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嫡明 > 第501章 「稚虎,你果然还是战无不胜!」

第501章 「稚虎,你果然还是战无不胜!」(1/2)

目录

第501章「稚虎,你果然还是战无不胜!」

阿瓦城东南二百里,东敦枝镇。

东敦枝是缅甸京畿地区的重要关隘,扼守南京勃固到北京阿瓦城的古道「象背天梯」,建有三重瓮城。

之前,这里也是缅军的火器兵训练地,驻扎西洋佣兵,训练缅军火绳枪方阵。

如此,东敦枝又成为战场,三方大军云集,大战气氛一触即发。

哪三方大军?

明军是也,越军是也,暹罗军是也。

郑松统帅的越军有整整十万大军,对阵郝运来、纳黎萱率军的明暹联军六万余人。

虽然明暹是联军,对付越军一家,可越军却占据明显的兵力优势。

郑松已经驻军此地两日。他的打算本来是占领东敦枝之后,继续北上莫洛镇,直插朱寅后背,和缅军一起围困明军。

等到西洋联军登陆,三家联手,就对明军和暹罗军发动总攻,一举灭掉朱寅、纳黎萱,一箭双雕!

朱寅在缅甸兵败身死,南明必然大乱,两广唾手可得。这还只是北方的收益。

在南方,纳黎萱一死暹罗也大势已去,他就能趁机和缅甸瓜分暹罗,再控制洛韦国(柬埔寨),吞下半个半岛!

如此王图霸业,第一步就是攻灭朱寅!

然而等他率军来到东敦枝,发现已经被明军和暹罗军占领。他要北上夹击朱寅已不可能,必须要解决东敦枝的敌军。

对峙两日之后,大战终于爆发。

「咚咚咚一」北国特有的战鼓声从明军阵中升起,如同大地之心剧烈跳动起来。

明军统帅郝运来,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看著两里外的十万越军,一双三角眼满是凝重。

越军气势,很强!

看来,郑松真是下了血本了。此人之所图,必然不小。

越军兵多将广,自己只有两万多兵马,再加纳黎萱的四万暹罗军,也就六万多人,比越军少了几万人马。

这个仗—

难打!

但就算难打,也要挡住越军,坚持到摄政王击败缅军之后来援。

纳黎萱站在战象背舆内,自光锐利如鹰。他自然也能看出越军的强大。

郑松的威名,在金地可是响当当的存在。而且此人比起莽应里,更加狡诈阴狠。绝对是个大大的劲敌!

他的四万暹罗大军,以勇武著称的战象为核心,在平野上铺开两里地,东面和郝运来的两万多明军衔接。

对面,郑松的越军则以严密的步兵方阵应对,铁甲在晨光下泛著冷硬的光泽。

没错,半岛诸国,越军甲胄最为精良,拥有的铁甲也最多。甲兵防护之力,冠绝半岛。

「传令,左翼象兵前突,试探其右翼虚实。」纳黎萱沉声下令道。他对越军很不熟悉,兵力又处于劣势,为谨慎起见,需要找出郑松防线的弱点。

根据之前和郝运来的商量,明军和暹罗军联合协同作战,但分开指挥,视战场情况灵活配合。

因为明军和暹罗军风格、兵种大不相同,很难统一指挥。统一指挥的效果并不好,还不如各自负责。

再说,若是统一指挥,是郝运来为主,还是纳黎萱为主?

郝运来也同时下令道:「木将军,宋将军,两翼骑兵可以出动了,用蒙古骑兵的打法,牵制越军的骑兵。」

「越人在此,暹罗人在此,我们虽然兵少,却是大明王师,万万不可坠了天朝威风!

要让蛮夷看看,什么才是骑兵!」

「遵命!」木青、宋万化各自率领三千纳西、苗人骑兵,整队呼啸而出,马蹄如雷,尽显北国骑兵的气势。

相比越军,明军最有优势的就是骑兵。特别是木府的土司骑兵,是能和吐蕃骑兵硬碰硬的存在。

郝运来一上来就拿出明军仅有的六千骑兵,以逞先声夺人之势,压敌军嚣张之气。

果然,明军两翼骑兵一出动,但见人如虎、马如龙,骑士骑术娴熟,战马矫健健壮,都不是半岛骑兵可比。

越军、暹罗军见了,不由叹道:这才是北方骑兵!

郑松眼见北方骑兵出动,更是如临大敌。

与此同时,纳黎萱的暹罗战象开始移动,如同移动的堡垒群,沉稳而压迫性地朝向越军阵线。大地在它们脚下微微震颤。

不到三里的距离,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下缓缓缩减。

伴随著战象逼近的,是两股洪流般的明军骑兵!

