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79章 铺垫

第79章 铺垫(2/2)

目录

对于赵小翠手下的这一支小组的成员来说,赚更多的钱,更是十分紧要。

因为她们的身后没有任何的退路和支撑。

她们的前程,全都仰仗于如今的这份工作。

因为她们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慈幼院。

慈幼院去参加了济民书院招生的女孩子整好有九个人,如今全部归属在赵小翠的手下了。

赵小翠和她们在慈幼院中相处过三天的时间,比起其他人来说,更熟悉一些。

再加上她们来之前,刘姐她们还叮嘱过,有问题可以请请教赵小翠,所以几个小女孩对于赵小翠都不算陌生。

赵小翠来管理她们,受到的阻力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她们因为当初要紧急培训自理能力,所以比赵小翠晚了十天开始培训,是最晚一批入职的女工,进度上就稍微慢了些。

那时候还是赵小翠时不时地就来教一教她们,查漏补缺,才让她们赶上了进度。

对于赵小翠这个姐姐,她们是服的。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服气她,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就有各种各样的情绪。

赵小翠心里门儿清。

不过她当下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人不服?

要么说出来,要么憋着。

赵小翠她们所在的工坊属于严格保密的工坊,其中的技术也比较重要,不同的工序被拆分开来,分成了许多个组别。

像是云姐麾下的这一批人,负责的就是同一个环节,工作区域也在一起。

另外四个管事则是带着各自的人在另外四个区域。

云姐所在的这个区,年纪小一些的女孩子比较多,平均年龄可能也就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赵小翠这个眼看着就要十五的都已经算是大龄。

所以,她们组里负责的活计也都是相对比较轻松的,或者说,对于力气的要求不算高。

赵小翠手里的活计忙完了一批之后,站起来在二丫她们身边走动着看了看,观察她们的工作情况。

这半个多月她们可以说是一直都没有停下做活的手,工作时间内谁也没有闲着,光是从赵小翠手里走过的料子都已经能拉好几车了。

不过她们经手的料子并不是原料,除了能看得出来是白色以外,几乎没有别的信息。

但是赵小翠知道,她们在处理的是羊毛。

经过处理的羊毛味道虽然已经很淡了,但是这种味道赵小翠可太熟悉了,她家里那床都快能当木板用的被子,就是用羊毛做的。

当然,这样好的被子她不配用,所以她用的是她出嫁的大姐丢弃不要的被子。

好几年了,羊毛的味道依旧很重,赵小翠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床被子上的味道。

好在也是因为用了好几年了,所以即便是有遗留的羊膻味,也被限制在了一个程度,至少至今还没有人说过赵小翠的身上有羊味儿。

也是因为这个经验,所以赵小翠猜出了手里的料子是羊毛。

再联系到自己无意间瞥见过的其他区域的纺车,赵小翠觉得,自己似乎是得知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用羊毛来纺线?!

羊毛味道很大,但确实保暖,至少对于赵小翠来说是的,那床破被子保住了她冬天里的最后一丝暖意,让她熬了过来。

此前羊毛制品不受待见也只是因为它的味道太大,而且只能当做填充物,自身限制比较大,所以才很少有人把主意放在羊毛上。

但是从赵小翠她们手里过的料子,味道已经十分清淡,不仔细闻很难闻出来。

多日不晒的被子味道都比它大。

这样的羊毛纺成线,只怕是过不了多久,京城中羊毛做的衣服就会受欢迎起来了啊。

对于这个发现,赵小翠只是埋在了自己的心里。

隔壁区域的纺车是她无意间看见的,既然不让她们互相告知,那么就说明这不是她应该知道的事情,她也不会多嘴给自己找麻烦。

只不过,她们处理了这么多的羊毛,如今料子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只怕是羊毛的数量不会少了。

这就很好了。

这生意能赚钱,而且需要很多的人手,也就说明她们这活计能做很久。

赵小翠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京城的房价和物价。

她要是想要买个一进的小院子,然后给自己支个能养活自己的小摊子,以她现在小管事的月钱,估计要攒上四五年。

不过如果是租院子的话,再留些钱备用,四五个月就差不多了。

四五个月的时间。

现在是五月中,五个月后也还没有到十一月,还没有正式入冬,就算是到时候工坊这边没了活计,她也不会没了生计。

至于这个工坊能不能坚持到十月……

保暖用的衣物怎么也要十月份才能开始卖,主家想要赚钱的话只需要在十月份之前准备好货物就行了。

但是他却从五月份就开始准备了,说明什么?

