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引渡寺。(2/2)
浓郁的檀香气味在这里几乎凝成了实质,沉甸甸地压迫着每个人的口鼻,初闻尚觉宁神,待得久了,
竟生出一种莫名的窒息感。
光线主要来源于殿内长明不灭的油灯,以及几位知客僧案头那如豆的烛火,将整个殿内空间渲染得,
一片昏黄晦暗,唯有僧人们身上那明黄或赤红的袈裟,在幽暗中灼灼醒目,如同黑暗中燃烧的火焰。
此刻,只见,十几名知客僧,如同泥塑木雕般端坐在长长的乌木案后,面无表情。
他们接待修士的速度不疾不徐,语气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反复念诵一段冗长而枯燥的经文,
透着一股程式化的冷漠。
而殿内除了笔尖划过特制纸页的沙沙声、偶尔响起的低语询问,以及浮云石放在案上的轻微磕碰声,
便再无其他杂音,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弥漫在空气里。
约莫过了十几分钟,随着队伍缓缓前移,终于轮到了赵天一和吕得水。
而接待他们的是一位看上去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和尚。此僧生得一副精瘦骨架,颧骨高耸,眼窝深陷,
而一双细长的眼睛习惯性地微微眯着,但开阖之间,却偶有精光一闪而逝。
他身上的袈裟浆洗得有些发白,却熨烫得十分挺括。
此刻,他的目光在赵天一和吕得水身上迅速一扫,如同最老练的当铺朝奉,在熟练的评估货品价值,
虽只是一瞬,却已将两人衣着的用料、气度尽收眼底。
尽管赵天一二人刻意低调,但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与普通散修迥异的沉稳气度,以及衣物看似朴素,
实则极为考究的细节,还是让这和尚眼中,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计算的光芒。
这时,只见和尚,慢条斯理地拿起那支笔锋略显秃钝的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浓黑的墨汁,用一口,
带着浓重西域腔调的话语问道: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从何域宝方而来?驾临我西域佛土,是云游参访,还是另有贵干?”
吕得水嘴唇微动,刚要习惯性地接话,赵天一却已抢先半步,微微躬身,脸上挂起恰到好处的笑容,
从容应道:“有劳大师垂询。我兄弟二人乃是北域的散修,平素仰慕西域佛法玄妙,内心向往之久矣。
此次不远万里而来,只盼能游历圣境,增长见闻,感悟一番佛理真谛。”
他语气平和,姿态放得颇低,俨然一副诚心求法的模样。
听到这话,那和尚双手合十,回了个礼,面容依旧和煦,但那双细眼却始终未曾离开赵天一的脸庞,
仿佛要从中读出些什么。
随即,只听他继续用那平淡无波的语调,问道:“原来如此,善哉善哉。既为游历,需知我西域规矩。
还请两位施主示下名讳与修为境界,贫僧也好登记造册,为二位请制度牒。”
“在下赵平!”赵天一脸不红心不跳,随口便报出一个假名,同时伸手指了指身旁的吕得水,
“这位是在下的结义兄弟,吕莽。我二人修为浅薄,皆是渡劫境。”
吕得水闻言,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连忙神念传音,语气带着疑惑:“老大,咋还用上假名了?
咱们行得正坐得端,怕他个鸟?”
赵天一目光依旧平静地看着那和尚登记,暗中回应道:
“你这憨货,忘了你老大我的名头在五域有多响亮了?‘赵天一’这三个字此刻若报出去,只怕片刻间,
就能引来无数目光,到时候麻烦不断,还如何静心寻找线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咱们还是低调行事为妙。”
吕得水恍然,瓮声瓮气地“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