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74章 普天同庆

第174章 普天同庆(2/2)

目录

“玉米~小玉米~”

穆安竹一直看着他,是第一个发现的。

可能是觉得对眼前这个人没什么印象吧,小玉米的鼻尖耸了两下。

大约是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乐颠颠地又咧开了嘴,奉上一个无齿微笑。

“殿下,他对我笑了!”

穆安竹有些惊喜。

“这孩子是真爱笑啊,刚出生那会儿我刚把他抱怀里,他就冲我笑了。”

“爱笑好,爱笑的人日子都过得顺遂。”穆安竹笑眯眯地,轻轻拍打着襁褓。

“对了。”穆安竹擡起头,看向陆执安,“殿下怎么这个时间还未就寝?”

陆执安的作息她很清楚,如果没有紧要的事情绝不可能熬到这个时间点。

但如果有要紧事需要他连夜处理,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待这么久。

“嗯?”陆执安正看他俩看的入迷,一时没反应过来。

“哦,我在给孩子想名字呢,不知不觉的就到这会儿了,对了,我刚刚想到了几个还不错的名字,你来参详参详,看看孩子……”

陆执安话说到一半,才看到穆安竹隐约合上的双眼。

这是实在扛不住困意了。

没说完的话吞回腹中,陆执安小心翼翼地将襁褓从她怀里抱了出来。

穆安竹还记得自己抱着孩子呢,紧张地睁开眼,就看到了陆执安。

“没事,别怕,你累了,先休息,孩子有我看着呢。”

陆执安轻声哄了两句,见穆安竹重新合上眼,抱着小玉米轻手轻脚地往外走了两步,示意绿茵帮穆安竹躺下。

她是真的很累了,明明上一秒还醒着,现在被人这么折腾都没有醒来。

陆执安重新裹紧了襁褓,把小玉米送回了房间,回东厢房的时候看到了已经收拾妥当,在正房门口守着的绿茵。

“照顾好你们娘娘,让她不必为其他事情费神,万事有我呢。”

“是。”绿茵遥遥行礼应下。

已经这个时间点,再去睡觉就不现实了,陆执安干脆接着翻书去,时间一到,直接换好朝服,上朝去了。

.

广明殿外

今日的殿前广场和往日比起来冷清了不少。

人倒还是那些人,不过大家都没有什么谈兴,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东宫的方向。

太子殿下不与陛下同行的时候,都会在觐见之前从这个方向过来。

昨日中秋宴结束的太过仓促,他们又没办法在宵禁之后还让人守在宫门外等消息,。

虽然知道太子妃属于正常生产而不是遭了手段,但没有听到结果,就放心不下。

所以大家伙都等着太子殿下这边的消息呢!

万幸,今日殿下不是踩着点来的。

陆执安刚到殿前广场,就被大臣们给围了。

“殿下,太子妃娘娘和小殿下可还安好?”

问出这句话的,是已经升任工部尚书的赵家梁。

从身份上来说,他是太子少傅,从品级上说,他是从一品大员,代表众人问出这一句理所应当。

更何况,众所周知,太子三师三少里面,当属这位少师与少保孟泽鹏与他关系最亲近。

“赵师。”陆执安对赵家梁先行了个弟子礼,惊得他周围的一群人赶忙避让开来。

“太子妃昨夜亥时诞下一子,母子均安。”

终于从陆执安这边得了准信儿,在场众人都乐开了花。

陆远平和陆执安一看就是两代明主,此前最让人担心的子嗣问题,如今也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对于绝大多数朝臣来说都是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小玉米平安降生的消息,硬是让他们弄出了普天同庆的效果。

陆执安也是正春风得意,虽然熬了个通宵,但这会儿还是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通宵的疲惫感。

大家伙在殿前广场上乐了好一会儿,才到了上朝的时间。

开朝没多久,就有人出列上奏。

“陛下,昨日中秋,先有玉米丰收之喜,后有皇孙殿下降生,可谓是双喜临门,臣请陛下,大赦天下,与民同庆!”

大赦天下?

陆执安回身看了一眼,出列的人是礼部司郎中郁春。

礼部,顾名思义是掌管礼乐的部门,不过在大恒,这个部门不仅掌管礼礼乐,学校、外交之类的事情也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

而礼部司,则是礼部四个下属部门之一,主要分管的就是礼乐相关之事。

大赦天下这种事情,和礼部也算是相关,由他提出属情理之中。

不过陆执安对他提出的大赦天下不是特别感冒。

大赦天下赦免的是什么呢?

是比较轻的罪行。

但既然是罪行,为何要赦免?

这种大赦天下,置那些罪人手下的受害者于何地?

再迷信一点。

陆执安都担心来这么一遭大赦天下,会折了孩子的福气。

这不是造孽吗!

“郁大人此言差矣。”不需要别人提出意见,陆执安自己亲自出马了。

“请殿下指点微臣。”

郁春是个聪明人,立马应下。

“既然是双喜临门,要与民同庆,那自然是应该选能惠及更多人的方式,这般,才能真正做到普天同庆不是?”

