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三章 洪门暗镖 护送国宝(1/2)
1913年7月7日。
上海,汇山码头。
杜月笙左手转动着两颗官帽,与马祥生和顾嘉棠一路说说笑笑,后面的二老白,一只手随意的按在枪柄上,带着小八股党的精锐枪手,远远的跟在了外围。
经历了上次的暗杀,杜月笙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被迫提高了一个台阶。
杨门在上海的势力虽大,但如今与萨古龙珈派是不死不休,一旦再有胡烈纳达那种大喇嘛突袭,杜月笙可不想再坐以待毙。
事实上,若非胡烈纳达自持武圣身份,不屑于对杜月笙这种小透明下手,恐怕他的棺材今天都该下葬了。
但胡烈纳达当时的形象,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杜月笙的脑海里。
心意拳宗师马走日,那在杜月笙的眼里,已是绝世高手寂寞如雪,可却在胡烈纳达的反震之下,便落得双膝尽碎的下场,不得不留在红楼里安心休养……
凭他杜月笙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岂不是如草芥一般?
为此,杜月笙不得不让二老白带着大批枪手,来护卫自己的安全。
既然武道功夫追不上,那便索性全部用枪。
马走日也知道杜月笙心中担忧,为了让他安心,索性让自己的衣钵弟子顾嘉棠提前出师。
顾嘉棠今年,不过十七八岁,可一身心意把的功夫,却已臻至化劲,属于典型的少年武道天才,虽然在真正的宗师面前,仍然不值一提,但起码胜在是自己人。
马走日隐居红楼,按照葛字门的规矩,在临老时大多会收一个关门弟子,来为自己养老送终。
这次之所以让顾嘉棠出师,因为他与杜月笙相伴大半年,可谓是亦师亦友,便想借着这个机会,让顾嘉棠拜入杜月笙门下,有他作为枢纽,俩人天然便是可托付生死的盟兄弟。
顾嘉棠七八岁时,便因家破人亡,不得不在闸北流浪,虽然年纪不大,但凭着天生的灵性,在一两年间的街斗中渐渐打出了名气,成了不少流浪儿的首领,并因此被当时的乞门大佬——麻手秋看中,准备将其收入门下。
不料,顾嘉棠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在流浪的生涯中,磨砺得成熟聪慧,深知乞门虽然明面上以乞讨讹诈为生,暗地里却与蜂麻燕雀关系密切,遇见外乡人和小儿便吹药拍花,且手段十分残忍,动辄在幼儿身上采生割折……
尽管顾嘉棠当时不过十岁,仍成功逃脱出乞门的势力范围中,并直接钻入了红楼告状,后来被马走日看中,这才将其收入了门下,当做儿徒来养。
所以,别看顾嘉棠的年纪虽然不大,可在暗八门里却已摸爬滚打了十年,其经历颇为传奇,对上海的暗门势力分布,和市井江湖鬼蜮伎俩,都远比杜月笙更有经验。
更何况,顾嘉棠好歹继承了他马走日的衣钵,又经过葛字门几个老鬼的调教,只要不遇见真正的绝世高手,保护一个杜月笙,已是绰绰有余。
而杜月笙在集结了顾嘉棠、二老白、马祥生、陈群等四大金刚,以及其他八名核心手下后,索性依此成立了小八股党,作为杜系人马在江湖争斗中的核心班底。
“阿棠,听说这次要接的人,除了九龙城寨的五位黑拳宗师,还有港府武门四位宗师,更有受南洋洪门所托,护送一件国宝来炎黄会的押镖人,不知道这些人都有什么忌讳?”
马走日为了保护杜月笙双腿尽废,杜月笙对顾嘉棠自然爱屋及乌,十分器重,加上知道他早年的经历,便大方的直接问他这些江湖势力的忌讳。
“笙哥,您现在是炎黄会执堂堂主,份属洪门六房大底,位同地方帮派社团的山主,即便是九龙城寨的总话事人,与您也只是平起平坐,无需在意…”
顾嘉棠对杜月笙腼腆一笑,可口中说出的这番话,不仅让杜月笙有些意外,就连一旁的马祥生,都本能的收敛了笑容。
“这顾嘉棠话里有话,明着是在回阿笙的话,实际却是在拿话敲打我啊!”
马祥生与杜月笙是同乡,不仅相识于微末,又多次在黄金荣面前夸赞杜月笙,这才让他在黄公馆站稳了脚跟,后来得以同列黄公馆八生。
故而杜月笙对马祥生,不仅感情深厚,且极为信任倚重。
如此以来,这便让马祥生有时会忽略杜月笙不断提高的地位,依旧像从前做兄弟时亲热随性。
可这样一来,杜月笙的嫡系班底中,便渐渐有人对马祥生心生不满。
底层人在江湖上摸爬滚打,除了要练就一身胆识,和过人的拳脚功夫,最关键的便是要有靠山,守规矩,识辈分……
否则,在十里洋场的地下世界,分分钟就会家破人亡。
顾嘉棠虽是新人,但与杜月笙既分属同门,又可相托生死,仍一直恪守身份,循规蹈矩,故而别人不敢说他马祥生,他说起来却是毫无压力。
顾嘉棠是红楼里的老鬼们手把手教出来的人,平日最重视江湖辈分和帮派规矩。
所以,他对马祥生早已有所不满,今天这番话中的警告意味,已是明着告诫马祥生‘强宾不压主’,要注意如今的辈分和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