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106 章(1/2)
第106章第106章
三姑娘虽然知道,但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很好地打击沈寄的话题,所以便说了。
要知道魏家里里外外还是有不少适龄要说亲的女孩子的。
如果因此各房对沈寄不满,那她被十一夫人埋怨便是值得的。
果然,方才她一出声的时候,各家婶娘都十分的关注。
可是沈寄直接一招四两拨千斤,就说她都没去,就把兜售东西的事撇清了。
要说兜售,那实在是说不上的。
不过是让徐五穿戴着让别人看到了而已。
徐五那样的侯府千金,会当众兜售东西么?
沈寄看向三夫人,“三婶,恕我直言。妹妹还没有出阁,就养成这样的说话习惯实在有些不妥当。而且,我就在京城,从头到尾也没听说十一婶的侄女在议亲啊。”
一早便有和十一夫人交好的妯娌因为三姑娘说到欧清灵的婚事不成而不满了。
这时候便接口道:“就是,清灵几时与人议过亲?三丫头你从哪里听来的也拿来胡说。”
议亲不成可不是什么光彩事,次数多了还会影响到与好人家结亲的。
沈寄又不出声了。
她不过是告诉三夫人,你的女儿该教教了。
作为大嫂,她提醒一声是该当的。
可是这样子说也等于当众甩了那母女的巴掌。
女儿没家教,当然是连母亲一起丢脸了。
三姑娘还想说什么也被三夫人制止了。
她算是知道了,这个看着很好说话的新媳妇,口舌利落着呢。
二夫人拨了拨茶盏,“大侄媳妇,听说你的宝月斋生意很好啊。”
沈寄赧然笑道:“侄媳妇也不清楚,都是掌柜的和伙计们得力。一个月下来赚的银子是比粮铺和书画店合起来还多。”
所以,她就把那两家不得力的店子的掌柜、伙计裁撤替换了大半。
而且这话也说明她是没有去抛头露面做生意的。
只是开了铺子交给下头的人去打理。
这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魏家老宅的产业不也是这样操作的么。
“二婶只是要提醒你,时常往来于达官贵人的府上,可得多加小心。一个不好,那些人捏死你不过是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
这是知道了什么吧。
毕竟京城宅子里还有老宅派去的仆人,他们大笔、大笔的动用银子消灾免难肯定是露了行迹的。
“二婶说的极是,侄媳一定谨记在心。”
又闲话了几句,魏楹见沈寄战斗力很强,也就不再帮腔,和几个堂兄弟闲话着。
他说多了也不好,惹人笑话。
当然,如果沈寄应付不了那他就不会顾忌这么多了。
晚上回去的路上,沈寄嘻嘻哈哈的道:“君家妇难为啊!”
魏楹道:“我看你应付得很好嘛。”
“不得已而为之,我难道不想有和美的大家庭氛围啊。”
魏楹借袖子挡着握住她的手,“那个汤盅上来的时候我很是担心了一下。如果你要去端我一定会制止的。”
“我才没那么笨呢。别人明显不怀好意我还要往坑里跳啊。”
魏楹那句‘委屈你了’已经不好意思再出口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说,他一定很沮丧吧。
偏偏别人行事是占了个礼字的。
沈寄捏捏他的手指,示意自己其实并不在意。
回了房间,魏楹闷声闷气的道:“我真是没用。母亲的仇暂时还报不了,还要看着仇人耀武扬威的使唤你。”
“魏大哥,你别急。母亲的仇我们是一定要报的。至于其他,我应付得来的。”
还好名分上只是婶子,不然二夫人能出的招就更多了。
魏楹摸摸她靠过来的头,“没查到母亲的冤情,不过你让我查的另一件事有眉目了。”
沈寄一愣,“哪件事啊?”
魏楹咳了两声,“金耳环。”
二夫人在他的府邸安插人手,他自然也在老宅安插了自己的人。
当初父母待人都很好,怜贫恤老。
自然也不乏有人记着恩情。
这样的人不用多了,有那么一两个足以。
如今看他的势起来了,自然愿意投诚。
魏大娘的初恋情人啊!
沈寄立时来了八卦的兴致,“是谁啊?”今晚在座没有啊。
“不是魏家人,是个亲戚,很久没有往来了。”
这都能查出来?不过,不是魏家人就好。
不然,魏大娘虽然只是姨娘,但是要改嫁给魏家人还是不妥的。
如果是外人,魏楹自己就可以做主了。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沈寄高兴不已。
然后忽然想到,他一直都跟自己在一处吧。
什么时候去哪里收了这样的消息啊?
魏楹道:“我席间去如厕了啊。”
沈寄看着窗外的梨花树,“这个院落曾经的景致和格局一定很好。”
公爹的字就看得出来是个富贵闲人。
身体不好,中进士后不能出仕。闲情逸致就都用在这些生活情趣上头。
她不禁盯着魏楹看,“魏大哥,你肖父还是肖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