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 第70章 心不足

第70章 心不足(2/2)

目录

看你俩糊火柴盒这熟练劲儿,感觉也没时间去听八卦啊。

俩妇女嘿嘿直笑,“都是街道办和居委会的跟我们说的。”

唐圆:“……”

也对,居委会是最狗血的八点档,狗血故事集大成之地,即便现代社区也掌握着各小区的八卦事例,八旬老汉猛踹情敌裤/裆,七旬老妇与小伙子网恋结果被摸上门报警诈骗,某某先生被诈骗38万等等。

嗯,还会大横幅扯出来警醒世人那种。

张家的事儿可以看看热闹,李金燕整天盯着大丫的钱却不是什么好事儿。

人心不足,为了三五块钱都能这样,难说以后会如何。

唐圆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大丫。

大丫抿嘴,她知道唐圆娘的意思,因为李金燕也露出过别的心思。

李金燕曾经半开玩笑跟她说:“你和小杰不配,我看你和周才挺般配的。”

大丫听得可震惊了,第一个念头是周才是上学读书的,以后肯定也找个读书的对象,咋可能找她这样的?李金燕到底对他儿子疼还是不疼?随即又想李金燕可能是怕她离开,想让她一直给周家当保姆,并不是真的瞧上自己当儿媳妇。

再说了,就算周才是读书人,她也不可能给他当对象。

周才心眼坏人又馋又懒,比小杰哥差远了。

大丫抿嘴,然后放松笑起来,“圆圆姐,你别担心我,过两年我和小杰大了我们就能分出去。我听周叔的意思儿子长大结婚就得分家。”

她和周小杰赚的可没周东海多,在周东海眼里他俩要是生孩子肯定得指望他补贴,所以只要儿子能赚钱尽快给他们分出去才是正经呢。

唐圆看她明明过得很苦却努力笑着的样子就很喜欢,她们都不是会对逆境屈服的人。

这样的人,也值得别人帮助。

她道:“大丫,我和封大哥需要你帮个忙。”

大丫立刻道:“圆圆姐,啥事儿,我一定帮。”

唐圆犹豫一下,“就是可能会耽误你赚钱。”

大丫摇头,“不怕的。”

唐圆:“我奶脚崴了,我爹娘又忙,我想找个人过去帮忙照顾她一阵子。”

大丫闻言立刻点头:“圆圆姐,我可以的,我这就去跟李姨说一声。”

说完她又想到什么,“圆圆姐,你能不能跟街道办那边说说,帮我把这些日子的口粮转到你那边去?”

她每个月有26斤的口粮定额,要自己花钱买,但是没有这个定额你花钱也买不到的。

她知道乡下人口粮也紧巴巴的,小杰哥就说黑市有农村老太太拿鸡蛋和母鸡来换粮票呢。

唐圆点头:“行,等你回来,再给你转回来。”

其实主要是怕李金燕扣着大丫的口粮以后不给她。

唐圆原本无所谓这点粮食,让大丫去家里照顾封奶,她自然会管吃管住还给工钱的,当时听俩妇女说李金燕那么财迷她就不想留给李金燕。

大丫跟俩妇女说好,她下乡去照顾圆圆姐的奶奶,回头她还来糊火柴盒的。

俩妇女自然答应,想来糊火柴盒的人多的是,所以不怕请假。

大丫领着唐圆和封辰先去街道办说明情况。

现在唐圆和封辰可是名人,尤其唐圆连上了十几期报纸,市报省报都报道她和大队的沼气池。

全市全省各地都派人去跟她学,这得多大的能耐和面子啊?

那些不懂沼气的市民也很好奇,他们不懂但是他们喜欢名人效应啊。

自己认识的某人评先进上了报纸都与有荣焉呢,现在看到唐圆和封辰这俩大活人,那自然是更加热情。

尤其街道办的人还认识他们,对他们帮大丫出头的事儿有深刻印象。

街道办的领导都出来了,亲切地和唐圆交谈,还问问街道办能不能也建个沼气池啊?

