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蒸蒸日上(1/2)
第140章蒸蒸日上
赏不赏花宴的暂且不说,陆执安在讲学过后短暂的休息时间已经结束了。
他,要开始搞大事了。
自从他们一家回到京城至今已经有七年,济民书院创办也有将近六年了。
六年的时间,已经足够第一批的学生们将陆执安记录下来的知识学个七七八八。
因为没有后路,所以学的时候,他们更加不遗余力。
而陆执安毕竟不是专业研究这些科目的,即便是记性不错,复盘出来的内容也就将将覆盖高中水平而已。
更深的,他是不懂的,只能提供一些稍高层次、但是比较广为人知的消息,当做指引方向的路灯。
这几年的时间陆执安一直都没有往外放出太多的超时代技术,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要留给济民书院,打响他们的名声。
总是要让这座书院,名副其实才好。
这本就是陆执安一手创建出来的书院,自然,也是以他的意志为前进路线。
济民书院中的文化类科目虽然少,但是关于思想上的教育可从来没有短过。
早些年的时候,陆执安还特意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去和这些学生们一起过了个早年。
也是那个时候,留下了被奉为校训的四句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是陆执安前世著名的横渠四句,这个世界当然是没有的。
陆执安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当学生们问他希望他们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他是这么说的。
而这些学生们也是真的做到了。
自从他们正儿八经地开始研究一些项目后,每一个提交到侍书手里的方案,所研究的方向全都是有关于民生天下的。
也不仅仅是民生。
陆执安还看到过研究有更强清洁效果的方案,研究目的是赚钱,好让书院的收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六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其实距离学生们开始自行组成小组做研究也才过去了一年多一点,然而开年之后已经开始陆续有成果出来了。
如果要问改进生产力的工具有哪些,陆执安可以列举出来许多种。
但若是要问他当下大恒能用的改进工具有什么,陆执安首先想到的就是——
打穗机、纺纱机和水车。
奈何很可惜,他对于这三个大家伙的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些皮毛,对于学生们的研究也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
好在,这种比较原始的工具,本身结构就比较简单,改进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思路。
首先被改出来的就是纺纱机,也是因为这玩意儿陆执安知道的信息关键。
即便是学生们都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将纺纱的锭子竖起来放,竟然就能省了那么多的力气和时间。
尤其是当初定下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想的本就是帮助妇女们多赚些钱,好让大家像她们一样。
当第一批五年级毕业的学生们开始在学校里面兼职助教后,原本已经因为长时间不见儿女想要闹事的家长们终于安静了下来。
而济民书院中,第一届的孩子一半是孤儿,另一半里有大半都是女孩儿。
这些女孩儿无论入学的时候多大,这个时候都已经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
当初这些女孩儿们大多数都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考上书院之后家长们觉得反正可以省一个人的粮食,就没急着把人带走。
但是现在到了年纪,换彩礼钱可比省这一口粮食划算得多了!
而且还是学生,是识字读书了的,那彩礼钱可就更多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济民书院的学生中有一批考上了书院里小夫子的位置,可以领工钱这件事传了出来。
有人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每个月领的工钱虽然没有彩礼多,但孩子还能在书院里待五年,那就是六十个月。
便是每个月都只有半两银子,那也有三十两呢!
可不比最高不过十两的彩礼钱多?!
一来二去的,就没几个人闹着要让孩子退学了。
而事实上,这些孩子们每月的工钱是一两银子,只是大家在商量过后统一将其中的一半瞒了下来。
在书院里面所有的生活所需都有书院提供,会跟孩子要钱的家庭大多不会给他们留一些傍身,就只能孩子们自己留下来了。
当然,也有不跟孩子要这份钱的,不过那基本上都是男学生才有的待遇了。
总之,在学生们奇奇怪怪的默契下,大家还真的就没有一个人将真正工钱泄露出去的。、
这一笔钱很好地安抚了那群想拿人换彩礼的家伙,也更坚定了女孩儿们帮助天下女性的心。
所以,当她们可以申请一笔钱做自己想做的项目时,大家就开始朝着女孩儿们可以多挣钱的方向努力去了。
陆执安也只是在过程中稍稍提点了一句,说是可以尝试将纺纱机、织布机这些机器的运作方式改变一下,看能不能让一个人同时纺更多的纱、提高织布速度。
没想到,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竟然真的让这群丫头给折腾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