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驸马不能碰(2/2)
——
登州港,大船入海之后,今日航行。
目的地是高丽。
高丽与大宋一直有丝绸、瓷器、药材贸易,大宋输入高丽的主要商品包括茶叶、铜器、书籍。
没错,书籍也是他们的刚需,高丽王朝的上层,都很痴迷于中原的文化。
然后从高丽带回来人参、毛皮.
这一代的高丽王朝,战绩可圈可点,比他们的后辈强多了。
早在大宋建国不久,辽圣宗欲控制高丽北部,高丽则借北宋支持北拓。
结果高丽在1018年“龟州大捷”中,还真就击溃辽军10万人,迫使辽承认其主权,但需割让鸭绿江以东女真故地。
他们还曾经多次击败女真,完颜部统一女真后,与高丽在曷懒甸反复争夺,高丽虽多次获胜,但逐渐无力遏制女真扩张。
外交上,他们也很有一手,比后世的子孙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早在童贯和赵佶要和女真人缔结海上之盟的时候,高丽就明确反对,甚至不惜严词拒绝大宋使者从高丽进入女真地界谈判结盟。
因为他们早早就看到了女真崛起的威胁,为此花费重金,从大宋引入弩机、火药武器,改进骑兵装备,准备应对女真的崛起。
后来看到大宋一意孤行,他们就暗中和辽国妥协,无奈大辽实在太拉跨,没能顶住女真人的猛攻。
可以,如今的高丽上层按住中原文明猛学,能把书籍买成畅销品,是有用处的。
他们的决策都带着些汉家智慧,兵马虽然不是很强,但也能打。
正因为如此,才能一直游走于几大国之间,始终坚挺。
连国土都没丢失多少。
此番定难军崛起,又被他们嗅到了,早早和陈绍取得了联络。
估计早就做好了改换大哥的准备。
陈绍此番,想要借道高丽,从鸭绿江杀到辽东腹地。
这是他第一次派人去和高丽人谈判,不知道要进行几轮,高丽人又会开出什么条件。
当然,明面上这依然是商船,是去高丽做买卖的。
在登州刀鱼港口,曲端看着三艘大船离开,上面载满了货物,还有自己的三个亲信,以及代王派来的太原高官。
他的心情,就如同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的波涛一般。
平静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战功啊!
终于轮到我曲大来取了!
虽然因为陈绍和朱令灵的不断劝,曲端此时已经轻易不其他人不知兵这样的话了,但是他心中的自负可是一点都没少。
在不远处的一个海边瞭望楼里,萧氏同样激动万分。
明艳的脸庞上,也泛起潮红,眼神明亮。
出海了!
自己定要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商路,在茫茫大海上,攫取无穷无尽的财富。
——
汴梁城外。
陈桥镇。
太祖皇帝在此成就帝业,被人黄袍加身,返回汴梁,从孤儿寡母的手里,夺了后周的江山。
此时李纲和宗泽,却在这里相聚。
他们的脸色都很凝重。
大宋到了今日,才算是遇到了真正的危险,比之女真凶险一百倍。
女真再狠,自己还能聚集天下忠正之士,殊死抵抗。
自己这些人,忠于大宋的人,有为国家死战的机会。
但陈绍这个敌人,你没法对付他。
如今开战,是给了他一个理由,弄不好自己就成为千古罪人。
不开战的话,他就在大宋的体制内,疯狂攫取大宋的国力,成为他自己的力量。
整个大宋都在被他虹吸。
疆域在一点点沦丧,人心也是一样,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样下去,他的实力会不断增强,大宋则会越来越衰弱。
就连张叔夜、种师中这样的人,也都已经投奔陈绍了。
还有多少人能顶住?
想到这里,李纲仰头干了一杯酒,道:“汝霖啊,你.咱们可还有机会?”
“莫这般丧气的话。”宗泽脸色倒是更显平静一些,道:“事犹可为。”
李纲苦笑着摇了摇头,“你有所不知,前几日我入城,前去拜见官家。我与他陈述利害,叫他防备陈绍,你猜官家什么?”