陆执安知道这位郁春大人并不是真的愚蠢,只是按照惯例都是大赦天下罢了。

但陆执安不乐意啊。

“郁大人仔细想想,是大赦天下惠及的人多,还是削减今年的部分税赋惠及的人多?”

那自然是削减税赋了!

大恒绝大多数的百姓可都是要交税的!

就算是大恒最乱的时候,羁押的犯人也绝不可能有其他人万一之多。

陆执安没有明着说自己不乐意大赦天下,毕竟指不定里面就有他们谁拐着弯的亲朋。

又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还能说服大家的方案。

于是乎,大赦天下就变成了大恒今年所有人要缴的税,减去一成。

别小看这一成。

如今大恒的环境和以前可不一样了,寻常百姓家中税赋,哪怕只是少收一成,都能给一家人省下数十斤的粮食呢。

若是人丁兴旺一些,省下一两百斤也不是不可能。

也不是不想减免更多,但,一来,朝廷需要税赋来支撑财政,二来,明年的税赋还要正常收取,若是和今年差的太多,难免会让百姓们产生落差感。

升米恩,斗米仇。

陆远平不会不懂这些。

讨论完与民同庆这件事之后,今日早朝的流程回到正轨。

下朝后,陆执安和赵家梁一同往书房去。

“达尔沃王国此次可算是栽了个大跟头,赵师可知,前两日我看到战报的时候,高兴得多吃了一碗饭!“

达尔沃王国,即高原达姆王朝分裂之后的三个政权中,主战派所掌控的政权。

也就是春耕之后秦蒙就着手对付的敌人。

更是导致当年松州鼠疫的黑手。

松州鼠疫一事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在大恒的有志之士心中,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抹去的伤痛。

三万余大好儿郎无辜冤死,谁听了不说一句痛心。

但斯人已逝,活着的人除了复仇,什么都做不了。

赵家梁是当年主持救灾的人,更是亲临松州,当年松州的惨相他都看在眼里,也是朝官中感触最深之人。

在这一点上,师生两个很有共同语言。

“不瞒殿下,臣前日也多吃了半碗饭。”

虽然这次达尔沃王国并没能被打散,但在秦蒙神来一笔的绕后偷袭之下,直接损失了近八成战力。

虽然没打散,但也是摇摇欲坠了。

达尔沃王国的敌人可不仅仅只有大恒,还有另外两个老对头呢!

他们绝不会放过蚕食达尔沃剩余势力的机会,而大恒,也不会就此收手。

所以达尔沃的灭亡,今后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高原气候恶劣,粮草不多,秦将军命人绕后毁掉他们的粮草,实为釜底抽薪,直接扣死了他们的命脉。”

“又有长明油与霹雳弹的助攻,这一战,想要败都很难。”

长明油,取其不易扑灭的特性,也取偿命谐音,当年在与戎庭一战时,头一次登场就扰乱了戎庭将士军心,造成了大量的杀伤。

更别提还有霹雳弹这种大杀器了。

确确实实的是想要输都很难。

“是啊,经此一役,当年松州之仇,也算是报了大半了。”

达尔沃的首领被擒,重要官员也被抓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漏网之鱼一个个的都不足为惧。

当年一事的主谋悉数落网,剩下的都是些小喽啰了,时过境迁难以分辨。

而最好战的达尔沃都已经成了这个模样,主和和中立的两派被大恒吞并,也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说话间,师生两个就到了书房外。

“陛下,太子殿下与赵尚书请见。”

何书的通报一如既往地迅速。

“进。”

两人前后脚地进了殿,一起行礼。

“行了起来吧。”陆远平挥挥手。

“小玉米昨晚可好?”

陆远平先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他醒来之后就已经问过何书了,只是还是觉得问陆执安更安心而已。

“好着呢,不哭不闹,见谁都笑,胃口也好,估计要不了多久就白白胖胖了。”

平安就好。

陆远平乐呵呵地点点头。

“太子妃呢?太医那边怎么说?”

“秦院判已经请过脉了,说只是正常的生育损耗,只需要好好养着,很快就能恢复。”

秦院判昨日没当值,也不是妇产相关的太医,所以就没有被拉到东宫去。

不过今日一早他听到消息之后,就主动去了趟东宫。

他在调养妇人身体上确实没别人好,但诊脉却是一等一的。

便是陆执安,听了他的诊断也都更安心了几分。

“那便好。”陆远平还是乐呵呵的,“何书,等会儿太子回去的时候,把昨晚准备好的东西都带回去。”

乖孙孙出生,陆远平这个当爷爷的当然是要有点表示的。

所以两口子昨晚睡前就在想着送什么呢。

“是。”陆远平心情好,御前伺候的何书自然也心情好。

这种好时候可不多,就是稍微犯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陆远平都不会看在眼里。

倒不是说真的要犯错,而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可以稍稍放松一下,不必时时刻刻紧绷着了。

能轻松一点谁不开心?

