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网(1/2)
落网
胸口的箭伤泛起密密麻麻的疼痛,但是很快,谢忠便感受不到痛了,甚至连带着对周遭一切的感知也越来越淡,越来越慢……
征战沙场时,他曾几度濒临死亡,却从未有一刻似如今这般叫人绝望。他明明都已经快要成功了。只要除了晋王,就没有人能跟大皇子相争,秦王不中用,秦王手段稚嫩,唯有大皇子才是最合适的,更遑论大皇子身后还有个小皇孙。大皇子一派只要顺利登基,谢家便再次手握从龙之功,少说也能得几十年的庇护。
这样好的机会,竟然就这样溜走了,谢忠悔恨交加。更荒谬的是,他甚至都不认识杀他的这人究竟是谁,想他一世英名,从未败于人后,今日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
倒地之后,谢忠那双眼睛还是空荡荡地睁着,死不瞑目。
祝卿安心中并无多少触动,虽然就这样轻飘飘地报了仇,但是还远远不够,谢家的报应才刚开始。祝卿安冷静地插上几只弩箭,擡头扫过这群反贼,若有人敢动,她手上的弩箭也可在片刻之间取下对方性命。
正托着侍卫的裴元珩见周遭没了动静,小心谨慎地探出头来,一眼便瞥见了祝卿安的身影,明白攻守之势颠倒后,裴元珩当即高呼:“主将已死,降者不杀!”
他是晋王,是朝中的主帅,也只有他敢这样吩咐。
围着谢忠的将士们也陷入了挣扎。谢忠的死对他们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尽管他们跟着废太子起事,但是实际上还是听命于谢忠,如今领头人都已经没了,众人一时间陷入慌乱中。
他们愣神的这会子功夫,段尚书已经带着人包围过来了。见谢忠倒在血泊里,他瞬间明白了战况,于是不由分说地将这群反贼给团团围住。
对面到底还是没有再反抗,丢了刀剑,乖乖束手就擒。
先前是他们追着晋王,可是如今四处都是晋王的人,他们再做无谓的反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非但不能立功,反而会落得跟谢将军一样的下场。权衡利弊之后,众人都觉得不值得。
裴元珩让段尚书将这群人先带走,又命人去找大夫给自己的侍卫治伤。等到吩咐完了之后,才看向祝卿安:“谭镇他们来了对不对?”
他吩咐过祝卿安守好城门等着他回来,祝卿安明知南城门的重要性,不会临时带兵赶往北城,唯一的可能就是——谭镇带兵前来支援了。
祝卿安点点头:“谭将军跟商大人刚带兵前来支援,有他们在,南城也能缓一口气,我便赶忙带人过来了。”
裴元珩一阵感动:“多谢。”
他的人固然能再拖一拖,但是谢忠也不是好惹的,越拖下去,因他而死的侍卫也就越多。如今他能平安无恙,他的侍卫大多能够保全,都是多亏了祝卿安来得及时。
二人离开之后,直奔城门而去。北城门处的敌军不知道谢忠已死,尚在负隅顽抗,裴元珩赶到之后立马将谢忠的尸体悬挂在城门上。
言语可以作假,但是尸体却是清晰明了。这样做虽然不体面,但是以谢家的做派,裴元珩完全没必要给他们什么体面。
这一幕对叛军的打击实在太沉重,看到谢忠身亡的刹那,不少还在打斗的叛军立马安分了下来。剩下的该围剿的围剿,该收押的收押,一点也没耽误做事。
等到叛党被处置完后,裴元珩便将这里交给了段尚书,又命兵部侍郎还有几位将军前去其他两城门处剿灭叛军,他自己则跟祝卿安一道前往南城。
谭镇率四万精兵赶来京城,途径江南的时候还带了被迫留滞在那里的三万兵力。这原本也是要援助京城的,只可惜被裴元玺的人给阻住了,谭镇经过时虽然未能将这些人全部歼灭,但是也将对方给赶走了。
谭镇来得突然,裴元玺等人根本毫无防备。本来他们都已经快要杀入城内了,结果转头来就碰到了一批京城援军,不由分说便跟他们打了起来。
秦王那边得知援军已至,赶忙派人应战,跟谭镇里外夹击,很快便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裴元玺一派负责指挥的一向是谢忠,此刻突然遭遇敌袭,谢忠又不在,整个军队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等到裴元玺决定要逃离此处时,谭镇已经带人打到他跟前了。
裴元珩过去后,裴元玺已经带上了手铐脚镣。从前尊贵的太子殿下,如今已经变成了丧家犬。
裴元珩打眼一扫,彻底没了前两日大敌当前的阴郁,饶有兴趣地评价:“这身行头倒是很衬你。”
裴元玺正要骂便被谭镇敲中了腿弯,吃痛地跪了下来。
裴元玺愤恨地瞪了一眼谭镇,他即便被迫跪在地上,脊背也从未弯过,到此刻,他也不愿意丢了自己身为储君的体面,尤其不愿意在裴元珩面前失了颜面。
“你把谢忠怎么了?”他甚至质问起了裴元珩,语气一如当初那样盛气凌人。
裴元玺虽然不懂领兵作战,但是他好歹对谢忠有所了解,但凡谢忠还有余力,绝对不会让他落入此番境地,至于裴元珩,更不可能活着回来。如今裴元珩好生生地站在此处,只能说明谢忠那边已出了意外。
裴元珩满是兴致地道:“谢忠啊,已经被我杀了,尸体悬就挂在北城门下,你可要去瞧瞧?”
“混账!”裴元玺咆哮着起身要跟对方同归于尽,然腿还未离地又被压下去了。
裴元玺被压得倒在了地上,仍不敢相信这一切,谢忠死了,怎么可能?他这个舅舅一向无所不能,数十年行军作战都从未失手,又岂会败于裴元珩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