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346章 丰收

第346章 丰收(1/2)

目录

九月初九过后,秋风刚凉下来,大兴县的地里就彻底变了色。

土豆叶开始发黄,一片片往下掉,露出去,像铺了层金子,远远就能闻到稻子的香味。

最先动手收的是土豆。

王家庄。

王二天没亮就起了床,带着媳妇和十岁的儿子,扛着锄头、背着竹筐,往地里去。

天刚蒙蒙亮,地里就有了人影——家家户户都出动了,生怕晚了赶不上好时节。

王二蹲下来,小心翼翼地刨开土——黄澄澄的土豆露了出来,一个个圆滚滚的,挂在根须上,有的比拳头还大。

“快来看!”

王二喊着媳妇,声音都有点颤抖,“这一棵底下有七八个!还这么大!”

媳妇跑过来,一看就笑了,眼泪都快出来了:“我的娘!这么多!去年这时候,地里啥都没有,今年居然有这么多土豆!”

儿子也凑过来,伸手想拿一个,被王二拦住了:“别碰,小心摔了。咱们慢慢挖,装到筐里,别弄坏了。”

儿子点点头,拿起小铲子,学着王二的样子,轻轻刨土——虽然慢,但很认真,时不时还会喊:“爹!俺又找到一个!这个比鸡蛋还大!”

一家人挖了一上午,装了满满三筐土豆,堆在田埂上,像三座小山。王二擦了把汗,坐在田埂上,看着筐里的土豆,笑得合不拢嘴:“今年不用饿肚子了!还能给娃买件新衣裳,再买两斤肉,让娃解解馋!”

旁边地里的王老三也在挖土豆,他隔空喊道:“王二!俺家这亩地,挖了快两百斤了!你家呢?”

王二站起来,拍了拍筐:“俺家这半亩地才挖了不到三成,都快一百五十斤了!照这数,半亩能有五百斤!苏大人说的千斤,说不定真能达到!”

“可不是嘛!”

张老三笑着说,“俺以前不信,现在服了!苏大人真是神人!”

土豆刚收完,就该收旱稻了。

百姓们拿着镰刀,弯腰割稻子,稻穗“唰唰”地往下倒,铺在地里,像金色的毯子。

打谷场上更热闹,连枷“砰砰”地打在稻穗上,谷子就“哗哗”地落在席子上,堆成小山;风车“呜呜”地转动,把稻壳吹走,只留下饱满的谷子。

孩子们在打谷场边跑,捡掉在地上的稻穗——谁捡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

王二的儿子捡了满满一篮子,跑过来给王二看:“爹!俺捡了这么多!能碾成米吗?”

王二摸了摸儿子的头:“能!这些能碾一碗米,给你煮白米饭吃。”

儿子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俺终于能吃白米饭了!”

老人们则坐在打谷场边的树荫下,手里拿着篮子,把孩子们捡来的稻穗放进篮子里,时不时还会教孩子们:“捡稻穗要仔细,别把谷子掉了。一粒米来之不易,要珍惜。”

其他地方,同样是一副丰收在望的景象。

县衙的收购点早就准备好了。

苏康让人搭了个大棚子,摆了好几杆秤,孙师爷和主簿周安带着几个账房先生在旁边登记,衙役们每两人一组忙着称量,还雇了几个民夫帮忙搬粮食——生怕忙不过来。

百姓们挑着粮食往收购点去,有挑土豆的,有挑谷子的,还有挑玉米的(有的百姓自己种了点玉米),队伍排了老长。

王二挑着两袋土豆、一袋谷子,也来了,脸上带着笑。

“周主簿,俺来卖粮。”

王二把担子放下,擦了把汗。

周安拿起一个土豆,看了看,笑着说:“王二,今年收成不错吧?你这土豆看着就好,胖溜溜的。”

“可不是嘛!”

王二笑着说,“托苏大人的福,今年收成好。这土豆一百五十斤,谷子八十斤,您让人称称。”

周安让人把土豆袋放在秤上,看了看秤星:“土豆一百五十一斤,多一斤,就算一百五十斤;谷子八十一斤,也按八十斤算。权当是抵扣种子了。”

一位账房先生随即算了算:“按市价,土豆二十文一斤,一百五十斤是三千文;谷子三十文一斤,八十斤是两千四百文,一共五千四百文。”

另一位账房先生便把钱递给王二,王二接过钱,攥在手里,厚厚的一沓,心里踏实得很。

“谢谢陈主簿!谢谢账房先生!谢谢苏大人!”

王二没想到县衙竟然免了偿还种子,很是惊喜,连忙鞠了个躬,“俺这就去给娃买新衣裳,再买两斤肉!”

周安微微一笑:“去吧!好好庆祝庆祝,今年辛苦了。”

减免农户们的种子,这是苏康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权当是惠及百姓了。

收购点忙了半个月,才把百姓要卖的粮食收完。

官仓都快堆不下了——以前空落落的官仓,现在堆满了土豆和谷子,袋子摞得比人还高,从门口一直堆到里面,连走路的地方都快没了。

施粥赈灾的事,就此也不用进行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