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星火逆穹 > 第100章 “剑术”

第100章 “剑术”(1/2)

目录

数年光阴,在老者系统性的传授与吴晟心无旁骛的苦修中倏忽而过。吴晟的修为日益精进,对百家学说的理解虽远未至融会贯通之境,但那份宏阔的视野与辩证的思维已初步成型,如同在他心田播下的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

这一日,老者并未取出新的经卷,而是带着吴晟漫步于山谷间的奇花异草之中。他随手拈起一株色泽艳丽却隐隐散发着危险气息的蘑菇,又指向一旁看似普通、根茎却蕴含剧毒的植物,缓缓开口:

“小友,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益生灵者,可为良药;戕害性命者,便是剧毒。然,毒与药,界限往往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念。用毒之术,亦是我百家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昔年神农氏尝百草,辨其性味,分其毒性,方有后世医药之昌明。”

吴晟闻言,心中一动。他早年为了生计,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采药师,对于常见草药的形状、习性、药性有着朴素的认知。他指着那株毒蘑菇说道:“前辈,此物我记得,当地山民称之为‘七彩阎罗’,色泽越艳,毒性越烈,误食少许便可令人脏腑衰竭而亡。”

老者赞许地点点头:“不错,能有此认知,已属难得。然,知其毒,更须知何以解毒,何以御毒,乃至……何以用毒。”他目光深邃地看着吴晟,“毒,亦是一种力量。用于暗算害人,是为邪道;用于自保克敌,或于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便未必是恶。关键在于持毒者之心。”

接下来的时日,老者开始系统地传授吴晟毒理知识。他并非教导吴晟如何去炼制见血封喉的剧毒,而是从药理根基讲起,阐述不同毒物的性质、发作机理、相生相克之道。他让吴晟明白,解毒并非只有服用对应解药一途。

“修士与凡人不同,身具玄功,体内自成天地。”老者演示着一种独特的运气法门,“当毒素入体,若能第一时间察觉,便可凭借精纯内力,引导其不随气血散入四肢百骸,而是将其逼迫、汇聚于特定经脉节点,最终通过玄气运转,或由毛孔,或由七窍,强行排出体外。此法要求对内息有极强的掌控力,以及对自身经脉了如指掌。”

吴晟依言尝试,初时极为艰难,往往顾此失彼,非但未能逼出模拟注入的微弱麻痹性药力,反而引得气血翻腾。但他凭借过人的毅力和老者耐心的纠正,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逐渐掌握了其中关窍,对自身玄气和经脉的掌控,也在此过程中变得愈发精微。

同时,老者又传授了他一门独特的吐纳术。“此术并非用于增长修为,而是专为防范毒雾、瘴气等无形之毒所创。呼吸之间,引动体内清气于口鼻咽喉处形成细微循环,如同设下一道无形屏障,可极大过滤、稀释乃至排斥吸入的毒性物质,配合灵魂力感知,可保在大多数毒障环境中行动无虞。”

吴晟认真学习,将这吐纳术化为本能。他感觉到,随着对毒术的了解加深,自己对于“危险”的感知,对于能量“性质”的辨析,都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这已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艺,更是对生存能力的极大拓展,以及对“力量多样性”认知的再次深化。

在毒术传授告一段落,吴晟已能熟练运用逼毒法与防毒吐纳术后,老者某日忽然兴起,折下一根坚韧的竹枝,对吴晟道:“终日研读典籍,不免枯燥。小友,你我许久未曾活动筋骨,不如今日便以此竹为剑,切磋一番,如何?”

吴晟正觉浑身精力充沛,闻言欣然应允,也寻了一根长短相仿的竹枝。

起初,吴晟施展的是在逍遥虚学到的基础剑法,中正平和,守御严谨,却失之变化。老者手持竹枝,身形飘忽,并未使用任何高深法力,仅以精妙绝伦的剑招应对。他的剑路看似简单,直来直往,却每每后发先至,精准地点在吴晟招式最难发力、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处,逼得他手忙脚乱。

“剑,乃手臂之延伸,心念之具现。何必拘泥于固定套路?”老者一边轻松写意地格挡、进击,一边出声指点,“忘掉那些花哨的虚招,看清我的竹枝,感知它的轨迹,思考如何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抵达你想要它去的位置。”

吴晟福至心灵,摒弃了脑中所有固定的剑招记忆,全神贯注于老者的动作,依靠日益强大的灵魂感知预判轨迹,依靠多年苦修磨练出的反应速度与身体控制力,挥动竹枝迎击。他的动作开始变得简洁、凌厉,不再追求招式的完整好看,只追求如何挡住老者的进攻,如何找到缝隙进行反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