唐圆笑道:“城里有电,更方便更安全,乡下是山高路远通电不方便。”

这句话又恭维了城里人,让街道办的人升起一股优越感,心里美滋滋的,嗯,当然还是城里好。

聊了一会儿,很开心,街道办的人就给大丫办了粮油关系暂时转出,转回日期待定。

这样大丫到时候可以拿着文件去公社粮管所买粮食。

乡下粮管所一般只进不出的,乡下人要换粮票都不能用钱买,只能推着粮食去换。

但是有这个合法的文件,她就可以花钱买粮食出来。

大丫对唐圆和封辰更加佩服了,油然生出一种有能耐真好的感觉。

从前她感觉死也摆脱不掉的噩梦,唐圆姐一脚就给踹飞了。

还有这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办理的户口关系,唐圆姐也一句话搞定了。

真的,如果是她自己,你下乡就下乡,口粮是别想带出去的,要么让你婆婆领了要么就过期作废。

要那样,必然是每个月来回三天三夜也得取走的。

她不能干吃圆圆姐家的粮食。

“圆圆姐,你们忙去吧,我自己去跟李姨说一声,回来就收拾行李出发去唐家村啦。”

她头发剪得短短的,面黄肌瘦像个男孩子,所以也不怕自己赶路。

她可以坐车去

唐圆:“你先去跟李金燕说一声,回头我安排人和你一起过去。”

县里有要去公社的干事或者有公社过来开会要回去的,到时候让大丫和他们同行。

他们又陪着大丫去了李金燕上班的地方。

唐圆和封辰没露面,大丫自己去的。

大丫把事情简单说一下,“李姨,圆圆姐对我有救命之恩,现在她需要我我得去帮她。这几天你先自己做饭洗衣服,等我回来还归我干。”

李金燕愣了一下,她不看报纸,不知道唐圆的事儿,最关心的自然是钱,“她给你多少钱?”

大丫睁大了眼睛,“她救了我。”

李金燕看了看周围,怕人家笑话自己,压低声音道:“你傻呀,你看谁家能随便请保姆?领导家雇个保姆每月得给三十块呢。”

大丫随她怎么说,她不是自己亲娘,想打骂自己就名不正言不顺,虽然自己在家吃饭,但是自己也干活儿,而且也交伙食费了。

她从心理上就不觉得欠李金燕什么,所以一点都不心虚气短。

李金燕没把她当自己人,她当然也没把李金燕当自己人。

周家只是她暂时栖身之所。

她早晚要搬出去的。

而唐圆是她的救命恩人,有本事有能耐,她以后要跟着圆圆姐干!

她在心里划好了亲疏远近,自然急唐圆之所急。

李金燕气够呛,有心不许她去,却又没法强迫,只得拉着脸道:“你可不能糊涂,干活了该要钱就要钱。”

大丫只是笑,说好,心里却道:我在你家也当保姆,你说的却是你吃我的,一个月才交三块八够干啥的?人家圆圆姐管我吃住,必然不会管我要钱呢。

大丫几句话说完就跑出去找唐圆了。

她竟然有一种当初从亲娘家逃出来的轻松感,那种感觉她记忆可深刻了,哪怕过去多少时间都不会忘记。

就好像以前自己活在一个墙缝里,整天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突然某天就被放出来,见了灿烂的日头,吹了清爽的风,呼吸了新鲜的空气。

这一刻,又有那种感觉啦。

唐圆和封辰就把大丫带去县委招待所,放下行李先去找季宏岳一起吃饭。

季宏岳上午可没闲着,他一直在安排学员们的食宿情况。

看到大丫,知道她要去照顾封奶,季宏岳眼睛都亮了。

他高兴道:“大丫同志,麻烦你精心照顾封奶奶,每个月我额外补贴你十元看护费。”

大丫脸涨得通红,这是县领导啊,咋一点架子没有呢?还拜托她,多难为情啊。

她连连摆手,语无伦次,“不、不、不要的。”

唐圆笑道:“要的,我也给你十块,这样你安心在乡下照顾我们奶奶,我们也能安心在这里工作。”

