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禄(2/2)
总之,多劳多得,只要有政绩便有钱拿。
这可羡慕坏了姚州跟黎州两地的官员,同是辛苦做事的,凭什么人家昆州的官员就能比他们多出一大笔俸禄,这谁能忍得了啊?
两位知州最近不知道收到了多少明示、暗示,起初还能熟视无睹,后来哀嚎的人多了,实在是顶不住,不得不许诺今年年底多发点钱。
这都是原本俸禄之外的钱,他们可没有晋王那样的胆子敢光明正大地给官员贴补,都是私下进行。也是亏得这些日子跟着晋王做生意赚了不少,不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涨了收入,要不然他们哪里敢开这个口?不是要人命吗?
他们由衷地希望晋王不要再有别的动作了,一个涨俸禄便让他们下了血本,再来一个可就真的跟不上了。
然而悲催的是,裴元珩要做的还未结束。俸禄之外,他还在昆州、理州二地设置“店宅务”,专门负责兴建公租房、出租及修造事宜。官员生活困顿者,可以前去衙门递交申请,只要通过核实就能以极少的费用租赁屋舍。
等到另外两州的知州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那公租房都已经快要建好了,听说甚至已经有一批人提前住了进去。
这个真没得比……
不仅西南一带的地方官自认没得比,等消息传入京城,不少底层官员羡慕不已。本朝没有“赐第”的规矩,对于官员住房尤为吝啬。许多人即便考入官场,仍会因为住房问题头疼不已。尤其在京城这等寸土寸金的地方,买房买不起,便是租房也得下血本,每月那点微薄的俸禄大半都要填进房子里。
若是朝廷也能学学晋王在昆州的为政举措就好了,那他们的住房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对于这一点,皇上跟几位高官一致装死。
朝廷用钱用得狠了,还得分出一部分预备着前去安南取稻种,不便拿出太多出来。房子的事他们觉得晋王的确大气,但是晋王能做,他们却不准备这么快就拾人牙慧。
即便要造房子,也得等两三年后吧,总学人有什么好的?
京城的风向有秦朗盯着,得知这些基层官员态度松动之后,秦朗便让裴元珩加把劲儿。
为了给自己造势,裴元珩又送了一份奏书到京城,甚至搬出了宋代王安石那套“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的廉政理论。改革俸禄制度,也是廉政的一大举措。高薪养廉裴元珩并不打算推行,但是适当提高基层官员俸禄还是很有必要的。他自然知道如今的朝廷掏不出钱,没钱也不耽误他赚名声,反正头疼的也不是他。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真的要增加天下官员的俸禄,也得徐徐图之,以朝中那些人的磨蹭劲,兴许得吵个几年才有下文。
这事儿反正裴元珩提了,也确实在朝中引起热议,尤其是五品以下官员的关心。
高官们要么家世过人不缺钱,要么深受圣上器重前途远大、赏赐也多,也就他们这些人每日为钱财困扰。如今看了晋王的奏书,不少人渐渐改变了念头,觉得晋王打击隐田兴许不是为了对付官员地主,纯粹就是那些人做得太过,惹得天怒人怨罢了,跟晋王关系或许并不大。毕竟,晋王似乎挺关心底层官员的,有这种想法的上位者已经不多了。
礼部尚书眼睁睁瞧着晋王的名声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惊讶不已。他还真没想过,晋王能以这种清奇的角度来洗刷自己的名声,虽然一些五品以上的官员们仍旧不买账,但是底下的官员却真心实意觉得晋王此举是在为他们着想。
好与不好,有时候只在别人一念之间罢了,只要利益足够动人,自然有人会替晋王辩经。
秦相冲着他笑了笑:他说什么来着?
这回礼部尚书没有反驳了,晋王的确总能让人出乎意料,这也是真本事了。
裴元玺也是眼瞅着局势逐渐不利于自己而生气,不过周边也不全是坏消息,第二日他便收到了密信——他要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如今正在送往京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