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杭州分发点(1/2)
在杭州城郊,那片被张虎秘密选定的空旷场地,如今已不再是荒草丛生。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简易却规整的训练场,地面被平整过,搭建起了简陋的障碍物和沙袋。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润气息和初春的料峭寒意。
然而,这丝寒意却无法抵挡保安团成员们训练的热情。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张虎洪亮而有力的口令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穿透了薄雾,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他身着一套特制的训练服,虽然材质朴素,却剪裁得体,行动起来没有任何束缚。
他的姿态挺拔,眼神锐利,完全没有了白日里《大宋时报》掌柜的温和模样,此刻的他,更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充满了军人的铁血气质。
在他面前,是新招募的三十名保安团成员,他们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自市井的各个角落,有脚夫,有乞丐,有破产的农民,也有被辞退的学徒。
他们最初的队列,如同散沙一般,动作僵硬而混乱,彼此之间毫无默契。
然而,经过张虎按照陈森驸马爷传授的模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这些年轻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的队列不再散漫,而是变得整齐划一,每一次转身、每一个抬腿,都带着一种初步的军人风范。
体能训练也日渐加强,从最初的十圈跑步便气喘吁吁,到如今能够完成更长距离的负重越野。
团队协作的理念,也通过各种训练项目,逐渐渗透到他们的骨髓之中,让他们明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道理。
甚至连情报收集的基础知识,也被张虎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的训练之中,让他们学会如何观察、如何记忆、如何传递信息。
张虎站在队列前方,看着这些从市井中招募来的年轻人,从最初的散漫无章,到如今的令行禁止,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这套训练模式,确实比官兵的训练高效得多,也更能凝聚人心。”张虎在心中默默感叹道。
他曾听说过大宋官兵的训练,大多是流于形式,操练疲沓,军纪涣散。
而陈森驸马爷所传授的这套训练方法,不仅注重体能和技能,更注重精神和纪律的培养,让这些年轻人从内而外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张虎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很快便遇到了一些文化差异和身体素质的挑战。
有些训练项目,对于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宋人来说,难度极大,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例如,陈森驸马爷在手册中强调的“蛙跳”训练,对于习惯了平地行走的宋人来说,简直是地狱般的折磨。
许多人第一次尝试时,便累得瘫倒在地,浑身酸痛,甚至有人因此拉伤了腿部肌肉。
又比如,在团队协作中,陈森驸马爷要求队员们在特定情境下进行“战术手语”的交流,这对于习惯了直来直去表达的宋人来说,显得过于复杂和陌生。
他们常常因为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训练出现失误,甚至引发一些小小的争执。
张虎深知,如果一味地按照手册上的要求,生搬硬套,不仅会挫伤队员们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导致训练无法继续。
他回忆起陈森驸马爷在临行前曾说过的话:“模式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因地制宜,灵活变通,但核心理念绝不能动摇。”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张虎茅塞顿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