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493章 我用

第493章 我用(1/2)

目录

第493章我用

不过其中名望最高的是不是喻时,而是大名鼎鼎的李攀龙,此人在当今文坛即使不持牛耳,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而且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嘉靖帝南狩之后,李攀龙与几个好友逃回了老家济南歷城,去岁韃靼侵袭山东,李攀龙家破人亡,后南下去了南京。

其中还有个曾经与护卫军打过交道的,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王叔果,他的舅祖就是张瑰,后者的次子张逊业与舟山关係不浅。

去年也正是张逊业求援,舟山才发兵温州,前后了几个月的时间绞杀倭寇,除夕夜丁邦彦攻破玉环山,终保永嘉、太平安全。

一一介绍之后,陈锐开口道:“此战之后,登州九县一州,加上平度州汶水县,以及莱州的昌邑县、潍县、掖县,均设內书房。”

“此战韃靼肆虐地方,民眾皆苦,且有本地大户降胡,还望诸君襄助,安抚民眾,整顿地方。”

“不过如今千头万绪,且护卫军一部还在绞杀残余敌寇,诸君先由內书房安排,在即墨、高密、胶县三地熟悉一二。”

不管这些人之前熟不熟悉实务,但舟山內政体系与明廷是有很大区別的,很多事情都有著固定的流程,他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適应。

眾人起身作揖行礼,不管是为了驱逐韃虏,还是为了建功立业,再或者是为了追逐名利,这些人肯北上,陈锐就愿意用。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胆量北上,从明廷弃山东之后,也就王德、海瑞寥寥数人而已。

虽然陈锐心里很清楚,这些人中未必没有钉子,这些人未必就是什么是好鸟,但恢復地方,总是需要人手的。

沂州那边大捷,虽然吴惟忠没有扩张地盘,但即使如此,莒州內书房的凌云翼那边也抽调不出人手,舟山那边更是如此,人手实在是捉襟见肘。

不过这些人赴任还需要安排,而且护卫军还在护送民眾返乡,周君佑、楼楠还没有率军入驻登州,扫平地方。

半个时辰后,將人送走之后,徐渭环顾四周,笑著说:“谁最有可能是————”

此刻內书房中,除了陈锐、徐渭之外,只剩下吴泽、万表和孙升、陶承学四人。

这四人都是能信任的,吴泽、万表是老人,孙升是陈锐的岳父,陶承学与舟山之间一直保持联络——甚至於老哈在南京埋下的情报网,陶承学也是参与其中的。

吴泽都没出仕,自然是不懂的,万表都致仕好几年了,而且是武將,对此也是不懂的。

眾人的视线集中在孙升和陶承学的身上。

陶承学轻声道:“今日眾人中,以李攀龙最有名望,嘉靖二十九年初,他与王世贞等六人在京师结社,被誉为六子。”

“当然了,如今只有五子,王世贞已被除名。”

“李攀龙是山东济南歷城人,对韃靼自有恨意,但他与殷士儋乃是至交。”

徐渭嘖嘖两声,他都有点佩服李攀龙了,若论左右逢源,真的要甘拜下风。

殷士儋与舟山关係向来不错,不过已经入了裕王府,这么说来,李攀龙有可能在南京通过殷士儋这条线投入裕王摩下。

反过来,正因为殷士儋与舟山的关係,李攀龙也通过这层关係希望在舟山有所建树。

顿了顿,孙升补充道:“宗臣也是有国讎家恨,此人也名列六子,据说是受李攀龙之邀北上的,不过他是兴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