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他是谁?(2/2)
他的扎根处,依旧是这一片土地。
“如何?”
陆远平其实并不在乎是不是那个什么平行世界,但是他在乎那据说亩产量数千斤的粮食!
现在的土地,一年到头也不过是几石的粮食产量,和陆执安所说的那两种差了不知道多少去。
如果能够找到陆执安说的这两种作物并且成功在大恒境内种植的话,百姓们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将百姓们都喂饱有多重要,只看历史上那么多次农民起义就知道了。
他们的心理底线其实是很低的,大多只求一个吃饱穿暖、平安生活,能满足这些条件,国家的基层就是稳定的。
而足够稳定的社会环境还会催生出无数的新生儿,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劳动力数量。
可以说,如果真的能找到这两种作物,恒朝未来数十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中,统治将会无比的稳固,这也是为什么听陆执安提到玉米和番薯产量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去管其他的原因。
“十分相像!”
陆执安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别的地方他还不敢确定,但是自家的地图他还能不知道?孤儿院里还有一副不知名爱心人士送来的地图拼图玩具呢!虽然只是个行政区划拼图,难度并不大,但这个拼图玩具也是被大家盘了又盘也舍不得放开的。
陆执安看着大恒的舆图,忍不住和前世的疆域做起了对比。
陆执安前世已经处于大体上的和平环境中,除了极少数的搅屎棍以外,各个国家之间很少再真刀真枪地火并,疆域也与立国初期相差不大。
但是大恒的舆图却要比它小上一些,如果要找一个朝代来做对比的话,大恒的疆域与晚唐的疆域比较像,不过还是稍微小了一些。
黄水以南、兰州-洮州以东,直至东、南沿海地区,就是此时大恒的疆域了。
再形象一点就是,头和屁股都没了,其他还在。
“看河流标注,应当是和那个世界相差不大的,我觉得我们可以找一个比较好验证的矿山来确认一下我们的猜想。如果能在对应的地方找到一样的矿产,那么在海的对面,也极有可能可以找到玉米和番薯!”
要说前世有什么矿知名度最高,那自然属于是煤矿了!
正巧,前世的煤矿大省依旧还在大恒的疆域之内,当年这个省可是靠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几乎供养了半个国家的消耗。
而陆执安有印象的露天煤矿厂,就在这片区域。
并且,它的位置还特别好记,就在黄河几字弯右上角附近的朔州!这个矿是当时国内要开采的最大的露天煤矿,陆执安也是无意中看到了它的资料才记了下来。
他将位置指了出来:“这里,朔州,派人去找,如果能找到地表或者浅层,有黑色的不知名矿石,还可以点燃,大概就是煤了。若是真能找到煤,我们的猜想就能有六七成的可能性。”
六七成的可能性不算很高,但考虑到背后的牵扯,也不是不能奋力一搏。
“现在离入冬不远了,先去确认一下情况,去过要派人出海,怎么安排还需要细细斟酌。”
出海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即便是最老练的渔民,这个时代也不敢轻易远离海岸,捕鱼也都是在近岸,想要横跨一片不知道有多远的海域,谈何容易?
“这点我没有意见。不过说起入冬,爹,我又想起来一件事。”
陆远平:……
“你小子现在是一点都不掩饰了啊,说吧,又想起什么了?”
陆执安嘿嘿一笑。
“冬日寒冷,百姓家中多是靠烧柴取暖,每年冬季耗费很大,买柴的支出也不算低。我刚刚想起来,那个世界的北方,唔,大概就是这个位置。”
正好舆图还在,陆执安就伸手戳到了前世东三省的方向。
“这里的人们每年都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取暖模式,从而保证家里的温度足够高,可以满足生存需要,甚至还要嫌弃温度太高。”
“不过,那种模式需要的东西太多了,我也不懂,但是,在一百年前,这里有一种我们现在也可以做到的取暖方式!”