“他竟然陈绍是国家柱石,海内人望所归,叫我不可胡言乱语,然后拂袖而去。”
“我们的官家,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发怒,没想到竟然是为了一个权臣!”
这才是最让他绝望的,自己这些人,还在为大宋呕心沥血的时候,大宋自己的官家,好像已经‘叛变’了。
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叫人无话可。
不过这也并不能改变李纲的心志,他只是发发牢骚,跟老友诉苦而已。
他心中的苦闷,除了宗泽这些人,还能跟谁呢?
宗泽和官家接触不多,但是他心中的绝望,丝毫不比李纲少。
汴梁里投奔代王的,那才多少人?
你要不要来河北瞧一瞧,去幽燕看一看。
这两个地方的士绅,心中眼里还有大宋么?
早就没有了!
西域、陕西、河东和山东,那就更不用了。
李纲只是觉得大宋亡国在即,凶险万分,宗泽心中则是觉得大宋已经亡了。
只是还没有宣示而已。
而且最令他绝望的是,在仔细思索之后,宗泽发现陈绍还不能死。
他活着的时候,至少还能约束部下,抗击外虏。
要是此时陈绍死了,那他手下这几十万大军,瞬间就会成为一个个军头。
那时候局面会更加吓人,重演五代时候的乱象,也不是没有可能。
女真会因此彻底崛起,成为下一个契丹,甚至比契丹更加强盛。
定难军的组成太复杂了。
他们唯一的纽带,就是陈绍,这个定难军的绝对核心。
“汝霖,你举得如何才能除掉陈绍?”
宗泽叹了口气,道:“万万除不得”
你不管他,他只是慢慢吸大宋的血,占据大宋的土地,收拢大宋的人心。
但你要是去解决他,那中原就会彻底大乱。
这个难题已经无解了,想要解决,难度就像是在魏初汉末,如何解决掉曹操这个大汉权臣。
“对了,你听他要在山东组建水师一事了么?”宗泽想要问问具体情况。
既然无法改变定难军实际上的存在,不如了解一下他们的动向,从海上运兵去辽东腹地这个想法,宗泽每次想到都觉得大有可为。
“水师有什么用处!”李纲骂骂咧咧,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在痛斥陈绍种种不臣之举。
宗泽听得有些烦躁。
此时并非是宣泄不满的时候,要是能收回辽东,进而灭掉女真,这是何等的功绩。
后世的史书上,这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比太祖结束五代,建立大宋还要光耀。
可李纲等人,对此竟然是出奇的漠视。
宗泽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心中想着大宋沦到如今这个境地,恐怕并非是君王无道所致。
大宋的公卿士大夫,也难辞其咎。
你们压制武人太狠了,你们太自以为是了,如今报应来了.
陈绍和定难军这个报应,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自己的心腹爱将岳飞,都已经跑到古北口前线去了,似这等年轻的将才,是愿意待在有功必赏、驱逐鞑虏的定难军,还是待在昏招频出,压制武人的军中为大宋效力。
答案好像是毫无悬念。
看着今日的李纲,宗泽知道,大宋的清贵士大夫们,还是没有一点点的改变和长进。
——
古北口下,岳飞军中。
徐庆滔滔不绝,把代王的话原封不动地传给岳飞。
“代王了,他们定难军上下,从暖泉峰出兵以来,马不驻步,兵不卸甲,大战斗五百余场,已经是精疲力竭。
而他代王从不轻贱士卒,自然要好生休养,让咱们不用担心,好生努力准备,北伐早晚都要北伐。”
岳飞听完,沉思半响,没有话。
这些话对也不对,代王不该是这种想法,观其行代王是个明智的人。
他定然是有自己的什么计谋,而自己没有悟到的。
岳飞在脑子里,把自己亲眼瞧见的定难军的动静都回想了一遍,没有想到什么特别好的机会。
也没见他们有什么大的调兵动作。
眼看着他脸色阴晴不定的模样,徐庆突然道:“将主,其实咱们不用多想了,这一路杀来人家代王看的比咱们远多了。”
“咱们能想到的事,代王肯定也能想得到!”
听着手下亲腹,话里话外对代王的推崇备至。
岳飞突然长叹了一口气
人心啊,实在是太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