变斩杀城主投降明军,不仅是因为阿瓦城只有几千弱兵,挡不住明军。也是被明军在王城的屠杀吓到了。

身为掸族人,素提也没有为缅族权贵陪葬的觉悟。他不但主动投降,还铺好了浮桥,交上城中所有金银财宝的清单。

素提是个聪明人。

当他知道明军在王城的所作所为之后,就断定朱寅不可能满足于自己的开城投降。如果自己不主动搜括城中财宝献上,就算他主动投降,朱寅也会找借口杀了自己,然后抢劫阿瓦城。

所以,他干脆「好人做到底」、「恶人做到绝」,自己献上城中财宝。于私,能讨朱寅欢心,递交效忠大明的投名状。于公,也能避免明军屠杀,保全阿瓦人的性命。

朱寅接到素提亲自献上的降书和财物清单,不由暗赞素提懂事,他也乐的不用攻城,当下接受了素提的投降,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了阿瓦城。

明朝大军进驻阿瓦城,素提还组织城中百姓举行欢迎仪式,敲锣打鼓,喜气洋洋。

也真是个人才。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不是欢迎明军入城,而是欢迎缅王凯旋班师呢。

朱寅当然也很高兴。因为素提献上的清单,光是金银就有一千多万两,其他财物难以估值,象牙就有两千多斤,极品翡翠八千多斤!

可是城中贵族、富户、寺庙却是惨了,几乎被素提洗劫一空,当成给朱寅的礼物。

素提这么懂事,朱寅怎么会没有表示?

摄政王为了奖励素提对大明的恭顺忠心,在城门口就宣布封素提为昭顺男,授游击将军。

素提摇身一变,就成为大明贵族、明军武将。

于是,这位新鲜出炉的昭顺男、游击将军,就脱下鞋子和衣服,只穿著一个裤衩,打著赤膊光著脊背,主动为朱寅牵马,马前卒一般带著朱寅进城!

===

阿瓦城在伊洛瓦底江与密江交汇处,控缅甸水陆贸易,商业发达。外城墙夯土包砖,高达两丈,设三十六座棱堡,置佛郎机炮。

内城是柚木围墙,每根木桩上都雕刻那伽神蛇的图腾,很有特色。

阿瓦城的护城河,引密额江水注入,还养了几百条鳄鱼用来护城,令人无法泅渡。

城中百业兴旺,高脚屋建筑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围绕著金碧辉煌的佛寺和官邸。还有不止一座洋人的天主教堂。

阿瓦城有十几万人口,同样是金地(中南半岛)有数的几个大城池之一。缅甸四京,其实阿瓦城人口最多,最繁荣。

光看阿瓦城的繁华,就知道东吁王朝的底蕴,的确势力不俗。

缅甸号称佛国净土,阿瓦城作为缅甸和王城平级的北京,当然有大庙。

马哈昂美寺是阿瓦城最大的寺庙,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如同一座王宫,是城中最尊贵的建筑。这是缅甸王室大寺,设置了僧伽大法庭,有印刷出售赎罪券之权。

缅甸王每次到阿瓦城,就以马哈昂美寺为行宫。

朱寅是大明摄政王,明军统帅,他一入城就老实不客气的住进了马哈昂美寺,将寺中的两千僧人全部驱赶出去。

缅人敬仰如圣地的马哈昂美寺,就成了朱寅的幕府。

朱寅住进马哈昂美寺,一边处理各地送来的情报,一边令明军四处收集缅人粮草、大象、马骤、车船,抓捕缅人青壮充当军奴。

今日已经是三月十三,进入缅甸半个月了,明军攻势如火,迅速占了缅甸几个大城,也因粮于敌的搜集了十几万石粮食,抓捕了十来万缅人青壮,日夜运转粮草。

进入阿瓦城的当天晚上,朱寅就在马哈昂美寺召集诸将军议。

僧伽大法院,就成为明军临时的军议堂。

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挂在佛像前。佛堂中的长明灯照耀著明军诸将肃然的面庞,一个个显的高深莫测。

朱寅坐在佛像前,身后站著战神般的卫士兰察。

李如柏、赵率教、秦良玉、曹文诏、毛文龙等将领,依次坐在夜叉雕像之下。

征南大将军的声音在有点阴森的佛堂中回荡:

「莽应龙早就应该收到消息了。缅甸虽然没有大明的六百加急,却有两百里急报,不是没有军事驿传。但他的大军要回国,起码还要十天。」

「这段时间,我们也不能闲著。缅军兵多将广,火器、象兵、骑兵都不弱。莽应里的大军几乎都是精锐,数量更是有二十万之众。这一仗,我军千万不能大意。「

其实,这一仗朱寅心里都不是太有底。

靖海军虽然很强,可是靖海军只带了一万五千,还有五千专业海军在看守战船和战利品,不能上岸。

他身边能战的靖海八旗,只有一万人。

靖海军的火器虽然领先西洋,可火器兵的数量却不如缅军。缅军装备西洋火器的就有三四万人!

受限于岱山岛的工匠规模,岱山出产的新火器数量有限,朱寅暂时还没有能力为更多的明军装备新式火器。

如今南明换装岱山火器的明军,只有熊廷弼、毛文龙、曹文诏等嫡系心腹降临的部分人马。

眼下驻扎阿瓦城的明军,火器数量其实不少。但有一半是明军旧火器。装备岱山新火器的明军,包括靖海军在内,只有一万七千人。

而缅军的西洋火器虽然不如岱山火器,却比明军的旧火器强的多。

如此一来,朱寅向来依仗的火器,比起缅军来优势就很有限了。

而缅军数量高达二十万。自己只有十万出头,还有将近一半是倭寇、稞罗降军。

这一仗,其实很不好打!

稍有不慎就会兵败。而如今深入缅甸,万一真的败了,那就是一场足以葬送自己性命的大败。

朱寅继续说道:「缅甸这种地方,你们也看到了,不但丛林多,河流多,沼泽也很多。行军路线很有限,战场也有限。很多地方你就是想打,地利也不允许,当不了战场。「

朱寅的手在地图上指点,打红点的地方都是沼泽地、老林子。

他的手忽然指著一个地方:「阿瓦城东北两百里的甘高山口,是连接平原和掸邦高原的要道。

「甘高山口西南百里就是伊洛瓦底大河湾,也叫莫洛军镇,是缅甸一处战略要地。」

「诸位可知,这这个莫洛军镇,可有什么不同?」

李如柏首先说道:「那里没有沼泽,但东西两边是沼泽,北边是崇山峻岭,只有南边畅通无阻。是个很好的战场,有利于我军。「

朱寅点头赞许,「不错。所以这莫洛镇就是决战之地!莫洛镇属于阿瓦府,距离阿瓦城不到两百里,粮草运输很是便利。我军可以依托阿瓦城,在莫洛镇和敌军决战。」

毛文龙捧眼一样询问:「主公,莫洛镇的确是有利于我军的决战之地。可我军如何逼迫缅军在莫洛决战?」

「问得好!」朱寅伸手在甘高山口一点,「这个甘高山口,缅人称之为甘高关,相当于大明的山海关,最窄处只有十丈,居高临下,位置十分紧要。我派你率军一万,先乘虚攻占甘高山口,趁著缅甸大军还没到,布置炮台,加固关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