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诬陷

诬陷(2/2)

目录

赵谦见他们说得过分,这才出面:“即便赵无涯真是赵家人,他犯错又同晋王有什么关系?事情未查清楚,不宜往下定论。”

御史大夫皱眉:“话也不能这么说。”

裴元珩烦躁地回头,无差别攻击起来:“不能这么说还要怎么说,由着韩士缙给本王定个死罪就如了你们意了?本王在外修河治河,整日风采露宿,为朝廷上下尽心尽力,你们呢,只知道党同伐异,如今更是见不得父皇偏袒我一点。但凡本王得了宠便恨不得杀了本王灭口,御史台就这么厌恶本王,恨不得本王立马去死?”

皇上听着这话刺耳得很,他也觉得御史台过分了:“行了,这事查清之后再议。”

御史还想开口,皇上直接一个眼刀递了过去。

御史们消停了,裴元玺也是不怕查的,他们都已经做好了证据,不怕父皇查,就怕父皇不查。但是父皇今日偏向裴元珩却让他很不满。

明知陷害裴元珩一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是今日事态发展还是超乎预料。太不顺了。

出来之后,裴元玺再三向韩士缙确认是否真的万无一失,韩士缙自是满口保证,他筹备了一年,必然不可能出错。

扬州距此处并不远,商止今日中午便启程出发了。第二日夜幕降临时才回来,裴元珩见他回来,又叫来秦朗在房中商议。

商止最擅打探消息,这么一两日功夫便将赵无涯给挖得差不多了。这人确实是赵美人的族人,血缘并不太亲厚但祖上却是同一个曾祖父。赵家各支陆陆续续败落之后,赵无涯也流落街头食不果腹。直到去年,有个自称是晋王府的人找到了他,说是晋王有意提拔他,让他替晋王笼络些人手跟钱财。

赵无涯虽然没什么经商的本事,但是狐假虎威的本事却不小,很快便在当地混出了名堂。期间他也犯过不少罪,不过都被人以晋王府的名义给摆平了。

据说,他半个月前调动的时候便送了将近五万两银子入京,这会儿只怕已经到了晋王府了。

商止说完,颇有些担忧:“我仔细查过,联系赵无涯的人跟晋王府还真有点关系,他原是王府一个管事的侄子,应当是被韩士缙带去了江南。”

他们久不在京城,对王府的人也不能管得面面俱到,以至于如今被人钻了空子。

“那银子呢,银子也是真运过去了?”秦朗问。

商止点了点头。这件事最难的地方在于,赵无涯说的都是真的,他一直都以为自己在为晋王做事,即便将他打死,他也只会认为自己是晋王的人,毕竟人也是他替王府笼络的,银子也是亲自送去给王府的,没准他心里还觉得自己对王府忠心不二呢。

若是他们想要脱身,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

商止看向裴元珩:“王爷可有什么对策?”

裴元珩坐在榻上,看着跳动的烛火,忽然冷笑了一声:“这事也好破局,自污就行了,其实不需要证据。”

他父皇这种小心眼爱多想的人,有时候并不看证据,只看是否对自己有利,是否会伤及自身颜面。裴元玺既然想将事情闹大,那他就住裴元玺一臂之力好了。

秦朗纳闷:“那需要什么?”

裴元珩跟商止不约而同地盯着他。

秦朗心里被他们看得心里毛毛的,呆呆傻傻地问:“干嘛?”

几日后,就在郑厌被皇上安排彻查赵无涯一案已经快要查到那批银子落在何方时,京城的小报忽然传到了江南,盱眙县读书人几乎人手一份。小报除了日常夸赞太子,其他的便是八卦了,这回的八卦专盯着裴元珩一个,不仅大肆抨击晋王收受贿赂一事,更牵扯了不少陈年往事,什么晋王与太子不睦,生性暴虐;什么晋王文武不通,之前都是请人代笔;什么晋王贪花好色,风流韵事一堆……

知情的都明白这就是胡说八道,有关晋王的污名早就洗白了,这上面写的根本就是危言耸听。但不知情的看过,还真以为晋王是什么十恶不赦之徒。

太子依旧清风朗月,晋王实在不堪,有辱斯文。皇家的两位皇子差别实在太大了,怪不得圣上选择前者做了储君。

郑厌觉得有趣,不知道这小报是哪个高人想出来的招。但这不妨碍他看热闹搅混水,遂抱着一卷小报进了行宫,当着皇上的面评说此事:“听闻京城如今就此事争得甚是厉害,无数文人下场,要请圣上撤销晋王的封爵,言其德不配位呢。如今就连盱眙县都在议论纷纷,再这么下去,晋王的名声只怕不保。”

“其实事情查到现如今这地步,已经足够了,赵无涯招供的都是事实,只是盱眙县发生的事,京城的小报怎么会对此一清二楚?连微臣都不敢断定赵无涯所犯罪责确实就是晋王指示的,京城那边为何能这么言之凿凿呢?”

皇上阴晴不定地看着上面不堪的妄言,翻到最后,目光落到那篇夸赞太子的文章上。两相对比,实在很难不叫人多想。而且这个小报从设立之初,便一直在夸赞太子。

元玺啊,真的不是你的手笔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