“那边的人管它叫做炕,如果要形容的话,就是给炉子的出烟口搭一个通道,让这个通道从床下过,弯弯绕绕铺满整个床底。”
“这样一来,只需要在炉子中生火,烟气带来的热量自然而然地穿过路径,整张炕也就暖和起来了,连带着房间里的温度也会比外面要高。”
尽管陆执安已经在尽可能的用更简单的语言来和陆远平来解释了,可是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该不懂的还是会不懂。
不仅是他,就是陆执安自己,在说的时候都快把自己给绕晕了。
好在该表达的意思都已经表达了出来,那就是——炕可以帮助百姓们过冬。
陆执安前世就是在东三省度过的童年,在孤儿院请师傅来搭炕的时候还帮了把手,不然也不会知道它的原理。
孤儿院的孩子们缺衣少食,可以说,就是因为炕的存在,他们这些孩子才能够有那么高的存活率,而不是陆陆续续冻病冻死在冬天。
而且,烧炕用的是柴火,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比较容易获得的燃料了,本来冬天取暖就要用柴,所以搭炕对于百姓们来说,除了要花钱请工人之外,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想到这里,陆执安就有些待不住了。
中秋节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眼看着离冬天已经不远,他得赶紧把炕给整出来,再教会一批匠人,这样才好给百姓们做工去。
而且……
陆执安瞄了一眼陆远平。
他今天拿出来了那么多东西,就算是老爹不信他的话,看在他很有用的份上,应该也不会舍得杀他吧?
陆执安不想死,所以为了保命,他只能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好告诉陆远平,留着他远比杀了他更划算。
说完炕的事,今天这次突然开始的商谈就算是告一段落了,陆远平也确实需要时间来仔细思考陆执安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说的话可不可信。
所以,在叮嘱他对羊毛和炕的事情上点心以后,就放他离开了。
离开御书房之后,陆执安也没有回东宫,而是直奔将作监。
因为他手上有活,所以陆远平刚才已经让何书去向他的另外三位任课老师请假去了,今天一天剩下的时间都可以由陆执安自由支配。
而想要找干活的匠人,那必定就是要去将作监了。
现在他跟将作监的大匠农祁山也算得上是熟人了,且暗卫已经调查过他的情况,用起来自然就比较放心。
所以,陆执安一到将作监,就让农祁山找瓦匠和织匠来。
听到陆执安的要求,农祁山有些为难。
瓦匠还好,将作监里登记在册的瓦匠并不少。
但是做针线活的织匠,他们这里还真没有,手艺好的绣娘和织匠大多都在另一个部门,不乐意和他们这群大老爷们混在一起。
陆执安看着将作监中干得热火朝天、大多不修边幅的匠人们,十分理解地点了点头。
大恒的男女大防不算严格,但也还是有的。
而且这里吵吵闹闹的环境,也确实不适合需要安静的纺织和针线活。
“行,那你先给我找十个瓦匠,让他们去东宫等我。”既然都已经出来了,陆执安自然是要把这件事给安排好的。
主要是羊毛的处理方法他还不清楚,这点需要专业人士去研究,算上研究时间,这件事也有些紧迫,陆执安就当自己是活动腿脚了。
不过,这些人就不能放在东宫里看着了,虽然他才十岁,可这些人吃住在东宫的话,很难保证外面没有人拿有色眼镜看她们。
所以,他们的住所还需要孟梓华来安排。
好在后宫宫苑还是挺多的,先帝妃嫔都已经迁居,要么跟着儿女养老,要么就是在专门的庙里寡居,现在后宫之中只有孟梓华和陆风致两个主子。
这些织匠们的住处好安排的很。
陆执安将用羊毛来纺线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且把人分成两组,分别研究如何用羊毛纺线和如何去除羊毛中的异味病使它们软化。
这两点是羊毛制品的最大门槛,只要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放心推进了。
安置好这批织匠,陆执安又回到了东宫,带着那十个匠人去了另一间小院。
教学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演示一遍给他们看。
在侍墨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纠结中,陆执安勉为其难地指挥着匠人们和好了泥,两袖一捋,直接开干!
搭炕其实并不算特别难,只要弄明白了原理,做活细致一些就可以了。
陆执安也没有动手太久,他主要还是给匠人们做示范,并且让他们跟着学一学,他们选定的这间屋子也不算特别大,十个人一起弄,很快就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
刚搭好的炕是潮湿的,还需要等上几天才能确定这个炕有没有什么问题,陆执安就没有让他们继续动手。
等到这个炕风干好了,生一次火,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他们就可以开始给百姓们搭炕了。
不过,炕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再加上能提高百姓们居住的舒适性,所以陆执安思来想去,还是没有直接放他们离开。
这会儿会做炕的人不多,但炕这个东西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搭建失误,烟道做得不够畅通,甚至是漏烟。
前者会浪费百姓的钱财,后者则可能害人性命。
陆执安不希望有人还没有学到家,就为了一些私利去做这种事,所以只能先让他们待在这里。
不过,这么好的环境,如果不多试验几次,还是有些亏了。
陆执安干脆手一挥,给他们每人分了一个房间,让他们分别搭炕,也好检查他们到底是谁的技术有问题,查漏补缺。
陆执安在这边忙碌着,陆远平也终于处理好了自己手头的政务,匆匆赶到了凤仪宫。
见他来得这样匆忙,孟梓华放下了手中的宫务,疑惑地看向他:“怎么了这是?这么着急?快,先擦擦汗。”
“梓华,有消息了。”陆远平接过她递来的帕子,悄声在她耳边说。
孟梓华的手一顿。
“你们都下去吧,殿外十尺候命。”
屏退宫人之后,孟梓华也难得的有点情绪外露。
“怎么样?”
