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土匪搞基建 > 205 第 205 章

205 第 205 章(1/2)

目录

205第205章

起北城真要说起来,并非是从州的边境,在几年前起北城还属于从州正中央的府城,但三年前谈和,从州被割地赔款几城,于是位处中央的起北城成了大燕和西姜的新边境。

这也是起北城人口还算不错的原因,换作之前的大燕西北边城,平日街道上都见不到几个人。

近一二年,大燕和西姜在边境上也是有摩擦的,只是打的都不厉害,没出现过攻破城门的情况,今年翻春过后,西姜那边更是一次兵都没出过,叫起北城百姓难得过了一段时间安稳日子。

边关平静,自然有不少富贵险中求的商人开始和西姜那边做生意,尤其是现在距离大燕最近的几座府城从前归属大燕,里面的百姓也不过才当了几年西姜人,还都盼着大燕哪日能打回去,见着起北城过去的商人更是欢迎的很。

“我瞧西姜蛮子最近安稳了一段时间,只怕憋了什么坏。”西北城守军在酒肆吃酒,谈话间便也说起了起北城如今的情况,之前蛮子就算是议和也时不时过来打打秋风,可见是消停不得的。

“可不是,也是咱们西北军没本事,听说关山城的苏家军把北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已经丢了小半的土地了。”西北边军说起苏家军,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一样不少,都是边关守军,都面对强劲的蛮子,他们西北边军只有吃打的份,苏家军却直接打去了北邙腹地。

这人就怕比较,要说以前苏青云没去关山城镇守的时候,关山城的守军和他们西北边军一样烂,现在关山城起来了,西北边军自然是心里不大舒服的。

“要是没有咱们西北军牵制西姜,我看苏青云也没那么大本事打赢北邙。”有汉子不服气,认为苏青云能打胜仗怎么也有他一份功劳。

“得了吧,咱们牵扯个屁的西姜,西姜只派那么点人援驰北邙,还不是这些年打仗把西姜国库都打亏空了,哪里还派的过去这么多兵。”有人往脸上贴金,有人就会揭短。

本来么,他们西北边军没本事就算了,还要占人家关山城边军的功劳,传回朝廷那群文人不把他们骂个狗血淋头才怪。

“唉,我现在就指望苏将军打完北邙,过来帮咱们打西姜,早晚要把从州丢了的几座城抢回来。”身在边境,他们如何不知道大燕百姓落入西姜人手里一定没有好日子过,只是他们连起北城都守的艰难,要说打回去是万万做不到的。

“说的轻松,北邙是因为国内雪灾才叫咱们钻了空子,西姜和咱们打这么多年,有多强你我还不清楚,要想打过去只怕难。除非西姜也闹个天灾,消减兵力,不然苏青云过来了,也不见打的赢。”

“嘿,我说你小子成日里贬低苏家军,怎么?你是嫉妒人家不成。”说话的汉子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擡杠,脾气上来了,明明大燕占上风还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要不是清楚此人跟着一块上战场杀过几个西姜兵,他都要怀疑是不是西姜派过来的卧底。

那汉子还要在开口,可话刚到嘴边,瞧着满酒肆坐着的人都盯着他,又识趣的咽了回去。

有这么个扫兴的人在,其余兵丁也喝不得酒了,只闷头把碗里的酒吃完,甩开膀子走了。

等这些大头兵一走,酒肆里安静的客人便热闹起来。

“呵,自己没本事还道人苏家军运气好,实在不堪重用,从州战事一败再败全赖这群没志气的东西。”有酒客耐不住,方才听那大头兵的话他就想一拳头抡过去,但西北边军再没本事治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还是可以的,如此又忍住了,只待人一走才发发牢骚。

“西北边军糜烂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要我说大燕能出一支苏青云苏将军的军队,已经是天大的运气,瞧着吧,只要苏将军打下北邙,保准请命过来打西姜,我看那西姜人也猖狂不了多久了。”

“是极是极,只盼苏将军早些收拾完北邙带人过来从州,也不说一口气把西姜打下来,总要把大燕割给西姜的城池拿回来。”起北城里不少人都是趁着战乱从割地赔款的城池里逃出来的,有的命好一家子都在起北城重新安家,有的命差,还有亲人深陷西姜,日日盼着西北边军打回去。

可只要生活在边城的百姓,哪个不知道西北边军不成器,打回去是不指望了,只要能守住起北城等苏将军过来,起北城的百姓都要去庙里给西北边军捐功德。

“看来起北城的情况很严峻。”贾松同商队的人坐在角落,低声讨论。

起北城曾经是从州的首府,其富饶程度就是比不上北面其他州府,却也不会如此破败,这才议和几年?

