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入县城(1/2)
县医院派来的黑色轿车停在村口,引来一群看热闹的村民。林小满站在自家院门前,反复检查背包里的物品:针具、几包特殊药材、小葫芦,还有苏雨柔送他的智能手机。
\"领子翻好了。\"林母替他整理衣领,眼中满是骄傲与担忧,\"到了县城,凡事多留个心眼。\"
\"知道了,娘。\"林小满点点头,努力掩饰自己的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去县城,更是第一次以\"医师\"身份参加正式活动。
苏雨柔从屋里走出来,今天她穿了件浅蓝色衬衫和米色长裤,头发整齐地扎成马尾,比平时多了几分正式感。
\"阿姨放心,我会照顾好林大哥的。\"她微笑着对林母说。
林母拍拍苏雨柔的手:\"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自从上次一起对抗疫情,林母对这位城里姑娘的态度明显亲近了许多。林小满看在眼里,心头泛起一丝异样的温暖。
村口,司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不停地按喇叭。林小满和苏雨柔匆匆告别林母,上了车。
车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田野逐渐变成陌生的街道,林小满的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偷偷瞥了眼身旁的苏雨柔,发现她正专注地在平板电脑上查阅资料,侧脸在晨光中格外清晰。
\"紧张?\"苏雨柔突然转头,捕捉到他的目光。
林小满老实点头:\"怕给村里丢脸。\"
\"不会的。\"苏雨柔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你的医术比很多科班出身的医生都强。只是...\"她犹豫了一下,\"县医院的规矩多,你尽量按他们的流程来。\"
林小满握了握胸前的小葫芦,默默记下这个建议。
县医院比林小满想象的还要宏伟。十二层的主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人来人往,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行色匆匆。林小满仰头望着这座\"现代医殿\",突然感到一阵自卑——自己那点草药知识,在这里算什么?
\"林小满!\"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
陈明带着几个医生迎了上来,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欢迎我们的'乡村神医'!\"
\"陈院长好。\"林小满拘谨地点头,敏锐地注意到陈明身后一个瘦高医生不屑地撇了撇嘴。
\"这位是苏小姐吧?\"陈明转向苏雨柔,态度明显热络了许多,\"令尊苏教授可好?我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经常拜读他的论文。\"
林小满一怔,原来苏雨柔的父亲是着名医学教授?她从未提起过。
苏雨柔礼貌地笑笑:\"家父很好,谢谢关心。\"
陈明领着他们进入医院,一路上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科室的先进设备。林小满听得云里雾里,只能不断点头。经过放射科时,他看到墙上挂着的x光片,忍不住驻足。
\"这是骨折患者的片子。\"陈明得意地解释,\"我们医院的dR设备是全省最先进的。\"
林小满盯着片子,突然说:\"这病人还有轻度肺炎,右肺下叶有阴影。\"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几个医生面面相觑,瘦高医生冷笑道:\"片子根本没拍到右肺下叶,你蒙谁呢?\"
\"去查病历。\"陈明沉声吩咐。
不一会儿,一个护士匆忙跑来,在陈明耳边低语几句。陈明的表情变得复杂:\"患者今早确实主诉胸痛,刚拍的ct显示右肺下叶有炎症。\"
医生们震惊地看着林小满,后者却毫无得意之色,只是皱眉道:\"得赶紧治疗,这炎症发展很快。\"
陈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意思...林医生,不如我们先去会议室,好好交流一下你的...诊断方法?\"
会议室里坐满了白大褂,林小满被安排在首位,如坐针毡。陈明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突然话锋一转:\"林医生,能分享一下你是如何通过不完整的x光片,准确判断出患者肺炎的吗?\"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林小满身上。他手心冒汗,知道不能说实话——难道告诉他们自己能\"看\"到人体内部?
\"是...是中医望诊结合脉诊。\"他硬着头皮解释,\"患者虽然只拍了骨折部位,但进门时我注意到他呼吸略浅,右手不自觉护住右胸,加上面色潮红...这些都是肺热的征兆。\"
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但足够专业。陈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而苏雨柔在一旁悄悄对他竖起大拇指。
交流进行了两小时,大部分时间是县医院的医生们展示各种病例和先进疗法。林小满越听越觉得自己像个原始人——他们谈论的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微创手术,对他而言如同天书。
\"林医生,\"陈明突然提议,\"不如我们去病房转转,请你现场指导几个疑难病例?\"
林小满本能地感到这是个陷阱,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法拒绝。
病房区的消毒水味让林小满鼻子发痒。第一个患者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腹胀如鼓,已经三天无法排便。
\"各种检查都做了,找不到梗阻点。\"主管医生无奈地说,\"准备明天手术探查。\"
林小满仔细观察患者面色和舌苔,又把了脉。在他眼中,患者腹部缠绕着一团黑气,主要集中在结肠位置。
\"不是器质性梗阻。\"他肯定地说,\"是气滞血瘀导致的功能性梗阻。\"他从包里取出针具,\"我能试试针灸吗?\"
医生们看向陈明,后者意味深长地点头:\"请便。\"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取出苏雨柔送他的银针。针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运针如飞,转眼间在患者腹部和足三里等穴位下了七针。
\"这手法...\"一个老中医惊讶地瞪大眼睛,\"是失传的'七星导气针'!\"
随着林小满轻轻捻动针尾,患者突然\"哎哟\"一声,腹部传来咕噜噜的响声。不到十分钟,老人就急切地要求上厕所。
当老人轻松地回来时,病房里爆发出惊叹声。林小满却只是平静地收针,嘱咐道:\"再服三剂四磨汤,就没事了。\"
第二个病例更棘手——一个十岁女孩,高烧不退两周,各项检查全部正常,抗生素无效。林小满诊脉后,眉头越皱越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