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 >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交易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交易(1/2)

目录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识便醒了。

虽然昨晚得知了拍花子团伙的消息,让他心头沉甸甸的,但他怎么着也是刑警队大队长,必须要养成处变不惊的习惯。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迅速穿衣起床。

院子里,王娟已经在灶台边忙碌,小米粥的香气混合着晨雾,带来一丝暖意。

“娘,早。”

陈识一边打着井水洗脸,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对了,昨晚上我下班路上,听东直门粮站一个相熟的朋友说,他们那儿今天有一批临期处理的陈年小米到货,价格比市面低三成,就是数量不多。您要有空要不看看去?买点回来,熬粥喝,爷奶肯定喜欢这口。”

王娟正在和面,准备蒸窝头,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惊喜:“真的?低三成?那可不老少了!陈年小米熬粥最是养胃!你小舅今天好像轮休,我这就去前头院儿跟他说一声,让他早点去排队!”

这年头,能省一点是一点,尤其是粮食,更是精打细算。

听到能低价买到好小米,王娟立刻上了心。

“嗯,您让小舅去吧,去晚了怕抢不着。”陈识用毛巾擦着脸,心里盘算着下一条情报。

他快速吃完早饭,一碗稠粥,一个窝头,就着咸菜丝。

然后对王娟道:“娘,我今天上午要去局里开个会,估计又得加班。要是小舅小米买多了,让他给我牛叔赵婶他们也送点过去,年前年后没少麻烦人家。”

“哎,知道了,你快去上班吧,路上小心。”

王娟满口答应,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这小米怎么分配了。

陈识推着自行车出了门,但他并没有直接去分局。

今儿出来的早,局里也都还没到上班点。

他绕了个弯,去了一个隐蔽的角落。

他需要为收购那个元代青花瓷瓶做些准备。

在一片林子里,他换上了一身半旧、甚至带着点补丁的深灰色中山装,脚上蹬着一双洗得发白的解放鞋,脸上还故意用手沾了点墙灰抹了抹,看起来就像一个家境普通,甚至有些落魄的年轻工人。

他又找了个半旧的帆布挎包背上,里面放着一沓钱和票,主要是用来掩人耳目的。

找来一块模糊的镜子照了照,陈识满意地点点头。

他推着自行车,再次汇入清晨上班的人流,但方向却是鼓楼大街。

“为民”理发馆很好找,就在鼓楼大街中段,一个不大的门脸,红白蓝三色的旋转灯筒静静挂着,玻璃窗上贴着理发、刮脸的红字。

时间尚早,理发馆刚开门,一个五十多岁、穿着白大褂、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的老师傅正在店里打扫卫生,用鸡毛掸子掸着镜子前的座椅。

想必这就是赵青山赵师傅了。

陈识把自行车停在门口不远处,深吸一口气,脸上堆起几分焦急和局促,走了进去。

“师……师傅,麻烦问一下,您是赵青山赵师傅吗?”

陈识操着一口略带怯意的普通话问道。

赵青山停下手中的动作,回过头,打量了一下陈识这身寒酸的打扮,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语气还算平和:“我是。小伙子,这么早?理发还得等会儿,热水还没烧开。”

“不,不是理发。”

陈识搓着手,显得更加不安,他压低声音,仿佛怕被外人听见,“赵师傅,我……我姓李,是听……听道上一位朋友说,您家里有件老物件,想……想出手换点急用钱?”

赵青山闻言,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再次上下仔细打量陈识,目光在他洗得发白的衣领和带着墙灰的手指上停留了片刻,满心满眼的谨慎。

“你听谁说的?”

赵青山声音压低,带着审视。

“是……是鼓楼东街‘博古斋’的孙老板……孙猴子,他……他指点我来的。”

陈识报出了之前打过交道的孙猴子的名号,这也是他早就想好的说辞。

古玩行当圈子不大,孙猴子这种掮客,消息最是灵通。

听到孙猴子的名字,赵青山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不少,显然他是知道这个人的,也默认了孙猴子可能泄露消息。

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痛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