“要是朝廷愿意,咱们也不是不可以派兵过来帮忙打一打西姜,给他们吃个教训。”黑熊寨的汉子们可是清楚自家兵丁的本事,更不说还有厉害的武器傍身,真打起来西姜绝对从他们手里讨不着好。

“只怕朝廷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想法是打咱们。”

“的确,世家贵族比害怕胡人还害怕咱们。”塞外胡人南下,世家贵族虽然讨不着好,但这多年也没见他们打下来,比起塞外胡人还是黑熊寨更让这些世家贵族忌惮。

没法子,黑熊寨推行的根本是在破坏世家的根基,只要还想子孙后代继续过人上人的生活,世家必然不可能归顺黑熊寨。

当然,真要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世家贵族肯定还是惜命的,但眼下不是还没到那个地步,世家贵族正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对黑熊寨使绊子,最让他们得意的想必是禁止黑熊寨的东西在大燕境内流通,以为这样制裁就能叫黑熊寨服软,殊不知没有大燕难不成黑熊寨还不能去找其他藩国吗?

光是从前的中原之地如今都一分成四,更不说海外广阔的土地会有多少能够交易的国家。

所以对于大燕的商业制裁黑熊寨并不放在眼里,唯一担心的是秦家的安危。

当初黑熊寨打着江远府韩家的名头去京城做的生意,之后秦家、林家成了黑熊寨在京中的保护伞,现在大燕朝廷已经慢慢知道之前过来做银镜生意的是乱匪,和乱匪沾边的秦家、林家一下就成了众矢之的,参人的折子都堆满了御案,要新帝尽早拿个说法出来。

可秦家林家是那么容易认罪的吗?左右满朝文武没有证据,秦家林家只道那生意人入京,想要寻个靠山,看在给钱的份上秦家林家不过擡了一手,真要论罪,先帝还和黑熊寨做了青花瓷的生意,莫不是先帝也勾连反贼不成?还有京中哪家没买过黑熊寨的银镜和青花瓷,真要算账大家伙谁也跑不了。

话是胡搅蛮缠了些,但秦家林家咬死了其他世家没有证据,家中在朝为官的官员每日如常的上朝,气的不少人咬牙切齿,最后下令不叫黑熊寨的货物在大燕境内流通。

因为是不少世家联合下令,明面上地方官还是要遵守的,不然世家想要抓个人杀鸡儆猴,谁知道会不会轮到他们头上。

可黑熊寨的好东西实在多,就说那青花瓷,当初被燕帝夺了去,也就靠海外藩国进贡了一回矿料烧了不少卖了出去,自黑熊寨截断海路海外藩国也没法把烧青花瓷的矿石送过来,大燕这头青花瓷就成了稀有物品,前头还传出来几则千金买瓷的消息。

如此商人哪里坐的住,甚至一些小世家都坐不住打算当个中间商,这头从黑熊寨进货那头卖给大燕顶级豪门赚外快。

只是此事进行的隐蔽,不少小世家都赚的盆满钵满了,京城都还不知道有人在干投机倒把的事。

他们这队去西姜做生意的商队,还是因为只做酒茶生意才能光明正大的路过大燕州府,不然拿出银镜琉璃瓷器,沿途经过的地方官和小世家就要忍不住出手。

商队并未在起北城久留,休整几日便踏上去西姜的路,如今西姜不挑起战争,大燕这头自然不会说要打过去找死,只是要去西姜做生意总是少不得给西北军一些好处,不然他们是轻易不会放行的。

“好酒。”起北城门口值守的兵丁倒了一碗从商队拿的酒,只喝一口肚子里的酒虫便被勾起来了。

“看来那支商队去西姜做生意能赚不少钱。”方才他们搜查,除去干茶叶不感兴趣,好酒他们可是留下了好几坛,当然商队只留酒也是不行的,银角子也得拿一些出来。

“那咱们要——”话未说出口,但在场的兵丁都明白,等人回来收缴他们一半的钱财收归己有。

要不是害怕这些商人赚的钱全部被他们吃了,人再不去西姜做生意,他们肯定全要,不少兵丁还觉得他们办事地道,知道临泽而渔的道理。

殊不知走远了的商队也在说此事。

“西北边军打仗不行,收钱倒是利索的很,拿了咱们的好酒不说,还要给银子,只怕咱们过去西姜做完生意,还得被他们克扣一手。”这样贪婪的小鬼只要做生意的人都见过,尤其是在大燕,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你以为去了西姜就不克扣了?”贾松是琼州人,按说黑熊寨还没打过去他是入不了黑熊寨的商队,但他头脑灵光,亲自去过祁州境内考察,有远见的相信黑熊寨的本事,便想法子在琼州搭上了黄娘子的关系,成了黄娘子手中得力干将,生意上的腌臜事他在琼州都见过,毕竟琼州也还养着一队不成器的海军,出海克扣海上的钱只多不少。

“那咱们一路下来还有什么赚头,别买卖没做成还要把自己手里的钱搭出去。”就算他们这回过来主要还是在西姜埋下他们的钉子,但一直亏钱也不是个事啊。

“真要是一点赚头没有,西姜和大燕之间绝计不会出现通商的情况,看来咱们卖去西姜的酒茶都要往上调一调价了。”