说明他觉得十月份之前准备不完。

也就是说,她至少在十月份之前是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了的。

在心中盘算完这些,赵小翠也已经在几个小丫头中间转了一圈。

她们都做得很认真,赵小翠没有发现有什么毛病,于是又坐回自己的位置,继续忙活自己手里的活计。

时间来到五月底的时候,羊毛制品终于开始了大批量的产出。

一批批的材料在工坊中走完了所有的工序,拾掇好的羊毛先是被祛味去油,然后经过软化等流程,最后经由纺车纺成了毛线。

而最后一步,则是把毛线织成各种保暖用品。

在这方面上,陆执安很早之前就已经给他们提供了自己的建议。

羊毛围巾、羊毛保暖背心、羊毛帽子……

反正他知道的形式他都说了出来,至于怎么织,他就真的是一窍不通了。

中学的时候倒是有见同班同学们织过,但那会儿他忙着学习,瞥过一眼之后就没有放在心上,更不可能去研究。

所以这部分的工作就是交给了织匠们来做的。

要不怎么说术业有专攻呢。

织匠们虽然在毛线编织上纯纯的0基础,但是在听了陆执安抽象的“两根木针弯弯绕绕怼来怼去”的制作过程描述之后,还是搞出来了两套方案——

一套是用类似于织布机的机器来编织,另一种就是用毛线针来编。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吧。

用机器来编速度要快一些,但是就像是织布机一样,织出来的就是一大块的羊毛毯,而且没有办法裁剪——羊毛线比较粗,容易散开。

用毛线针手打倒是可以直接做出各式各样的成品,但是速度慢,很难量产。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但不管怎么说,羊毛的量产是开始推进起来了。

五月底,第一批羊毛制品的成品样品被秘密送进了宫里。

陆执安和葫芦娃们再次收到了陆远平的召见,在御书房中齐聚一堂。

他们对于这些制品都还比较满意,毕竟使用效果摆在那里。

所以,如今他们就要开始推进羊毛贸易的下一步了——

将羊毛制品,高价卖回草原上。

别看草原牧民们的生活很贫苦,实际上和大恒也是一样的,苦的都是底层,上层贵族们还是很有钱的。

而在草原上,够不够强壮、有没有实力,是决定一个部落、一个勇士未来的最重要指标。

有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壮,他们会在大冷天的只穿一两件单薄的衣服就出门,以此表明自己的体魄健壮。

“爹,你觉得,咱们要是把这种普通的羊毛衣明着高价卖给他们,然后再暗地里递消息,卖更薄一点的羊毛衣给那些草原勇士们,可行吗?”

羊毛嘛!紧着一只羊来薅才最爽了!

他们不是喜欢显示自己的本事吗?给他们这个机会!

这回,就连孟信昭这个每次看外孙都忍不住戴点滤镜的人,看着陆执安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不是都说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吗?

瞧瞧这对敌人的狠劲儿!

孟信昭倒不是觉得陆执安这样不好。

反而他之前一直都在担心陆执安会不会因为心软,而在未来错失良机。

古语云,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太子殿下在学兵法的时候倒还没有表现出太大的不同,只是会下意识选择一些相对麻烦一点、但是对于人手的损耗更小一些的方案,这还可以解释为爱兵如子。

但是在御书房的几次见面中,他明确地感觉到了殿下对于普通百姓们的怜惜,和对民生的重视。

顾明远案中,朝廷搜得的赃款要分出一部分来给受害的百姓们进行赔偿这件事就是陆执安提出来的。

还有济民书院的成立,以及研究院的成立,东宫投入在各项研究中花费的钱财。

这一笔笔的花销单独看,或许只有赔偿金的消耗大了些,但其他的部分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而这些钱用来做什么了呢?用来研究于民生有利的事情。

从改进造纸术,到水泥,到宫中如今稍有传闻的那个什么肥料,花钱如流水。

但是这些研究的目的又都是好的,让他们就算是想要拦一栏,都找不到合情合理的理由。

也是因为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关系民生,所以在他们这几人的认知中,一直都觉得太子殿下比较心软,没有什么凌厉的手段。

即便是有羊毛贸易这么个堪称兵不血刃的奇招,也被他们当做了这一特质的佐证——

不舍得将士们在前线拼杀卖命。

可是今日陆执安这一明一暗的两套方案,让他们意识到,事情好像和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陆执安是真的心软吗?