因为小玉米的出生,别说是宫中了,就是整个京中,整个大恒,那都是跟着高兴的!

聊完了家事,就是国事。

赵家梁今日来,可不是为了路上和陆执安比各自多吃了几碗饭的。

“陛下,这是北境各城的城墙置换汇报。”

北境,也就是当初与戎庭对峙的地区。

戎庭所在天寒地冻,不适宜人类生存。

不过夏季倒是很好的草场,非常适合繁育战马。

大恒虽然已经将戎庭所属各地纳入了国土范围,但当初边境线上的那些城池,也没有被抛弃。

北境之外平原较多,易攻难守,所以北境这条线上的各种城池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北境之北失守,这里必定会成为重要防线。

休养生息这几年,大恒腾出来的劳动力可不仅仅只是做了休养生息这一件事。

尤其是驻守各地城池的将士们。

这两年大恒造出来的水泥,一部分用来改善田间环境,一部分则是用来给边境修筑新的城墙。

以往的城墙没有被废弃,这次是在原本的城墙之外新建了一圈城墙。

新的城墙用研究院搞出来的高强度水泥作为主要材料,别说是刀砍斧劈了,就是万一有人搞来一个霹雳弹砸上去,也只能炸掉新城墙的一层血皮。

有了这层新城墙,边境各城的防御力一下子就能上好几个层次。

以往的旧城墙也没有废弃,毕竟也是在外部浇筑了一层水泥的,防御力也很不错,留作第二层保险。

赵家梁这次来就是汇报这些城池新城墙的工程进度的。

他是工部尚书嘛,这事儿在他的工作范围内。

今年西疆忙着打仗,北境就忙着修城墙了。

将士们平日里除了训练之外,就是帮忙修新城墙,那么多驻军,每日抽调一半都绰绰有余,工程进度自然也就涨得飞快。

要不是因为中间得等着晾干之类的工序,那群干得热火朝天的小伙儿们能再提前三个月完工。

如此进度,陆远平自然是满意的。

最近好消息太多,他都开始觉得自己的腮帮子笑的有些发酸了。

“赵卿近日也辛苦了,此次城墙修建圆满完成,赵卿功不可没,正好今日工部没有大事要事,你便在家休息几日,好好养一养身体。”

“陛下,臣身体好得很,要不这休息就……”

“哎!”

陆远平也被陆执安吹“枕头”风吹了好几年了,很是认可他的理念。

尤其是这几年大臣们的身体情况都不错,朝中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就更不会不顾大臣们健康状况压榨他们了。

“让你休息就休息,秦院判上次给你诊脉还说呢,你睡眠时间不足,对心脏不好。”

“朕还想与赵卿多共事几年呢,此事不必再说,就这么定了!”

赵家梁:……

他就只是过来汇报一下工程进度,怎么就又被放假了呢?

哎?他为什么要说又?

赵家梁看向陆执安。

陆执安低头研究自己今□□服袖子上的花纹,没分给他半个眼神。

陆执安也没办法,他尊敬赵家梁,也尊敬他为了百姓可以置己身于不顾的大义之举。

但人都是有感情的,让赵家梁放下忙碌的工作短暂修养一下这种事情他不可能阻拦。

而且自打当年治河回来之后,陆执安就总觉得他这个老师给他留下了体弱多病的刻板印象。

那会儿他去松州救灾他就担心的不行,现在没有要紧事情,能修养自然要修养一下。

但是赵家梁的求助他作为学生又不好拒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没看见他的求助。

赵家梁和陆执安也相处那么多年了,还能看不明白他的意思?

这就是没戏了。

“臣,遵旨。”

赵家梁无奈地应下。

他是真的不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但是对于两人的关心,说不受用那绝对是假的。

不止一次的,他都觉得自己何其有幸,才能遇到这样的两代君主。

被迫休假的赵家梁告退后,陆执安也跟着走了。

出了书房,陆执安就邀请他,一道去东宫,看看他刚出生的儿子去!

“臣方才似乎听陛下称呼皇孙殿下为小玉米?”

出了御前,就不必那么拘谨了,赵家梁笑呵呵地问。

“对,这是我给他取的小名,昨日他在阿竹腹中听到玉米丰收的消息就迫不及待地降生,一看就是和玉米有缘。”

赵家梁微微点头。

“好名字。”

赵家梁一心为民,对于玉米喜爱非常。

而他对陆执安这位太子也是相当满意且敬重的,爱屋及乌,对他的儿子自然也有天然的好感。

陆执安给孩子取这么个小名,他自然不会有意见。

“是吧,我也觉得这名字很好。”陆执安提起儿子就精神抖擞,有听众在,他能洋洋洒洒说半天。

“昨晚小玉米一出生,太医就给看了,虽然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但已是足月,胎里养得好,这小家伙健壮的很。”

“赵师你不知道,昨晚我刚把他抱在怀里,他就冲我笑了。”

“这小家伙是个见人就笑的模样,一看就是个开朗的,昨天一听玉米丰收就急着出来,估计长大以后啊,不知道要怎么折腾人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