—————————

祁州。

翻过年来,黑熊寨像是老牛一样,继续稳扎稳打的谋求发展,只是发展重心从祁州挪到了容州,海贸一开,容州几乎一天一个样,不过几个月时间,沿海的府县已经恢复几分繁华模样。

而与祁州容州接壤的琼州,也被黑熊寨影响的不轻,就说靠近黑熊寨境内的一些府县,因为黑熊寨有互边的政策,琼州接壤黑熊寨的百姓很容易过来黑熊寨治下务工。

起初不过是一些胆子大的汉子过来,等第一批拿到工钱的汉子回家给家里人带回去了粮食布匹,就在琼州边界的府县炸开了花,不说汉子,连好手好脚勤快的娘子郎君也想去黑熊寨做事。

她们之前是听说黑熊寨不少工坊都是招娘子郎君的,工钱给的也不低,不过哪怕一天十文钱也关系,因为琼州很难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给娘子郎君干。

其余的不是替人浆洗缝补,就是去酒楼后厨洗碗摘菜,且这些活都是要上了年纪的娘子郎君做,不然年轻的娘子郎君做了,少不得被人私底下说嘴,在大燕娘子郎君的名声何等重要,平民百姓家里也都看重的很。

所以即便晓得黑熊寨招工娘子郎君,一开始也是没有娘子郎君愿意去的,就怕黑熊寨说假话,把她们骗去祁州再行腌臜事。

眼瞧着过去做工的汉子越来越多,且人家回来也说了黑熊寨没骗人,不少娘子郎君自然动了心思,因为这些汉子回来大多都把浑家孩子都接去祁州,说是租了房子,两人一块上工还能叫孩子有书念。

念书是何等大事,尤其是本朝科举发达,光是认字的书生便数不胜数,贫户人家也都晓得念书的好处,奈何手里没钱只得叫家里的孩子继续在田里做苦工,现在孩子能去念书,便是村里古板的老人都有所松动。

清田村便是如此,在大燕的村子里,清田村过百的人口已经算大村子了,只是琼州地也不好,百人的村子每年收成也就将将够吃,再多的是没有了。

前些时候,清田村有家寡夫带着三岁小儿跟着镇上的一个亲戚去了黑熊寨寻差事做,结果没两个月人回来一趟,直接把老房子和家里的地卖了,说是要去黑熊寨落户。

那寡夫年轻不大,是新寡,性子泼辣,不然顶上没有公婆死了丈夫,早被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夺了田产和房子。

只是这年节,大燕连农具都还用的是木头造的,少有用铁,一个寡夫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种地哪里忙的过来,可要说把地租给人家种,缴了税每年能收的租子也不多,收多了除非穷的厉害人口又多的人家院子租种,其余人也都不愿意累死累活才拿地里一二成的粮食。

村里和寡夫有几分关系的妇人郎君都劝寡夫再嫁,虽然带了个拖油瓶可只要养大也是个劳动力,只是寡夫怕孩子去继父家不好过,拖延了许久。

谁也没料到人家有造化,胆子也大,直接去了祁州寻了差事,这次回村,穿的衣裳都没补丁,连枯黄的脸色也都有了血色,说明人家在黑熊寨哪里不光吃的饱,还吃的好。

对清田村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县城的百姓来说,哪怕别人把黑熊寨吹的天花乱坠,也不及去过黑熊寨寡夫回来有用,这不,从前青壮在家务农,便是城里的短工都少去做,现在个个都动了去黑熊寨的务工的心思。

“爹,你到底怎么个意思?”清田村村长的儿子也是想去黑熊寨务工的年轻人,作为村长的儿子,吃穿用度已经是清田村最好的一批,但一家子顶多不挨饿,要吃的多好是不行的。

清田村村长抽着旱烟不搭腔,钱谁不想赚?但他身为村长,也算是在县衙门挂过名的,当初那寡夫要走也是他看着可怜才同意的,现在村里这么多青壮要走,村里的地谁种?上头当官的过问起来他怎么答?

“我明天去县里打听打听情况。”清田村村长到底没一口否决,想想余寡夫回来为了感谢他,私底下还送了一刀肉,虽然他瞧着余寡夫送的时候也肉痛,但想必也是拿的出手,不是充大头。

连一个带小儿的寡夫去了黑熊寨都能买的起肉,力气更大的儿郎去了何愁养不活自己。

“这些日子去黑熊寨务工的人不知多少,我看县老爷到现在也没出面,怕也是不敢管,咱们村子人多地少,家家穷的叮当响,我上回去县里,听县里一些妇人郎君聚拢一块说她们当家的去黑熊寨,便是整日卖卖苦力都有三十文还包吃包住,不比在家苦呵呵种地挣的多。”

村长儿子着急,虽然去做工的汉子都说黑熊寨用人的地方多,但去的人多了好差事不就先被挑走了,余下的差事虽然也能赚到钱但总要差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