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开局反杀玩家,获得异化系统 > 第282章 区

第282章 区(1/2)

目录

车窗外,是片死寂的荒野。

灰黄色的土地干裂粗糙,仅稀疏地生长着几株早已枯萎的植物,纤细的枝干在呼啸的狂风中瑟瑟发抖,像是在勉强支撑着最后一丝生机。

远处,几处残垣断壁在常年风沙的侵蚀下,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只剩下模糊不清的轮廓。

陆然从清晨出发,沿途经过两个服务站,直到次日下午,才终于驶入36号安全区的范围。

脚下的公路明显比他此前途经的路段平整许多,路面的裂痕与坑洼少了大半,显然是经过刻意维护的。

36号安全区坐落于联邦东北部,举目四望,少山,周遭尽是广袤无垠的平原。

随着车辆不断靠近,一座高大巍峨的城墙渐渐映入眼帘。

城墙由厚重的青灰色石块层层堆砌而成,墙面通体涂满了一种泛着冷光的黑色金属物质。

这是名为“液态金属”的特殊材质,它不仅拥有极强的延展性,硬度更是远超普通合金。

曾有说法称,这种液态金属对精神辐射能起到一定抵抗作用。

但陆然知道,所谓的“抵抗”不过是传言罢了。

罗岗的城墙同样采用了这种涂层,可面对精神辐射时,却没能起到丝毫阻挡效果。

在陆然的学生时代,36号城是课本里的“常客”,并非因它有多么繁华,而是它撑起了整个联邦的“餐桌”,是人类灾变后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与蔬菜产地。

那场席卷全球的灾变,曾将人类逼至绝境。

生产体系彻底崩塌,污染如毒雾般蔓延,病毒在人群中肆虐,基因变异引发的怪病更是防不胜防。

仅仅一年时间,人类人口就锐减80%,曾经的文明版图,处处是断壁残垣与绝望的哀嚎。

灾变最烈时,这里幸运地避开了战火,更未受到核辐射的侵蚀。

加之本身土壤肥沃,在联邦的统筹规划下,很快就开辟出大片农田,成为全联邦首屈一指的粮食种植基地。

如今,其他安全区居民碗里的粮食,十有八九都来自36号城与22号城的供给,这两座城,堪称联邦的“粮袋子”。

不仅如此,36号城的规模也不容小觑,它是除了联邦中心城之外,面积与人口规模第二大的安全区。

对比之下,陆然所在的罗岗就只是联邦边缘的一个小城。

穿过最外围的城墙,车窗外的景象让陆然怔住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辽阔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尽头。

目之所及的大片区域,全是规整连片的农田,绿油油的作物在风中轻轻晃动,透着生机。

上学时,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36号安全区的“高产密码”:作为联邦核心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沿用了部分旧时代的基因技术。就拿作为主食的小麦来说,经过技术改良后,一年能收获四茬;还有各类蔬菜,只要调控好生长环境,就能实现连续培育、循环采收。

也正是靠着这种高效的种植模式,即便联邦境内大型粮食基地仅有36号与22号两处,也足以撑起所有安全区的口粮需求,让幸存者们不必再为“饿肚子”发愁。

可偏偏是那样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终究没能挡住污染的蔓延。

那场悄无声息的灾难,还是撕碎了曾经的繁华,只留下零星的技术碎片,供如今的人类在废墟上艰难求生。

谁能想到,曾拥有顶尖科技的文明,会在污染面前溃退得如此之快,短短时间内,繁华都市沦为空城,大半人口消逝于灾难中。

残存的人类,终究还是靠筑起高高的城墙,才在绝境里为自己圈出了一方喘息之地。

陆然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象,一边在心里感慨。

眼下的农田被规划得极为规整,划分成一个个方正的地块,地块之间留出了宽敞的通道,足够农业机械进出作业。

再往远处望,能看到几排低矮的房屋,想来便是负责照料这些农田的农户住所,安静地依偎在田野旁。

微风拂过,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麦香,清新又带着生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