让陆执安自己来回答,那当然不是。

能让他心软的,只有自己人,而绝不可能是敌人。

戎庭每年秋季频繁南下劫掠,即便是披了个边境小部落的皮子,可是谁不知道那些人就是来自于戎庭。

因为他们的劫掠,北境的百姓们日子过得就没有几天安稳的,一年苦过一年。

多少人间接因为这一次次的劫掠而死?

那可都是大恒的子民!

陆执安所有的心软都只会留给自己人,比如他会为了让前线的将士们少受一些伤害,少一些战死沙场的惨烈,就提出了羊毛贸易这个方案。

同时,他的心狠也从不吝啬给敌人。

举个栗子,假如他现在有手搓蘑菇蛋的外挂,那他会毫不犹豫地搓出来,丢到大恒海外东北方向。

那个位置是什么存在,大家懂得都懂。

不共戴天。

他都可以对那群矮子这么心狠了,自然也要平等地对待每个敌人。

尤其是当简单的一个策略就可以伤敌一万自损十几的时候,他干什么不用!

这也就是他不是学经济学的,不然高低得用一些金融手段,无痛收割N国领土。

可惜他所知道的贸易战实在是有限,就连羊毛贸易的灵感来源,也都只是当初研习当代史的时候看了些拓展资料才有了印象的,所以大约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好在这手段说起来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复杂程度却不算特别复杂,了解了整体逻辑之后,即便是他帮不上什么忙了,陆远平他们也能处理的很好。

至于做出超薄羊毛衫这个建议,陆执安觉得自己也就是稍微利用了一下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而已。

羊毛衫足够保暖,他们穿在身上就可以少一些衣物,对于有冬天穿得越少越厉害这一奇怪认知的草原人来说,这样的心理简直不要太好利用。

接收到来自外公他们的诧异目光,陆执安自己在心里还嘀咕呢。

要不是搞出来火|药之类的东西风险太大,容易伤人伤己,他还想着直接一排大炮开出去攻城略地呢。

前世世界的主要基调是和平发展,碍于立场,他们很多血仇都没有办法报,这要是能在大恒报了仇,也算是了了他在学近现代史时候产生的心结了。

他们这代人,谁还没有做过把那些人突突个干净的美梦呢。

话题扯远了。

陆执安的这个提议虽然有点歪,但也可以说是歪打正着。

他们怎么都是要对戎庭动手的,如今不过是多加一个手段,让他们败亡地更快一些,这么一个小小的建议,自然也就被采纳了。

于是,这会儿压力就来到了工坊这边——制出更加轻薄的衣服。

而除此之外,关于冬季向戎庭倾售羊毛制品的铺垫,也被提上了日程。

羊毛制品这么好用的东西,总是要名声在外,才能让事情显得不是专门针对戎庭而设的圈套。

所以,从开春时候,陆远平夸赞暖衣的时候,这份铺垫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这声势还不够浩大。

只是在宫中有夸赞的名声,看起来总是有些诡异,所以,陆陆续续的,从大恒的南方开始传出了暖衣的名声。

至于暖衣的来源。

有说是夫人娘家亲戚送的,有说是自家小叔名下的工坊做的,也有说是拐着九曲十八弯的表亲给的节礼。

总之,真真假假的消息都有。

这消息沸沸扬扬地传了好几个月,才终于有人出来“认领”,宣布暖衣是从他们家传出来的。

这个时候,秋天都已经到了,人们对于保暖衣物的需求也正在提高,于是那人顺势宣布——暖衣正式开始对外售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消息一经传出,几个月的喧嚣送算是有了发泄点,对暖衣感兴趣的人顿时乌泱乌泱地就冲了上去,那架势,恨不得把暖衣一抢而空。

价格高?不是问题!皇帝都说好了!买!

至于暖衣的销量到底有多少……那谁知道呢?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如今这消息还在铺垫阶段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