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涌动(2/2)
对于汉王的嫡系部下,如周勃、灌婴、夏侯婴、王陵、周昌等人,则要设法拉拢。
等到夫人的势力足以和吕家抗衡之时,再将如意公子扶为太子,到时就算吕家想要动手,也撼动不了如意公子的位置。”
“多谢陈大人指点,妾知晓了。”戚姬听完陈平所说,脑中已经幻出自己母凭子贵,取代吕雉当上王后的画面了。
就在陈平暗中给汉营埋雷时,此时远在赵地的蒯彻也成功拜入韩信麾下担任幕僚。
且说韩信和张耳被刘邦夺了兵符印信,带走了其部下的七万大军后,韩信凭借张耳在赵地的声望重新招募了三万新兵。
只是刘邦将本来隶属韩信麾下的谋士武将全部带走了,韩信现在空有三万新兵却无领兵的将领,身边更缺少出谋划策的人。
这天韩信正独自在街市走访贤才,途中遇到一名身穿粗麻布衣的消瘦中年男人,男人拿着一个酒葫芦走两步喝两口酒,不多久便醉倒在韩信面前。
蒯彻拉住韩信的衣袖,望着韩信的脸庞说道:“将军眉宇之间有千军万马,颇有吞并天下之气势。然将军长于军略,却短于人情世故,若无谋士为将军洞察人心,分析利害,将军日后必死于女子小人之手!”
“真是个疯子,赶紧让开!”韩信一把推开蒯彻,只当他是拦路的酒鬼。
韩信径直往前走开,蒯彻却紧跟在后面。
蒯彻一直跟到汉军军营前,韩信最终忍受不了,拔出佩剑架在了蒯彻脖子上:“再敢跟来,我就杀了你!”
蒯彻却闭上眼睛说道:“将军想过没有,汉王为何会夺了将军的兵权,可又让将军在赵地自行招募兵马?那是因为汉王不信任将军。”
“汉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拜我为大将军,他如何会不信任我?休要胡言。”韩信握紧了手中的剑,反驳蒯彻道。
蒯彻却说:“今日不同往日,将军当初不过是走投无路投入汉王麾下,且在汉王身边,易于掌控。而今将军破魏灭代、赵,降伏燕国,在军中威望甚至已经超过了汉王。汉军将士只知道跟着汉王接连打败仗,而跟着将军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将军功高震主啊!况且将军身为汉将居于赵地,却上表为张耳请功,让汉王封其为赵王。张耳本就是汉王昔日的大哥,你现在却和他走这么近,你让汉王怎么想?”
韩信仔细端详了一番蒯彻的话后,觉得蒯彻说的有道理,于是收剑归鞘放过了蒯彻。
“那你可有办法,帮我重新获得汉王的信任?”韩信将佩剑挂好,一边往军营走一边询问蒯彻。
“蒯彻最善揣摩人心,只要将军听用我言,必将使汉王打消对将军的疑虑,让将军重掌大权。”蒯彻当即拍着胸脯和韩信保证道。
为了让韩信相信自己是来这里谋取功名的,蒯彻跟在韩信后面问道:“将军,蒯彻能否越过执戟郎中、治粟都尉,直接担任将军帐下首席谋士?”
韩信笑而不语,二人来到军营中,韩信请蒯彻坐下,向蒯彻问策:“如今我穷尽智计,方才募得三万新兵。这点人马就连分兵据守赵地都捉襟见肘,更别提陈兵齐赵边境,威慑齐国了。先生有何良策,助我从汉王那里讨要些兵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