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自当作陪(2/2)
“不必了吧,于公子。”温鸾轻轻冲他摇了摇头。
于澈怔了怔,正要擡手叫回小厮,却听姜柔道:“你们打什么哑谜?于公子,难道温姑娘认识其中的百姓?”
于澈的神情立刻冷了冷,呼唤小厮的动作也旋即收了回去。“还是问明白得好。”他浅浅一笑,抿了一口陈酿。
温鸾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她也没了阻拦的意思。
此番帮忙评戏的大多是前来荔园看戏的寻常百姓,得了一锭银子后,个个乐得眉开眼笑。这会听说又有厚礼,便都齐刷刷地站在了屏风后头。左面站着的是选了姜柔的,右面站着的是选了温鸾的。
于澈先问了选了姜柔的那些人几句话,随后又问了选了温鸾的那些人两句。待得到答案之后,他的唇角便绽起了桃花般的笑意。
“于公子,您别卖关子呀。到底什么意思啊?”有人忍不住问。
“就是啊,于兄。”
听着大伙的催促,于澈才点了点头,擡高声音道:“你们说说,为何要选这第一份戏词呢?”
那几个人彼此看了一眼,各自开口道:“方才看了一出扶摇所改的戏,咱们都十分喜欢。听说第一份戏词是从扶摇的话本改出来的,虽然……虽然没有话本写得好,但为着这扶摇的名头,咱们还是要捧场。”
这话说完,姜柔的脸色不由得一沉。不过,她立刻反应过来,看向了另一群人道:“那你们呢?你们为什么要选第二份戏词?应该是因为喜欢姜宁的话本吧?”
姜宁,便是姜柔的笔名。她满脸希冀道。
“不是不是,其实这话本挺一般的,但我们听说这第二份戏词是扶摇改的。冲着扶摇的名声,咱们就想给她捧场。何况这戏词改得确实不错。”
……
事实很明显了。也就是说,选了姜柔戏词的人是因为喜欢温鸾的话本,选了温鸾戏词的人却觉得姜柔的话本很是一般。
也就是说,无论比哪样,她姜柔都没有赢。
“你们,你们分明是没有鉴赏的本事,光图人家的名气大!”姜柔尴尬又恼火,咬咬嘴唇不满道。
“姜姑娘!”于澈立刻肃然喊了一句。
姜柔被喜爱之人训斥,顿时脸色涨红,半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转过头来,于澈却冲着温鸾拱了拱手。“若非小生多嘴,想必温姑娘还不欲将此事告知众人。温姑娘为人谦逊大度,小生虽为男子,却是望尘莫及。”
听到这里,姜柔不由得怔住了。她的嘴唇微微张开,纳罕地看着温鸾,而后才明白,人家压根从一开始就想给自己留面子。反倒是自己,一味图尖要强,根本没想过温鸾愿不愿意比。
于澈又瞥了姜柔一眼。姜柔更尴尬了。难受之余,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我还有事,就不多留了。”温鸾挂念着去静海寺一事,因此开口道。
大伙见状不由得都瞪了姜柔一眼,都觉得是因为她,温鸾才不愿意留下的。
“好,我送你。”于公子是诗会之中的翘首,众人一向唯他马首是瞻。故而此刻也是由他出面相送。
温鸾本不欲相送,但想到方才的事,心里毕竟有些疑惑,于是便顺从地点了点头。可这一幕落在姜柔眼里,便是郎情妾意了。她心底不由得微微泛酸。
不过,温鸾已经不顾忌这种小事了。走出门来,她看着于澈笑盈盈地递过来的名帖,不由得摇了摇头。“请公子相送,是因为想问问公子,方才的事公子是怎么想通的?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要问问那些百姓选择的理由呢?”
“这……”于澈稍稍犹豫,但他毕竟是光风霁月的公子,很快舒展眉头笑道:“是贵府的马夫提醒我的。说来惭愧,没想到贵府的马夫这般有见地。而且,竟还不许旁人居于温姑娘之上。可见,贵府的马夫十分忠诚。”
“原来如此,多谢告知。看来回去我得好好赏一赏这个马夫呢。”温鸾皮笑肉不笑,冷冷瞥了一眼空荡荡的荔园门口。她就知道,若非顾景曜,于澈根本想不通这一节!
“回去就把他撵出府去。就知道添乱。”温鸾忍不住烦道。
“我看啊,顾公子是打定了主意,不许任何人再欺负您了。”鹿儿不无看热闹的心思道。
温鸾气得虚拧了她一把,噘嘴道:“还不快去雇马车。说好了要接闱墨回来的。”
“方才早就安排好了。姑娘走两步,马车就在巷子口呢。不过话说回来,我看姑娘还是更喜欢闱公子。也是,闱公子虽然身世不明,但对姑娘实在是好。”
“我也说不准是为了什么。但,总觉得他活得很辛苦。偏偏看见我的时候,永远那么高兴。”温鸾忽然有些惆怅。
鹿儿没想到随口一说会勾起温鸾的悲伤,赶紧笑着岔过话题,说前往静海寺的山路又多幽静美丽。
话转心随间,温鸾也渐渐放下了对闱墨的担忧。却不想那前往静海寺的山路实在难行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