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2/2)
林安安觉得这韩妃娘娘还挺奇怪的,但算起来她应该还算是她的姨母,对她也不错,去她宫里比呆在太后那有意思一点,所以并不排斥,可等她第二次去的时候,皇帝忽然来了。
林安安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成韩妃娘娘的鱼饵了,钓到了皇帝这条大鱼。
皇帝最近烦心事不少,他也需要有个地方净化下心灵,偶尔忙里偷闲的透透气。
这段时间总是想起陆雪衣,那时候她就是个有主意的,帮他出了不少主意,虽然陆雪衣去世多年,但林安安却找了回来,看着她还有点念想,而且韩妃也和陆雪衣有五六分相似,可以稍微抚慰下他的心灵。
林安安觉得皇帝爹这替身文学玩得不错,享受到韩妃的温柔对待,韩妃的眼神简直能溺死人,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碍事的电灯泡,想溜,但皇帝还想拉着她谈心。
林安安静静的听着皇帝抱怨各处都有奏折,各处都在要钱,脸上满是愁容,虽然一直暗示自己要注意分寸,但这好歹也是自己的爹,不担心那是假的,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嘛,国库现在就是没钱啊。
林安安想起某位老人的话,安慰道,“皇伯父,有句话叫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哦,这话怎么讲?”皇帝顿时来了兴趣。
林安安斟酌道,“我听父王说,朝中对开海禁一直各执一词,我觉得这算是一个赚钱的好路子,操作得当,国库每年能赚不少银子,有了银子就能修河堤改河道,皇伯父想做什么都行。”
虽然林安安没能喊自己一声父皇,但皇帝觉得这还真是自己亲生的,脑子好使,“你说得不错,可还有什么想法?”
“朝中人反对,不就是怕外藩人会扰乱原来的秩序,也怕开通海外贸易之后会货币外流,可我们一样能赚外藩人的钱,只要我们管好白银和黄金,不让他们外流就行,外藩人也只允许他们在特定的地方经商居住——”
这算是古代经济特区,这样做应该还是可行的,皇帝认真的思考,海禁他是一定会开的,怎么开,开多久,他心里有个大概,但很多细节还需要具体落实,林安安虽然是个小姑娘,但说的也有些道理,可以参考一些。
两人对开海禁的事情说了小半个时辰,韩妃从开始的惊愕到后面已经习以为常,最后看着时候不早,直接出去安排吃食去了,反正听也听不太懂,皇帝一时也不会走,先留皇帝和林安安吃顿饭再说。
皇帝好久没进后宫,第一次就去了韩妃宫里,还在韩妃宫里用了午膳——
这消息很快就在后宫传开了,大家纷纷猜测,这韩妃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让皇帝想起了她,宫里顿时暗流涌动。
人人都在关注皇帝,定安公主却在等着消息,只可惜消息迟迟未到,她又不方便随时和宫外联系,在宫里也是干着急。
谁知临近重阳节,顺王居然上了奏折,请求皇帝让定安公主回顺王府过重阳节。
废太子死后,太子妃带着原来东宫的女眷和孩子住在顺王府里,这个顺王是废太子的幼子,废太子长子和二儿子都一起死在了宫变时,能留下这个小侄子的性命已经算皇帝仁慈了,如今太子妃在顺王府里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定安公主便是她的亲生女,自从定安公主进了皇宫,已经快两年没见到亲娘弟弟了。
皇帝很快就准许了顺王的请求,还上次不少东西给定安公主带回去,风风光光的让她回了顺王府,甚至还准许她在王府多住几天,这份恩德让定安公主又喜又惧。
她留在宫中就是个人质,皇帝这么放心她回顺王府,是不是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意味着皇位已经稳固,自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