从前两天知道了儿子可能有问题的时候,她的心就七上八下的。
她可只有陆执安和陆风致这一儿一女,如果陆执安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出了什么问题,那她能把自己呕死。
陆远平将陆执安说的故事给孟梓华大致地讲了一遍。
其实这个时候他也拿不准,陆执安说的是不是真话。
他说话时候的表现没有半点欺骗的痕迹,但是说出的内容太过离奇。
怎么会有人人平等的世界?怎么会有官府供应每一个孩子免费上学?甚至出不起学费还可以借钱给学子?
这在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却都出现在了陆执安的口中。
孟梓华听着也觉得很惊奇,陆远平没有想过,她又怎么可能想。
但是,孟梓华却觉得,陆执安说的事情未必就不是真的。
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的话,陆执安在梦中生活了二十多年,总是见过许许多多东西的。
这么长时间的见闻,他总能详细说出个一二三来。
编一个谎话简单,编一系列的谎话绝不容易,更何况是编出一整个世界出来。
她觉得,或许可以从这个方向来试一试陆执安。
如果能验证了陆执安所说的另一个世界存在,那么,大恒的未来又将会是什么模样呢?
至于陆执安这个躯壳里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孟梓华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不会是别人。
她更倾向于陆执安是觉醒了自己前世的记忆,才会以入梦的形式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毕竟,陆执安小时候,因为胎中不足的原因,她一直照顾得很精心,生怕这个孩子就因为她的一时冲动而夭折。
他们一家去到大树村的时候一个仆从都没有带,仅有的一个接生婆,在金钱攻势下,才勉强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帮着孟梓华坐月子,等孟梓华出了月子,接生婆就火速离开了。
陆执安出生以后的生活几乎就是孟梓华一手照料的,在他三岁以前,几乎没有离开过她的视线。
那个时候的她也只是觉得这个孩子生来乖巧,不怎么给大人添麻烦,是个很好带的宝宝。
现在想来,或许那个时候陆执安已经找回了一部分的记忆,所以才没有了同龄人的幼稚。
而陆执安从小就比别人家的孩子成熟,能说会道,还能把陆远平气得胡子乱翘,八成也是前世学来的口才。
当然,最后这句孟梓华没有跟陆远平说。
陆远平也认可孟梓华的猜测,就像她说的那样,怎么可能有人能编出一整个他们根本不敢想的世界呢?
与之相对应的,如果陆执安真的可以描绘出很多那方梦中世界的细节,就可以佐证,他没有说假话。
也就是说,他还是他们的儿子。
而不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骗子。
.
东宫
陆执安还不知道陆远平和孟梓华已经想好了对策,正准备对他刨根问底。
他正在几个院落之间巡逻,检查这是十个匠人有没有人操作失误,他也好及时指出来,让他们趁着炕还没有完工及时修改。
不过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是忘了什么事,但真的去想吧,又想不起来。
纠结了半天,他也没想起来是什么,只能将自己最近做的事情在脑海中拉出一个清单,一个个做排除。
曲辕犁已经不用管了,有人在推广;羊毛贸易正在研发产品阶段;搭炕的师傅们也已经在教了;该上的课还没上,但是家长给请了假,明天再去就行……
等等!
表格!!
陆执安记得,自己给陆远平课程表的时候就是用的表格,当时还专门解释了一下这个表格怎么用。
但是,表格这个东西可不是专门用在课程表上的啊!!!它的用处大了去了!
他怎么就忘了把表格拉出来单独说了呢?
陆执安敲了敲自己的脑壳。
表格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有很多,像是户部的出入账统计,各类账册,如果用表格来做,能省下不少的力。
“先把炕弄得差不多吧,明天再去找老爹,提醒他表格的作用。”陆执安回忆了一下课程表,“就午休过后、文学课前吧。”
到时候详细解释一下表格的用法,说不定还能帮他再翘掉一节文学课呢【精打细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