听闻圆圆姐和封大哥要在这里工作,大丫肃然起敬,登时觉得自己肩上有了重担。

她点头保重,“放心吧,我肯定会好好照顾封奶奶的。”

季宏岳:“正好明儿一早有车去公社那里,我跟司机说一声,再给公社那边打个电话,让人过去跟大队长和唐婶儿他们说一声。”

说实话,封奶奶脚崴了,季宏岳也担心呢,估计唐圆和封辰待两天就得急着回家看看。

有个大丫去照顾,俩人也放心在这里培训。

下午唐圆又去买了一堆生活用品,把季宏岳的票给用个七七八八,主要是肥皂洗衣粉卫生纸什么的,让大丫一起带回去。

第二日一早吃过饭,季宏岳又买上一兜子二合面馒头和包子,让大丫带着路上吃,又让她给家里捎信带好儿。

大丫原本顶腼腆不好意思,被季宏岳搞得都顾不得害臊了,一叠声说记住了。

目送卡车离去,唐圆挥挥手。

大丫也探出头来使劲挥手,“圆圆姐,封大哥,季干部,放心吧!”

司机看得直乐,嘿,第一次见从城里去乡下高兴成这样的,平日里他拉别人,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就跟被下放劳改似的。

送走大丫以后,唐圆他们就回去上课了。

报名学习的人数太多,所以分几期培训,外县的后续还会再来几批。

这一批主要是本县和邻县的学员。

第一天大家先做个交流,自我介绍一下,说说各大队的特点,比如名字来历、地势高低、干旱、土质肥沃否、什么特产等等。

唐圆当然不是让他们随便介绍的,她会根据介绍给出大队的最有发展路线。

比如有个学员描述他们大队的情况,她立刻判断他们是砂质壤土,光照不错,那就很适合种葡萄搭配樱桃。

如果大面积种植葡萄和樱桃,就可以发展相关产业,酿葡萄酒、晒葡萄干、做葡萄汁、葡萄罐头等。

这年头交通还没那么发达,新疆吐鲁番的葡萄还没有全国畅销呢,很多省都是本地自产自销。

这么介绍一下,大家就熟悉起来,学员们对唐圆就越发敬佩,人家是真的有本事的!

原本有些是跟风来学习的,并不服气唐圆,还想考考她呢,现在一听瞬间服气,不敢考她了。

“唐老师,有时间去我们大队看看啊。”

有些学员立刻热情地发出邀约。

还有几个男青年用近乎痴迷的眼神盯着她,看向封辰的目光都暗含敌意了。

封辰:“……呵呵。”

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谢行知、季宏岳陪着崔书记,高盛、刘光明等人跟随其后,过来旁听一下。

他们在窗外听着唐圆说什么种果树种蔬菜的,刘光明皱眉,嘟囔道:“不是教修沼气池嘛,这是在说啥?”

季宏岳瞥了他一眼,“刘科长,经济共同体这种词汇你怕是听不懂。”

唐圆在讲简单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修沼气池不是单纯的要那么一个沼气池,而是要发展相关的有特色的生态农业。

她希望彬州县各公社大队找准自己的特长,专攻自己的特产,千万不要一窝蜂学样。

你适合种葡萄樱桃,他适合种苹果山楂,那边可能适合种西瓜面瓜等,还有的适合蔬菜。

发展自身的基础上互相合作,把本县发展成一个经济整体,提升总体竞争力,再团结其他县,那么整个市就有特色,又会提升更大的竞争力。

唐圆没说出口的是,这样改开以后你们才能力争上游,去抢国际订单,才不会因为单打独斗被人狂甩在屁股后头,甚至成为贫困县需要别的省份对口扶贫啥的。

谢行知一下子听得入迷了。

这是非常新颖又冲击的理念,跟现在的观念是不符合的。

毕竟现在一个厂子就是一个小社会,都讲究圈子,跟其他单位比来比去的。

各县、公社也是如此,根本就没有合作概念。

仔细一想,他们的确需要寻求突破了。

那就从他们彬州县开始尝试吧!

刘光明还想说什么,谢行知浓眉一紧,低声斥道:“闭嘴,听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