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62章 举族搬迁

第62章 举族搬迁(2/2)

目录

赵家家主是赵俊才的父亲,如今年纪眼看着就奔着一个甲子去了,赵俊才是他的老来子,今年也才十三岁。

父子两个之间隔着四十多年的时间,互相看着都不太顺眼。

奈何从赵家的老家主到两代主母,再到赵俊才的几个哥哥,对于这个年龄比他们小太多的晚辈/弟弟都十分宠爱。

所以虽然赵家主在家里还能说得上话,但每次他想要扳一扳这个小儿子的性子时,几乎全家上下都是他的敌人。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找到过好几次机会,给了赵俊才一个完整的童年。

也因此,赵俊才虽然任性,但从来不敢在他爹面前任性,毕竟他爹打他可都是真打。

这会儿,赵俊才一听说要找他爹来,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但是站在他面前摇人的事扬州刺史,是他爹都要敬畏的大官,所以即便是他想要给自己求情,也没有那个胆子。

赵家主虽然管赵俊才管得严,但是对于自己这个老来子还是很在意的,只是迫于形式才当了这个严父。

这边一听家里的小厮回报说小儿子被带去了州府衙门,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叹了口气就往衙门赶,半路上正好遇到了来找人的庞四。

赵俊才没想到他爹竟然来的这么快,见到人的一瞬间下意识就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屁股。

赵家主:……

“宋大人,不知犬子今日犯了什么错,若是……”赵家主见了宋正清,第一反应就是先替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赔礼道歉。

宋正清挥了挥手:“赵小公子倒是没有得罪本官,也没有犯律法上的各项罪名。”

赵家主松了口气。

“但是他快要把苏州刺史给得罪死了。”

赵家主一口气哽在喉头,差点没把自己噎死。

宋正清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转述了一遍,看着赵俊才的眼神就跟看败家子一样的。

别看这件事最大的错误是翟学口出狂言,但人都是护犊子的,若是让苏州刺史知道了这狂言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和赵俊才起了争执才说出口的,被迁怒是赵家铁定要面临的局面。

这种时候可不会讲什么道理,只要翟家确认了翟学的狂言并没有外传,那么另一部分可能外传的不安全因素赵家,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不言而喻。

赵家主越听越是觉得背后满是冷汗,再看一眼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儿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就知道让家里老老少少娇惯下去,这孩子迟早会惹来大祸。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瓜娃子竟然能惹到刺史的头上。

只是想了一想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赵家主就觉得整个赵家前途无亮。

“多谢宋大人提醒!”赵家主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冲着宋正清长揖至地。

如果事情没有闹到宋正清这里,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怕是要等到赵家死到临头了还一头雾水。

但既然从宋正清这里得知了消息,那么他肯定就不会坐以待毙,只是如何去做还要细细盘算。

但无论如何,只怕是他们赵家未来的一段日子都没有办法安稳了。

赵家主把赵俊才从扬州府衙中领了出来,一路沉着脸回了家里,直接把人提溜到了书房。

“今日不管是谁来,没有我的命令都不许开这个门!”

赵家主第一次如此清楚地意识到,一味地宠着孩子会酿成多大的祸事。

他今日必定要给这个家伙狠狠地涨一涨记性才行!

赵家的老家主、老夫人以及现任家主夫人先后收到消息,赶到前院书房外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噼里啪啦地声音,以及挨揍之后的痛呼声。

“赵子卓!你疯了不成?!怎么能这样打孩子呢?!”

“子卓啊,俊才还小呢,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啊!!!”

“哎呦喂我的心肝宝贝!赵子卓你是想要气死你娘吗?!”

赵家三座大山齐聚前院书房外,在整个赵家都是一副奇观。

可偏偏听了他们几人的话,赵子卓不仅没有停手,反而打得更狠了一些。

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管着赵俊才,才会让他如此没有分寸!才会为家里惹下这般大的祸事!

听到书房里传来的痛呼声更响了几分,院外的几人根本不敢再等下去,指挥着身边的人就强行冲进了书房。

被亲爹和媳妇儿钳制住的时候,赵子卓还挥舞着手里的棍子,想要再补一下,结果直接被硬架着拖开了。

赵老夫人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搂住自己的小孙儿,小心翼翼地问他都伤到哪里了,痛不痛。

又来了又来了。

赵子卓看着这一幕人都要麻了。

每次他硬下心来要好好教育赵俊才的时候,他们几人总是会收到消息赶过来,然后把场面搅得一团乱。

“娘,不是我这个当爹的不疼孩子,实在是今日俊才做得太过分了!咱们赵家要大祸临头了啊!!!”