「轰轰轰!」

越军中军,郑松遥望著迫近的象群,面色沉静。

他不愧是百战老将,早就看穿了这是佯攻。

「令右翼步兵固守,弓弩手、火铳手准备。中军各阵,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妄动一步。」

他要让明军和暹罗军,先露出真正的獠牙,然后一口咬在铁板上。

于是,十万越军居然稳如泰山,只有弓箭手和火统手调动,其他阵营都是岿然不动。

就仿佛,没有看到明军和暹罗军的试探。

相比特点鲜明的暹罗军,越军的风格更像是明军。

见到越军稳固不动,纳黎萱露出一丝意料之中的神情。

「郑松果然谨慎。那便让他看看,我暹罗真正的雷霆之势!」他举起手,猛然挥下:「中军象兵,冲锋!直取其中军!」

:

既然越军想稳,那我偏偏要冒险!

否则,越军本就占据明显的兵力优势,如果还能保持稳扎稳打,要打败越军就更困难了。

郝运来也算是老将了。他和纳黎萱一样,看出了越军这是仗著兵力优势,要以稳制胜,以正压奇。

那么,自己就不能被越军牵著鼻子走。

他们要稳,己方就干脆逼迫他们稳不住。

干脆,趁机就此决战!

这个两榜进士出身文臣,抽出对他而言显得有些沉重的唐刀,下令总攻!

他发现,越军右翼就是最大的弱点,全军两万多人,全部压在越军右翼,才能给予越军最大的打击。

「传我将令!」郝运来眼见暹罗军的主力战象全线出击,当机立断的下令,「全军压上!配合骑兵布置双龙戏珠阵!」

「步军衔接骑兵之尾,楯车在前!火箭手在后!长枪手、藤牌手在后!杀!策应骑兵,压制越军右翼!」

双龙戏珠阵,是郝运来在云南时,研究华夏古阵自创的战阵,能最大限度的使得骑兵、步兵相互配合的攻敌一面。

这个战术的优势和缺陷有很明显。优势就是能将步、骑配合攻击、防护之力发挥到极致。

缺点就是只能打侧翼,无法正面对敌。使用这个阵法,必须正面有友军扛著,不需要顾忌正面之敌的变阵威胁。

要说郝运来和纳黎萱都是人杰,两人虽然各自指挥、灵活配合,可很快就默契无比。

纳黎萱以战象中间进攻,抗住正面,明军利用骑兵优势打侧面,刚好正奇相合,象、

马、车配合无间。

「杀!」两万多明军步骑一起出动,看上去仿佛是孤掷一注,其实攻击层级阵法森严,就连两支骑兵的首尾也分别和步兵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古怪阵法。

隐隐看去,骑兵居然环绕步兵,犹如两条巨龙伴随前进。

「这是什么阵!」郑松眉头一皱,「这怎么有点像是抱月阵?但又不是。」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明军这个怪阵的厉害。

这个阵能让步兵成为一个活动的城墙,骑兵仿佛从城墙穿进穿出,这样就能借助步兵大阵的保护,不断的歇息马力。

如此一来,骑兵就无须保持骑兵进攻时,不断接近又不断拉开距离的必要动作。

能省多少马力和时间?

同时,步兵又能借助骑兵的进攻掩护,保持一个面的防护和攻击,相得益彰。

而且,这种阵法能轮动性进攻,不会让后面的兵闲著,大家都有接敌打仗的机会,谁也无法偷懒,谁也无法一直在最前面,还能集中力量攻打一个地方。

此阵厉害!明军大将非常人也!

「传令!」郑松反应也很快,「郑!你率金军府,加强右翼防御!」

越军主力,是郑松之父郑检创建的「五府兵制」,禁军精锐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设置五府,每个军府一万两千甲兵。

他一口气让世子郑率领金军府加强右翼,可谓感受到了明军对右翼的巨大威胁,处置及时而得当。

「父王—」郑很是不解,「明军只有两万多人,怎么还要增援右翼整整一个军府?

,'

郑松用恨其不争的目光看著世子,喝道:「啰嗦什么?执行军令!」

郑桃吓了一跳,赶紧在阵中调遣五行军府中的金军府,加强右翼的防御。

越军右翼此时已经有些凌乱了,在明军步骑配合的凶悍攻击下,阵型再也稳不住了。

郑率领金军府支援,这才稳住了。

郝运来见状,不禁微叹一声。

可惜!郑松真枭雄也。此人不是浪得虚名啊。

正在这时,忽然一匹快马从东而来,直入明军阵中。

原来,是传送情报的明军斥候。

「相公!急报!」斥候送上军情,就累的倒了下去。

郝运来打开一看,神色微惊,忍不住说道:「郑松兵数明明占优,却还是使出这等诡计,此人断不可留!」

当即下令道:「让骑兵撤回来!骑兵撤回来!快!赶紧通知暹罗王退兵!」

明军立刻回撤,可是暹罗军已经来不及撤回了。

战象集群一旦出击,撤回就很慢了。

暹罗王眼见明军突然撤军,也接到了撤军的知会,可是此时要撤军谈何容易?只能眼睁睁的看著战象撞向越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