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被兼祧两房后,病弱大嫂重生杀疯了! > 第218章 带孩子去春耕啦!

第218章 带孩子去春耕啦!(2/2)

目录

一番介绍下来,这群朝臣们就懂了,秦时阙这是明着告诉大家,赵明澜的地位,就如同秦时阙的亲子呢。

不管未来他会如何看待这个义子,至少现在,这个儿子在他心里十分重要。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群人寒暄下来,再看着赵明澜落落大方的模样,目光愈发的柔和。

当然,这一份柔和,在皇帝到了之后,就更重了。

皇帝在吉时之前才到,文武百官行礼后,皇帝温和一笑,先示意朝臣们起身:“众位爱卿,平身。”

又在看到秦时阙身边的孩子时,挑了挑眉,冲着他招手:“怎么将孩子带来了?”

赵明澜认得皇帝,上次在宫里的时候,皇帝对他很好,还给他吃了点心。

包括后来将他送到母亲的身边,也都是皇帝特意吩咐了公公们,要好好地将他送回去。

赵明澜端正态度,过去请安:“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很满意他的规矩,不像是小门户的,至少说明家里有好好的教。

更何况,这是秦时阙的义子,可见缘分这事儿,有些时候也是由天定。

皇帝应声让他起来,也不知怎么的,他每次见了这孩子,总觉得面善。

因此,又温和地问了他诸多,比如:“今日可是起早了,吃了什么饭?”

赵明澜一一回答了,就听皇帝又问:“可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

他语气柔和,像是随意说话,但话家常的时候,就带了考校的意思。

这下,那些朝臣们都看了过来,竖着耳朵想听赵明澜给出个什么答案。

就连秦时阙也微微捏了下手指,难得有点紧张。

赵明澜倒是半点不紧张,清脆的声音响起:“今日是五谷丰登的日子。”

皇帝愣了下,又笑:“你知道什么叫五谷丰登?”

赵明澜重重地点头:“夫子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日种下的种子,到了秋日就会谷满仓,人人都可以填饱肚子,那就是五谷丰登。”

他年纪小,胆子倒是不小,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就连皇帝都诧异。

而后,又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好一个五谷丰登,朕今日倒是要借你吉言了。”

每年皇帝的春耕礼,其实并不是真的踏踏实实种地,更多的是仪式感。

但他求的,也无非就是一个百姓都能填饱肚子。

小孩儿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能知道这个,已经很厉害了。

越是淳朴,越是正确。

皇帝朗声笑,夸赞了赵明澜,眼见的礼官示意,这才让赵明澜回了秦时阙的身边。

不过回去之前,皇帝又从自己身上解下了一块玉佩:“你答得好,这是朕给你的赏赐。”

今日乃是皇帝祭祀,身上佩饰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唯有这块玉佩不同。

这是他临时瞧见,配在了身上。

秦时阙在看到那块玉佩的时候,瞳孔微缩。

赵明澜已经端正谢恩:“多谢皇上赏赐。”

爹爹跟娘亲说了,如果别人送礼物,要好好道谢。

皇帝看着他不骄不躁的模样,愈发喜欢。

“好孩子,去吧。”

皇帝随着礼官先行往前走,文武百官跟在后面。

只有赵明澜,逆着人流到了秦时阙的面前。

那一瞬间,赵明澜感受到了好多的目光。

不是在看他,而是在看他手里的玉佩。

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够如此得皇上的青眼!

这下,日后真的得小心些,不能得罪赵明澜了。

毕竟他身后两座大靠山,一个比一个惹不起。

也有心里酸的,要么说命运玄而又玄呢,谁能想到赵明澜就这么的好运气?

赵明澜半点没放在心上,到了秦时阙的面前,伸手就要将玉佩给他。

“爹爹,给你。”

赵明澜声音小,秦时阙弯唇笑:“贺儿拿着吧,好生收起来。”

赵明澜不知道这块玉佩的重要性,但秦时阙是清楚的,有这块玉佩,此后赵明澜就可以无诏进宫。

皇帝今日也不知有心还是无意,但是抬举人的意思倒是很明显。

这是一桩好事情。

前提是,他得更小心地养孩子,不要让赵明澜掉入旁人陷阱。

否则荣誉越大,到时候诽谤就越深。

当然,这些就没必要让赵明澜知道了。

赵明澜乖巧地将玉佩收起来,又去抓着秦时阙的手:“爹爹,我跟着你哦。”

秦时阙无声弯唇,伸出另一只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好。”

他们一同前去,因着秦时阙坐素舆,所以在百官下跪的时候,他只是弯下腰,随着一同祭祀。

祭祀礼仪开始,皇帝先祭祀农神,其后,有礼官奉上黄鞭与金犁。

皇帝到底年岁大了,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真正地耕种过土地,但如今,这些动真章的都交给了

至于他自己,则是执着黄鞭与金犁,做了些样子便罢了。

自然,等到百官播种的时候,就得动真章了。

有了皇帝播种的先例在前,一众朝臣们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但动作都很积极,一个个地挽起来裤腿,在田间地头,颇有一番农民意趣。

目录
返回顶部