不等老夫人控诉他,赵家主率先发难。

他这一句话直接把在场的几个人都给震懵了,赵老夫人扶着赵俊才起来的手下意识一怂,赵俊才又滚到了地上。

这样大的动作牵累到了赵俊才身上的伤处,顿时疼的他龇牙咧嘴的。

但是一看他爹连爷爷奶奶的面子都不给的模样,赵俊才是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整个屋子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子卓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老家主到底是在商场上磨砺过的,更能沉得住气一些,听了赵子卓的话,有些不安地问。

“你们都出去。”

赵子卓赶走了所有侍奉的人,看了眼这会儿怂成鹌鹑的赵俊才,把刚才宋正清转述给他的话又说给了家人们听。

都是活了几十岁的人了,哪个听不出其中隐藏的危机。

这会儿就算是再怎么疼孩子,他们也说不出不应该让赵俊才挨这顿打的话了。

“子卓啊,家里现在什么情况你最有数,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赵老家主在赵子卓能抗担子之后就已经逐步把手上的权利放给了儿子,如今已经在家里做了二十多年的富家翁。

对于商界以及各地官员的了解还有一些,但毕竟不如专心钻营的赵子卓。

“娘,夫人,交代下去吧,让各个院里的人开始收拾家当,这扬州城只怕是留不下来了。”

赵子卓能有什么好办法。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还是刺史这个级别的官。

别看人家苏州刺史的地盘儿离他们扬州还隔着不近的距离,但是淮南道与江南道相邻,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官员之间有所关联实属正常。

而他们赵家经商,最需要的就是和管着他们的这些官员之间搞好关系,尤其是江南道与淮南道这一带。

这其中但凡有人与那苏州刺史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赵家在当地的商铺就要遭殃了。

想要保住一家老小,他们至少要去到一个能够脱离翟家影响范围的地界。

但是在举家迁移的过程中,他们原有的许多产业没有办法挪动,只能尽快降价处理,又或者是丢弃了。

如此一来,赵家的家产必定要因此蒙受不小的损失,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这样大的影响,他又怎么可能不气?!

只是给这个不孝子屁股上抽了几棍子都已经是他慈父心泛滥了好吗?!

老夫人与赵夫人面色一白。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故土难离,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

若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出去玩乐几天,自然没有人在意。

但若是自此离开扬州,还要去到很远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尤其是为了避开江南道与淮南道的势力,他们必须要走的更远才行。

老家主和老夫人今年都已经近七十多了,别说是长途跋涉,就是在家里好好将养着也未必能活多少年。

这么迁移出去,只怕是他们到死都没有办法再回到扬州了。

“断尾求生,总好过整个赵家都被牵连吧。”

赵子卓又何尝想呢?

赵家经过他爹和他两代人的努力才在扬州闯下了这般大的家业,就这么放弃又如何舍得?

但如果不放弃,等待赵家的就是一点点被蚕食、吞并,直到倾覆。

“听卓儿的吧,快去收拾,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老家主叹息一声,为这件事敲定了结局。

两位女眷闻言只能含泪退下。

且不说突然开始准备搬家的各个院落有多乱,先看书房这边。

赵子卓、赵俊才以及老家主三人依旧待在书房里,没有离开。

赵家举家搬迁已经成了定局,但是往哪里去搬还没有定论。

无论去到哪里,已经在扬州有过显赫成就的赵家都会受到当地商人的排斥。

毕竟世上的生意行当也就那么多,他们硬挤进去可不就是在抢原住民们的饼吗?

这事情要是换到赵家身上,他们也不乐意。

所以对方不乐意再正常不过了。

这就相当于他们腹背受敌,所以目的地一定要谨慎选择才行。

赵子卓也在愁这件事。

赵家此前可没有任何搬家的打算,这完全是因为赵俊才今日的冲动举措,才导致的后果。

想到这里,赵子卓忍不住又瞪了赵俊才一眼。

等到赵家接到消息的男丁们都赶回府,全数凑到了前院书房,一起发愁的人就从三个变成了六个。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缓冲,赵俊才也终于明白了自己今日究竟闯下了多大的祸,这是他的责任。

于是他也开始思考起了可行的后路。

他没有说的是,既然今日之事责任在他,那么今日的损失,无论如何他也要想办法给家里挣回来。

突然,赵俊才眼睛一亮,想起了什么。

“爷爷!爹!哥哥们!你们说咱们要是搬去京城怎么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